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林場(325614)徐衛(wèi)芬
林場松材線蟲病防控技術
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林場(325614)徐衛(wèi)芬
松材線蟲病是由松材線蟲引起的、以松褐天牛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松樹病害,具有致病力強、寄主死亡速度快,傳播迅速、防治難度大等特點,被列為國際、國內一類檢疫對象。在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林場境內的松樹林,以易感病的馬尾松為主,給松材線蟲病的發(fā)生、蔓延提供了充分的寄主生存條件,嚴重威脅到當?shù)厣稚鷳B(tài)安全。林場在應用注干施藥方法實踐中,與傳統(tǒng)清理枯死木,加噻唑膦噴粉防治法進行對比試驗,注干施藥法防效顯著。現(xiàn)將防控技術應用過程和結果整理成文,供參考。

(1)試驗藥劑與試驗樣地采用杭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2%甲維鹽注干劑,于2015年1月22日至27日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大龍湫林區(qū)25、26號小班松林地塊上進行試驗。其中:選擇大龍湫林區(qū)25號小班,面積65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其中松林面積63畝,海拔450米,朝向東,樹種組成為8馬2闊,系混交林,松樹主要為馬尾松。郁閉度為0.6,樹齡為30年,每畝平均株數(shù)為100株。2014年松材線蟲發(fā)生率4.9%左右,對照區(qū)域為鄰近松林。
大龍湫林區(qū)26號小班,面積61畝,為純松林,海拔440米,朝向東,松樹主要為馬尾松。郁閉度為0.8,樹齡為30年,樹木平均密度為93株/畝。2014年松材線蟲發(fā)生率3.8%左右,對照區(qū)域為鄰近松林。
(2)試驗方法實驗地采用注干施藥的方法:在松樹基部斜向下45°方向打一直徑4毫米、深5厘米的小孔,并用刀片斜切注藥嘴;注藥瓶用大頭針扎透氣盲孔(扎透即可),注干嘴切出注藥孔,以能出藥即可,不宜切得過大;再將注藥嘴插入打好的小孔中。注藥瓶內藥液在1~2天時間流完為宜。樹皮較厚的松樹,用刀刮一小塊至韌皮部后再打孔。使用劑量:2毫升/厘米胸徑。或:樹木胸徑15厘米以下,每株注25毫升一瓶;胸徑20~30厘米,每株注50毫升一瓶;胸徑30厘米以上,每株注50毫升兩瓶。
對照試驗地:采用傳統(tǒng)的清理病死木和噻唑膦噴粉的方法。
(1)大龍湫林區(qū)25小班經由雁蕩山林場、浙江農林大學于2015年6月7日第一次檢查結果,試驗對照地塊松樹死亡11棵,發(fā)病率為2.4‰;而試驗樣地,松樹死亡1棵,經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該死亡松樹為前一年已感病死亡而未進行及時清理的遺留株,可以排除出試驗樣本,故防控效果應為100%,防控效果顯著。
(2)大龍湫林區(qū)26號小班由雁蕩山林場連續(xù)監(jiān)測調查和2015年6月7日森防站和浙江農林大學共同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結果發(fā)現(xiàn)對照試驗地塊松樹死亡16棵,發(fā)病率為5‰;而試驗樣地,未發(fā)現(xiàn)死亡松樹,松林生長旺盛,防控效果為100%,防控效果顯著。
按每畝100棵松樹的密度計算,每畝防治成本費,注干施藥防治的一次防治三年有效,防控率100%,每畝3年共700元,而對照清理病死木加噴噻唑膦粉劑的,每年要花246元,更重要的是注干施藥能保樹成活,只要精確施藥也不存在環(huán)境污染問題;而對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死樹直接導致經濟損失,且噴粉引起水土環(huán)境污染,破壞天敵生態(tài)環(huán)境等不良后果。通過本試驗實踐,認為用2%甲維鹽注干劑注干防治松材線蟲病,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此外,注干施藥對古松樹的保護具有更為優(yōu)越的性能,對重點人文風景林的保護具有突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