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路712號(310004)汪文忠
內陸水產養存殖在業問題及對策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路712號(310004)汪文忠

內陸水產養殖業是指利用陸地表面一切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從事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植物捕撈、養殖等淡水漁業生產活動。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漁業生產國;內陸水產養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環境污染、病蟲害等問題,必須引起養殖場(戶)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1)水污染情況較重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既對漁業生產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但所排放的污水和廢水對漁業生產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尤其是大中城市周邊的江河支流,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魚類絕跡情況。
池塘養魚是常見的水產養殖模式,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但是,部分養殖人員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池塘環境保護措施,投餌密度過大,池塘中餌料和魚體排泄物大幅增加,各種污染物的累積超過了水體自凈能力極限,結果引起魚群大批死亡,既造成經濟損失,又會對江河造成嚴重污染。
(2)病害控制問題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各種病害危害,一些疾病的擴散范圍變大,對各種魚類生存形成了威脅,且這種危害有逐漸加大的趨勢,可對水產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生物性病原所造成的魚類病害,是魚類生長的最大威脅。我國常用漁用藥物,能對魚類病害起到較好治療作用,但部分養殖人員常常濫用藥物,隨意加大用藥,應采取措施盡快解決。
(1)技術保障近年來,我國漁業生產在多年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品種逐漸多樣化,各種養殖技術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圍欄養魚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大,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得到了有效保障。據調查,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水產科研體系,全國縣級以上的水產科研機構超過200余家,科研團隊壯大,技術力量雄厚。
(2)市場保障我國人口持續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與消費能力穩步上升,對水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一些地區發展的休閑漁業等產業,讓漁業生產發揮出更為特殊的作用。河南省信陽市已有超過20%的水體開始用于經營休閑漁業,南灣湖則很早就推出“巨網捕魚”項目,可讓游客觀賞玉珠落盤等景觀的同時,也可購買新鮮的南灣魚。
(1)重新認知內陸水產養殖業的產業化進程
漁業產業化是漁業生產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問題,能讓分散的漁業生產和國內、國際市場實現互通,讓漁業生產、銷售等聯系在一起,創建出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組織、風險機制。因此,有關部門要對漁業產業化進行重新調研,重新認識其在當代農業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利用政策支持,改善環境,推動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休閑漁業等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進行研究,提升其發展速度。
(2)彌補內陸水產養殖業的機制缺陷據調查,目前內陸水產養殖業中的承包責任制并不完善,需要在發展中探索,根據產業發展現狀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一要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增強國內企業實力,提升養殖人員的養殖技能,提高養殖效益和具備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創建良好的競爭環境。二要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促使水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力爭創造規模效益。三要關注市場發展情況,以創造效益為目標,建設生態型經營模式,實現水體內各種類、多形式的養殖模式,與各類組織保持合作,提升專業化水準,消除江河和池塘污染,力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四要對內陸的大、中型水面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讓精養水面有足夠空間,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五要采用集約型的經營模式,包括魚池、蝦池等類型的小水面精養及圍欄養殖等方式。雖然一次性投入的資金較多,但創造的經濟效益則可能更大。推廣具有高產、優質、生態等特點的漁業生產經營模式,提高漁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3)提高內陸水產養殖業的技術水準為提升內陸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科學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人才,以提高漁業生產的新水平。一是為實現漁業生產的增效、增收,可充分利用先進的漁業科學技術,為內陸水產養殖業現代化創造良好條件,提高魚類產品的質量和效益。二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如細胞工程中的魚類、蝦類育種繁殖技術。提高魚類生產性能和繁殖速度。三是研究病害防治技術,保證魚類健康生長。四是可將信息技術利用到漁業發展之中,創建其漁業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系統,創建漁業資源數據庫,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漁業通訊、導航等服務。五是環保直接關系到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從資源與環境的角度開展研究,加強漁業的公益性,創造社會效益。注意在保護珍惜水生生物,加強工業管控,杜絕不經處理的廢水、污水排入江河,讓生態環保的技術為內陸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本欄編輯:陶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