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紅
(福建省邵武市曬口善德中小學)
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蔡丹紅
(福建省邵武市曬口善德中小學)
思維導圖引入初中化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維導圖;初中化學;教學;運用
化學學科具有知識點眾多、方程式繁瑣的特點,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將大大有利于推動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思維導圖制作的工具有很多,除了基本的辦公軟件Word、PPT外,還有專門制作思維導圖的制圖軟件 mindmanager、inspiration等,作為初中化學老師,應學會如何用軟件制作思維導圖,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思維導圖的制作包括四個步驟:第一步,將主題畫在中間,主題可以用關鍵詞和圖像來表示;第二步,從主題向下逐步延伸“次主題”,并將其與上一級主題連接起來;第三步,在“次主題”后羅列要點,任何一個要點盡量用關鍵詞簡單地表述出來,將其和它相關的主題連接起來;第四步,整理思維過程,完成思維導圖后,任何一個主題都用一種顏色來表示,使思維導圖顯得更有層次,加深記憶。
思維導圖在化學教學中的制圖方法主要有:重心法、倒推法和拓展法。
1.重心法
由于初中化學的章節性較強,一節課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很難吸收和區別。但是,每一個章節都有其必要的知識重心,教師應在課堂上將某一重點作為主圖展示,其他知識作為分支引導,增進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吸收。平行思維導圖、直線思維導圖都可以達到這一點。
2.倒推法
如果說平行的化學知識積累方法過于傳統,那么倒推法與之相比則更具有趣味性和邏輯性。學生在最初的疑問到最后的解惑,都需要一定的順序。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中運用倒推法,將學生所感興趣的知識提出疑問,破繭抽絲般層層揭開,最終達到教學目標。三角思維導圖、環形思維導圖可以達到好的效果。
3.拓展法
學無止境,教師要隨時加強學生的化學知識。課本上的知識可能太過于書面,教師完全可以運用不同的角度設定不同的思維導圖,總結教材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面拓展開來,進一步掌握本節內容。既可以充滿個性,又能讓學生對整體的教材進行感知。點狀圖、樹狀圖都可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樂趣和信心。
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記的東西太多,物質的性質、顏色、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雜亂瑣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瘜W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過程,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果不能深刻理解知識點、理清思路,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而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悅,思維導圖是對知識的系統總結和提煉,以直觀的圖示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思維導圖可以將化學課的一節課、一個單元、一本教材的內容梳理并壓縮在一張圖里,省去了冗余雜亂的信息,保留了重要的知識點,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還能幫助老師迅速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并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成效性。
與傳統的記筆記方法相比,思維導圖有更大的優勢。第一,思維導圖順應了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可以將化學知識點自然地在圖上表示出來。第二,思維導圖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印象,加強記憶。第三,制作思維導圖還能激發右腦發育,因為在制作導圖時還是用顏色、形狀和想象力。

圖1 思維導圖和記筆記方式的優勢對比
1.在課前預習中的作用
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由于化學學科的特殊性,學生對其又不太熟悉,因此,課前預習必須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可嘗試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延伸新的知識,清晰地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有效預習。預習中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預習不必全面展開,二是預習目標的確立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課前預習的思維導圖不用囊括所有知識,也不必要求學生弄懂所有問題,只要讓學生對預習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
2.在常規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化學常規課堂教學中,可在學生預習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聽課中逐步補充和完善思維導圖,將預習時不懂的地方盡量標記上“已明白”“有疑惑”等,以便隨時向老師提問。如圖2所示,先在導圖中心位置填寫上本節內容,在“新課導入”中記錄老師引入本節課的方式,或是通過復習前面學習的知識,或是通過實驗,在老師講解具體的知識點時,依次把相關內容填上。引導學生盡量使用關鍵詞填圖,做好重難點的標記,日后著重復習。

圖2 思維導圖聽課樣圖
不思維,避免學生只理解語言材料而忽視思維過程,從而使語言能力得到鍛煉。
除了借助教具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外,課前小演講也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講解新單詞、新詞組我特別喜歡用學過的簡單的英語來解釋,引導他們使用英英字典,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
3.加強詞匯的累積,提高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詞匯量的匱乏會使學生閱讀和寫作缺少足夠的信心,更難做到流暢的口語表達,因此,增加詞匯量是非常重要的。詞匯量的積累是促進學生展開對話的基礎。結合課文語境學習單詞,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還能幫助學生合理正確地運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聽說讀寫每一種技能都是英語整體水平的重要支撐,是其他技能形成和提升的輔助條件。聽是口語交際的基礎,沒有聽也就沒有說。而閱讀時被激活和調用的非直觀信息,閱讀者的語言知識,以及閱讀的速度、數量、質量等都會影響口語表達能力。所以,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依賴大量有效的聽讀訓練。而且只有重視聽讀訓練,才能為口語表達打下基礎,聽讀訓練中儲備的各種有機的語言要素,經過重組、調配、優化,適時地、恰當地遷移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使口語交際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教師應結合實際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促使學生各個方面均衡發展,使口語能力建立在逐漸提高的英語綜合素質基礎上。
4.加強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適當放手,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教師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調查、去訪問、去收集答案,最后給全班同學匯報;給一個話題,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學?;顒?、愛好、看法等各抒己見,加大同學之間的互助,提供更多的英語口語練習機會。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只是監督他們用英語完成,適當地表示鼓勵和贊賞。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多種語言活動形式學習和掌握語言,達到能就簡單話題提供信息和表達觀點意見的目的,自覺參與討論,進而能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有信心開口說英語。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要積極參與大量的實踐活動。學生只有在參與的過程中才有機會運用語言知識,并形成交際能力和發展其他相關素質,參與的過程也是學生發展個性、展示個人綜合素質的過程。
綜上所述,教師還應該重視課內課外的結合,多渠道地挖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潛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時間十分有限,唯有內外結合,才能鞏固課堂所學。唱英語歌、舉辦英語角、表演英語劇、看英語電影、聽英語廣播等,都能為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爭取教學成績的提高,還要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著想,真正為他們終生學習及應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1]程力,崔敏.淺談初中英語口語興趣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9):51.
[2]孫秀平.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突破學生的“恐講心理”障礙[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4):44.
[3]六文爽.重視聽讀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J].保山師專學報,2005(3):87.
[4]許楚燕.激勵學生主動說英語: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J].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06(6):49.
[5]黃中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兩大策略[J].教育導刊,2004(19):44.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