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清 蔡恒葉
(廣東省茂名市中醫院 茂名 525000)
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對超聲引導下高齡患者腰叢神經阻滯效果的作用分析
李智清 蔡恒葉
(廣東省茂名市中醫院 茂名 525000)
目的:研究分析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對超聲引導下高齡患者腰叢神經阻滯效果的作用。方法: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腰叢神經阻滯手術,研究組注射0.5%羅哌卡因20 ml復合1 μg/kg右美托咪定,對照組則只注射0.5%羅哌卡因20 ml,觀察記錄感覺和運動神經阻滯情況,進行Ramsay評分,并觀察記錄不良反應。結果:在T1~T4時間點,研究組患者MAP及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感覺、運動神經阻滯起效明顯較快,持續時間明顯較長,整個鎮痛持續時間也明顯較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T1~T4時間點患者的Ramsay鎮靜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在超聲引導下對高齡患者進行腰叢神經阻滯,使得起效快,持續久,利于患者維持鎮靜和血流動力學穩定,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腰叢神經阻滯;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高齡患者
在下肢手術中,腰叢神經阻滯是常見的麻醉手段,近年來超聲引導的麻醉定位更為準確、方便,可以直接觀察神經及周圍結構,精確穿刺到目標神經,大大提高了阻滯的成功率,臨床應用逐漸普及[1]。而高齡患者各個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衰退,并易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麻醉風險較高,而神經阻滯優勢獨特,可以有效止痛鎮痛,且借助超聲定位準確,局部用藥少,能保護高齡患者的身體機能。右美托咪定是高選擇性的腎上腺素α2受體激動劑,可抑制交感神經,起到鎮靜作用,輔助局部麻醉藥提高神經阻滯效果[2]。本研究分析探究了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對超聲引導下高齡患者腰叢神經阻滯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高齡膝部手術患者,年齡75~96歲,其中男69例,平均年齡(81.6±3.9)歲,女81例,平均年齡(85.7±4.6)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75例。所有患者均無神經系統疾病,脊柱形態功能良好,主要器官功能正常,無局麻過敏。兩組患者其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且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麻醉方法檢測患者的心電圖(ECG)、血氧飽和度(SpO2)及有創動脈血壓(MAP)后,采用0.5%羅哌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麻。在4~8MHZ超聲系統成像引導下,相應腰椎節段的橫突顯示為圖像上緣的高回聲影,橫突間有一稍高回聲橢圓形影像,其中有腰大肌影,該橢圓形回聲影像就是腰叢神經的斷面影像,確認該穿刺點后,沿超聲探頭正中處進針,確認穿刺到位后,研究組再給予1 μg/kg劑量的右美托咪定復合0.5%羅哌卡因共30 ml靜脈注射至腰叢周圍,對照組則只注射0.5%羅哌卡因,15 min后對阻滯平面進行測試以確認阻滯效果。
1.3 觀察項目于手術前(T0)、阻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以及術后(T4)5個時間點分別記錄MAP以及心率(HR);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阻滯起效和維持時間,并進行Ramsay鎮靜評分,當患者感覺焦慮時為1分;情緒平靜可以合作為2分;能夠聽從醫師指令并入睡為3分;嗜睡但對呼喊有快速反應為4分;嗜睡但對呼喊反應很慢為5分;嗜睡且對刺激無反應為6分。另外觀察記錄有無不良反應發生。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觀察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在T0時間點的MAP和HR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而在T1~T4時間點,研究組患者MAP及HR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在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組別T0T1T2T3T4 HR(次/min)MAP(mm Hg)研究組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78.9±8.9 79.2±7.9 105.6±10.9 105.1±8.8 71.7±8.5*78.7±10.6 95.7±12.9*105.7±8.9 75.2±8.1*81.4±11.3 94.7±8.4*102.4±9.7 79.7±9.9*87.7±11.5 95.2±10.7*103.7±11.2 78.4±8.3*85.6±8.9 95.0±8.8*101.4±10.5
2.2感覺、運動神經阻滯起效、持續時間及術后鎮痛持續時間比較無論是感覺神經還是運動神經,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阻滯起效明顯較快,持續時間較長,整個鎮痛持續時間也明顯延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感覺、運動神經阻滯起效、持續時間及術后鎮痛持續時間比較(min,±s)

表2 兩組感覺、運動神經阻滯起效、持續時間及術后鎮痛持續時間比較(min,±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感覺神經起效時間持續時間鎮痛持續時間運動神經起效時間持續時間研究組對照組8±2*11±3 609±120*450±115 754±207*559±134*11±2*14±3 502±125*410±118
2.3 Ramsay鎮靜評分比較研究組T1~T4時間點患者的Ramsay鎮靜評分均明顯高于T0時間點(P<0.05)。研究組T1~T4時間點患者的Ramsay鎮靜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Ramsay鎮靜評分(分,±s)

表3 兩組Ramsay鎮靜評分(分,±s)
注:與T0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T0T1T2T3T4研究組對照組2.2±0.8 2.1±0.6 2.9±1.2*#1.8±0.6 3.8±1.5*#1.7±0.9 4.2±1.3*#1.8±1.1 4.1±1.5*#1.8±1.2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均有4例發生惡心嘔吐,無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腰叢神經阻滯是重要麻醉方式之一,對全身影響較小,心肺功能較差的高齡患者也可以接受。對于腰叢等位置重要且位于體內較深的神經,傳統神經阻滯定位盲目,操作難度大,容易對神經造成損傷。目前超聲引導技術可以清晰的定位腰叢神經,準確引導穿刺針進行局部麻醉,避開重要器官、神經等,大大提高了腰叢阻滯的成功率,減少了用藥量,有效避免了由于定位模糊造成的嚴重并發癥[3]。右美托咪定疼痛抑制效果好,用藥量較低,低血壓等全身反應較少,而且用藥量少,定位準確的麻醉方式對生理機能影響小,適用于并發癥較多,器官衰退的高齡患者。
本研究中將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超聲引導下的腰叢神經阻滯,結果顯示與單獨使用羅哌卡因相比,復合右美托咪定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MAP和HR,使血流動力學平穩,還可以縮短神經阻滯的起效時間,延長阻滯持續時間,鎮痛持續時間也有效增長,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由于右美托咪定能直接作用與腎上腺素受體,達到一定的鎮痛效果[4]。另外與對照組相比,右美托咪定鎮靜效果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麻醉鎮痛藥的用量,二者鎮靜程度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供手術所需的鎮靜程度,防止手術刺激給高齡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綜上所述,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縮短超聲引導下的高齡患者腰叢阻滯的起效時間,并且阻滯時間延長,鎮痛鎮靜效果持久明顯,且患者接受麻醉期間血流動力學穩定。該方法可以推廣普及用于超聲引導下高齡患者的腰叢神經阻滯。
[1]Brull R,Perlas A,Chan VW.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nerve blockade[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07,11(1):25-32
[2]李霞,彭碧文,董航.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及S100B的影響[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12):1223-1225
[3]王愛忠.超聲在腰叢神經阻滯中的應用[J].上海醫學,2012,35(12):987-988
[4]Esmaoglu A,Yegenoglu F,Akin A,et al.Dexmedetomidine added to levobupivacaine prolongs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J].Anesth Analg,2010,111(6):1548-1551
R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8.027
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