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 康徐晶 楊春蓮 劉愛民 胡艷紅
(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 萍鄉 337000)
1208例門診患者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柳林 康徐晶 楊春蓮 劉愛民 胡艷紅
(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 萍鄉 337000)
目的:了解本院婦科門診患者對宮頸癌篩查的認知狀況及參與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探討宮頸癌機會性篩查在門診應用的意義。方法:選擇2015年度在本院婦科門診初診的本地戶籍患者,接受宮頸癌機會性篩查同時完成調查問卷1 208份。結果:門診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總體知曉率為38.1%。城區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度高于縣鄉婦女,不同文化程度的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度不同,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從未參加過宮頸癌篩查及不規律參加宮頸癌篩查者分別占50.3%、43.2%。結論:大多數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度低,應制定適合不同層次人群的健康宣教措施,提高宮頸癌篩查認知度和參與率,以早期發現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同時在醫院開展宮頸癌機會性篩查可作為基層普查外的有益補充。
宮頸癌;篩查;認知狀況;影響因素
子宮頸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一類致病因素相對明確的腫瘤。宮頸癌篩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降低其發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許多發達國家的宮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正是得益于有效的篩查。自衛計委推行“兩癌篩查”以來,篩查的覆蓋率不斷增加,宮頸癌的早期診斷率得到了明顯提高。但臨床上宮頸癌包括中晚期宮頸癌仍較常見,這些患者多數對宮頸癌缺乏足夠的認識,且從未參加過宮頸癌篩查,多在出現明顯癥狀后才就診。如何提高人群對宮頸癌的認知水平,增加宮頸癌篩查的參與率,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1]。本文對本院婦科門診初診的婦女宮頸癌篩查的認知及參與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其影響因素,并在門診開展宮頸癌機會性篩查,了解萍鄉地區“兩癌篩查”取得的效果,為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宮頸癌篩查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1~12月在本院婦科門診初診的本地區患者1 208例。患者年齡26~61歲,平均(39.6±6.3)歲,均有性生活史,其中20~29歲、30~45歲、45~55歲、55~61歲分別占3.6%、50.3%、36.9%、9.1%;已婚和未婚分別占94.0%、6.0%;在城區和縣鄉分別占67.0%、33.0%;無工作或務農、政府或企事業單位、商業或服務業、退休分別占37.0%、15.6%、42.2%、5.2%;文化程度在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或本科以上分別占14.3%、35.5%、32.9%、17.2%;家庭人均年收人<5千元、5千元~1萬元、>1萬元分別占21.9%、59.4%、18.7%;本次就診原因為有宮頸癌相關癥狀、其他婦科疾病、要求體檢分別占42.7%、49.0%、8.3%。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20~65歲萍鄉戶籍女性;門診初診患者;無精神及智力障礙;既往無宮頸病變史及手術史。排除復診、宮頸病變及手術史和非本地戶籍患者。所有調查對象均經充分知情且同意后進行問卷調查。
1.3 方法
1.3.1 調查設計及評分標準通過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后自行設計問卷,并經專家審核同意。設計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問題共20問,其中篩查認知相關問題10個,回答正確超過5項者為知曉。
1.3.2 問卷調查內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齡、職業、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經濟收入等;患者對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包括宮頸癌篩查的目的、對象、篩查的方法和間隔時間等;宮頸癌篩查參與情況,包括是否參加過宮頸癌篩查、參加宮頸癌篩查的方式、未參加篩查的原因等。
1.3.3 調查方法和實施現場采用選擇式和問答式兩種方式,患者完成選擇式問題后,由調查人員進行問答后填寫。調查問卷由調查人員及時核對。共發放問卷1 221份,收回完整有效1 208份,有效率為98.9%。
1.3.4 細胞學檢查結果追訪對所有調查對象在填寫問卷后追訪其宮頸細胞學檢查結果。
1.3.5 統計學處理收回的問卷采取雙向錄入,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與篩查情況在被調查的有效問卷中,門診就診患者對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總體知曉率較低,為38.1%。聽說過國家實施“兩癌篩查”占40.1%,了解凡有性生活者和絕經后婦女均需進行宮頸癌篩查占63.9%和13.1%,了解篩查的目的是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占64.5%,均以參加過單位或社區有組織的健康體檢的婦女為主。對于宮頸癌篩查方法的知曉率為43.1%,其知曉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宮頸涂片、肉眼觀察法、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Thin-Cyctology Testing,TCT)、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arvirus,HPV)檢查。了解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是細胞學檢查僅占31.8%。知道宮頸癌篩查需要定期復查者占50.5%,宮頸癌篩查的間隔時間的知曉率極低,為15.6%。共有1 013例患者接受TCT,結果正常956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 Squa-mou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共31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grade Squa-mou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7人,意義不明確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9人。
2.2 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的結果孕齡期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的認知度高于其他年齡段,城區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度高于縣鄉區婦女,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經濟收入水平的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度不同,文化及經濟收入較高者對宮頸癌篩查的認知度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4。

表1 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對象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對比[例(%)]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的調查對象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對比[例(%)]

表3 不同家庭收入的調查對象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對比[例(%)]

表4 不同職業的調查對象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對比[例(%)]
本次開展的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認知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門診婦女對宮頸癌篩查認知和參與率較低,明顯低于王曉銀等[2]文獻報道知曉率。據文獻報道[3],有一半以上的宮頸癌從未進行過宮頸篩查。通過調查可認為,對于宮頸癌的致病因素等相關知識缺乏了解,直接降低對疾病的早診早治的效果。宮頸癌篩查作為宮頸癌的二級預防,是目前發展中國家宮頸癌防治的主要方法。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在西方發達國家已大幅度下降,正是得益于其完善篩查制度[4]。中國衛生經濟發展不平衡,宮頸癌篩查尚未全面覆蓋,宮頸癌發病率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有研究文獻報道,近20年來中國宮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并伴有年輕化的趨勢[5]。
本研究選擇了本院門診初診的本地籍婦女做為調查對象,以了解本市宮頸癌篩查的認知和參與情況。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調查對象接受健康知識的途徑與概率普遍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調查對象,年收入較高的調查對象接受健康教育的機會也多于年收入較低的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的對象學歷普遍較低,調查結果也說明大多數調查對象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夠,導致對癌癥的早診早治及防治意識薄弱,也提示我們需要尋求適合不同學歷層次和收人水平的婦女人群的健康教育模式,加強宮頸癌的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對宮頸癌的預防保健意識,對降低該病的發病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極為重要。據梁霧等研究報道[6~7],受教育程度、年齡以及收入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婦女人群對宮頸癌的認知狀況。其中學歷越低癌癥防治知識的認知就越低,收入水平越高,癌癥防治知識的認知率越高。
綜上所述,提高人群對宮頸癌篩查的認知水平是提高宮頸癌篩查率的重中之重[8~9]。因此宮頸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必須深入基層群眾,側重于對宮頸癌的致病因素、傳播途徑、生活行為等方面知識的宣傳,逐步提高宮頸癌防治知識認知率。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次、文化水平的婦女必須增加宣傳的針對性,針對重點人群,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群參與宮頸癌篩查意識,并積極呼吁全社會人員重視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婦女參與到宮頸癌篩查中。而機會性篩查是將日常的醫療服務與目標疾病患者的篩查結合起來,在患者就醫過程中,對具有高危因素的人進行篩查,可以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幫助患者得到更多的保健機會,增加了篩查受檢人群,可作為基層計劃性普查外的有益補充。
[1]章文華.宮頸癌篩查方法與我國宮頸癌篩查面臨的新問題[J].中華腫瘤雜志,2008,30(12):881-884
[2]王曉銀,劉敬濤,梁開如,等.婦科門診就診婦女宮頸癌篩查認知行為情況調查[J].醫學綜述,2013,19(11):2099-2102[3]McGraw SL,Ferrante JM.Update on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J].World J Clin Onco1,2014,5(4):744-752
[4]Foley G,Alston R,Geraci M,et al.Increasing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in England:an analysis of national data 1982-2006[J]. Br J Cancer,2011,105(1):177-184
[5]胡尚英,鄭榮壽,趙方輝,等.1989至2008年中國女性子宮頸癌發病和死亡趨勢分析[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2):119-125
[6]梁霽,錢序,張雪,等.城市社區婦女參加宮頸癌篩查行為意向結構方程模型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1):21-23
[7]連鳳琴,狄雁鴻,郝桂花,等.宮頸癌篩查與患者就醫前后認知度調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B):85-86
[8]世界衛生組織(原著),中國癌癥基金會(組譯).子宮頸癌綜合防治基本實踐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45-57
[9]何煥群,劉麗麗,趙正云,等.宮頸癌機會性篩查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5):65-66,86
R73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8.028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