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柳佳 翻譯| 曹淑芬、嚴毅梅
環球資訊
編輯|柳佳 翻譯| 曹淑芬、嚴毅梅

孩子的不良行為 可能與腸道中的細菌相關
一般來說,應激激素過多會導致人焦慮、憂郁,從而導致不良的行為產生。一項新研究顯示,孩子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與腸道中的細菌相關。研究人員發現,與害羞的孩子相比,性格外向的孩子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低。研究還發現,當孩子遇到壓力時,他們的腸道中的有益菌可減少孩子的身體產生應激激素的量。
由此,科學家推測,患有焦慮癥或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可能只需要吃更多的益生菌就能改善行為。比如,酸奶、益生菌飲料等添加了活性益生菌的發酵食品,或含有益生菌成分的膳食補充劑。
Brain, Behaviour and Immunity

孕媽媽肥胖,孩子免疫功能易異常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肥胖母親所生的孩子,其免疫功能常會異常,易使孩子患上心臟病和哮喘。因此,醫生不僅要告誡孕婦不要吸煙和飲酒,還需要告訴她們對體重進行管理,指導孕婦制訂孕期體重增加的理想目標。
Pediatrics, allergy and immunolog

小個子媽媽更易早產
美國出生缺陷基金會早產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母親身高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環境、孕期長短,以及早產概率。而過去很多研究認為,新生兒身高、體重主要受基因影響。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么母親身高會影響懷孕時間的長短,這不只與基因有關,可能還與母親所獲得的營養以及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Science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