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黎
當一個女人穿上一件有靈魂的旗袍,這世界會發生什么?石榴用她的青春和熱情,做了一個有關旗袍的實驗,并且記錄下了許多有關旗袍的私家故事。
365天,為旗袍下一個全新定義

2014年2月,正在美國布朗大學讀藝術史專業的石榴和來自二十多個國度的藝術家們一起赴曼谷參加畫展。
在展覽的開幕式上,石榴和來自土耳其的舞蹈家一起表演了開場舞。因為來不及換衣服,她在高開叉的旗袍下面搭了一條瑜伽褲,沒想到意外舞出了太極的韻味,驚艷全場。在此之前,石榴雖然迷上了旗袍,但對旗袍的態度非常矛盾,她不愿接受外界對旗袍的刻板定義,又不知道如何去定義自己心目中的旗袍。而這場混搭的舞蹈啟發了她的靈思,讓她悟到:人們總是習慣下定義,卻忽略了事物本身的可塑性,旗袍可華美可樸實,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被賦予不同層次的內涵。人與衣服、身體與藝術、心與形、靈與肉,都是息息相通的。
于是,石榴做出了一個任性的決定:以365天穿著旗袍的方式來打破旗袍的傳統語境,為其下一個全新的定義,就算熱到起痱子或冷到下刀子也絕不動搖。
穿上旗袍,石榴邂逅的依然是有關人的故事,旗袍不過是穿插其中的點綴而已。她曾穿著一件名叫“沉香”的旗袍去尼泊爾博卡拉滑翔,在墨西哥坎昆的游泳池邊遺失過一件紅色印花旗袍,穿著現代感十足的改良旗袍和上海阿姨們一起閑話時尚,還在旗袍外面裹上羽絨服穿越美國東海岸的暴風雪……十二個月過去,身穿旗袍的石榴跨越了大半個地球,也終于學會了如何與旗袍相處。
在許多人眼中,旗袍不過是“一件挺好看的衣服”,只能作為拍照的道具,或者是餐廳服務員的工作制服,是同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但石榴像神農嘗百草般嘗試過不同風格的旗袍后,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款式和風格,也認識了一大群愛穿旗袍的女子。她興奮地寫道:“對那些熱愛旗袍的人們來說,旗袍是穿去上班的優雅,是穿著買菜做飯的浪漫,是穿去參加女兒家長會的雍容。它是一種優雅的心理暗示,看著鏡中穿著旗袍的自己,你會被一種宿命感擊中,就像你配合旗袍一起講了一個關于這個時代的故事,而你也知道,在茫茫未來中的某一天,這個故事會沉淀為歷史。”
還原旗袍在都市生活中的真實面容
一件妥帖的旗袍就像人的第二層皮膚,穿上身后,就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一些不動聲色的美便會從身體中生長出來。但在這個女性可以自由穿著旗袍的時代,卻很少有人關心有關旗袍的一切。石榴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她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去采訪那些在生活中穿著旗袍的姑娘,一點點記下她們和旗袍的故事。她還不斷搜集與旗袍有關的人和物,輾轉多地采訪旗袍匠人、設計師和收藏家,從他們那兒搜羅了許多有關旗袍的私家故事。
那些身穿旗袍的姑娘,有的婉約,有的干練,有的時尚而性感,她們在穿著旗袍的過程中,尋找著更好的自己,也詮釋了旗袍穿搭的無數種可能性。理工科姑娘小然每周五準時六點鐘下班,脫下襯衫和西裝裙換上麻布旗袍,坐地鐵去雍和宮附近的惠量小院抄經、作畫、學習插花和古琴,于擾擾浮生中開辟出一方空靈之境,內有“小橋流水,絲竹悅耳,荷茶青燈”,此時穿旗袍便是帶有儀式感的身份切換。立言是評彈學校的語文老師,也是石榴見過的穿旗袍最美的姑娘,她最享受晨起時穿著旗袍的過程,一粒粒扣子扣上去,緩慢的美好便在心底彌漫開來。于她而言,穿旗袍是一種詩意生活的提點。S小姐是一家快速消費品的高級總監,無論是喝咖啡、見客戶、參加派對,永遠身著一襲旗袍,而她的愛好感染了整個辦公樓,她的女同事們都將旗袍穿得出神入化……
除了結交偏愛旗袍的姑娘,石榴還走訪了許多做旗袍的手藝人,壇壇便是其中的一位。她曾是小有名氣的建筑設計師,有著穩定的生活和不錯的收入,但忽然著魔般地愛上了旗袍,辭去工作把自己關在車庫里做了兩年旗袍。在這場漫長的修行里,她終日只同自己相對,不問世間喧囂,不問富貴榮華,只是踩著縫紉機一點點前行,在手底活計中尋找自己的天地。楊蓓夫婦在姑蘇城一條水汽朦朧的老街上經營一家小小的旗袍店,夫妻倆會花兩年的時間研發和設計一套小旗袍、小漢服,為的是通過服裝禮儀向孩子傳遞潛移默化的中華文明。艾美麗和石云是兩個法國人,他們在北京的老胡同里開了一間工作室,專門設計漂亮又舒適的兒童旗袍,他們的小店有個甜蜜的名字,叫“糖葫蘆”……
帶著對旗袍的迷戀,石榴不僅找到了許多有關旗袍的新老故事,還查閱了旗袍的演變史。她發現,一百年前是穿旗袍的黃金時代,但那時的女性沒有自由可言。阮玲玉曾主演過一部叫做《神女》的電影,劇中的女主角把旗袍穿得風情萬種,但她的風情只是為了求生存,最終卻求而不得。阮玲玉演技精湛,穿旗袍的她每一個姿態都是反抗,但這力量微乎其微。所以,民國時代的女子縱使能把旗袍穿得婀娜多姿,也不過是家庭的附屬品,一旦脫離家庭和男人,根本就沒有幸福可言。如今,女性不但爭取到了可貴的自由,穿衣也成為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了解這些后,穿旗袍的石榴耳邊時常回蕩起一個聲音:喂,姑娘,你今天的自由來之不易。
穿著旗袍去過理想生活
就在結束365天穿旗袍行為的最后一天,石榴做出了一個決定:從美國布朗大學停學,回國做自己的旗袍品牌。在此之前,她走訪了許多旗袍品牌,不斷研究有關旗袍的穿搭技巧,最終發現,并不是姑娘們不想穿旗袍或者不會穿搭,而是適合日常穿著的旗袍品牌太少,大家根本沒什么選擇空間。石榴想做一些在生活中可以隨意穿著又不失典雅大方的旗袍。她管它們叫做“都市旗袍”。
石榴設計的第一件都市旗袍是一款小黑裙旗袍,她將裙擺改良成廓形的郁金香形狀,采用高腰設計以達到修飾身材的目的。穿上這款現代旗袍,無論是上班、購物或者聚會都毫無壓力。這是石榴送給自己的一件早春禮物,設計出這款旗袍之后,她很快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石榴集”,并拿到了一筆投資。她請來了頂級的插畫藝術家設計獨特的印花,制作成旗袍和裙子,以此來傳遞有關美的種種構想。
除了設計旗袍,石榴還將有關旗袍的種種寫成了一本生活書,名字就叫《可我就愛穿旗袍》。
“美好的生活應當成為生存的目的,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這句話出自李銀河,也是石榴最為認可的人生箴言。她認為,生命本身雖然沒有意義,卻能通過某些行為讓它充滿意義,比如愛上旗袍、穿上旗袍或者制作旗袍。在她心目中,旗袍不僅留存在歷史中,更應舞動在都市間、生活里,每一個姑娘都能通過穿著旗袍成為獨立而美好的個體。
在石榴結束“旗袍之旅”后不久,有個法國姑娘聯系她說,覺得這個行為很有趣,想把活動繼續下去,在巴黎也穿一年的旗袍。也許,未來會發生更多這樣的事,沒準兒旗袍會以它獨有的美麗不動聲色地改變世界。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