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莉
近年來,宜都承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使命,發展康養產業,全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初步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產城融合、民生改善、轉型跨越”的綠色發展之路。以打造清江康養產業國家試驗區為目標,宜都全力做到四個“始終堅持”。
始終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樹立生態至上、綠色發展理念,按國際視野、國內一流、全省領先標準,構建“1+2+N”康養產業發展模式,以健康宜都為統領,以清江游養、宋山醫養為特色,整合生態、休閑、旅游、健康、醫療、養生等產業。在空間布局上,打造紅花食養、青林養老、石門心養、宋山醫養四大板塊,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部康養中心。
始終堅持以產業升級為核心。一是發展健康旅游產業,挖掘特色旅游資源。二是開發健康養生產品,圍繞柑橘、茶葉、蟲草、水產等特色資源,開發高端健康膳食、醫療保健產品。三是拓展健康養老服務,加快青林古鎮、荊門山文化旅游城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構建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依托全市醫療資源,探索醫養融合新模式。
始終堅持以環境整治為重點。一是強力推進綜合治理。強化“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理念,實施藍天、碧水、美麗鄉村工程,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庫區網箱清理取締、岸線碼頭整治專項行動。二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淘汰落后產能。三是強力推進生態改革。開展自然資源負債表編制試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等,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宜都實踐版。
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一是落實優惠政策。制定康養產業扶持政策,深化資源要素配置改革,實行差別化電價、水價、地價政策,探索建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二是優化金融環境。發揮縣域經濟發展調度資金、科創投、高新投、擔保基金作用,推進銀政企合作。三是提升服務水平。成立康養產業發展指揮部,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年活動;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最優政務環境。四是改善社會環境。開展“四城聯創”活動,力爭2017年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實施“智慧宜都”建設。
“十二五”時期,宜都實現了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縣域經濟躋身全國縣域百強、全國科學發展百強。進入“十三五”,我們將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努力推動實力宜都、美麗宜都向健康宜都、幸福宜都邁進。
(本刊記者趙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