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翰
從問題平臺出現、到行業洗牌,這些都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互聯網金融必須付出比傳統金融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未來占據一席之地。
在經歷了一系列問題平臺、跑路事件等負面沖擊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越來越嚴。新平臺注冊收緊、宣傳推廣受限、融資低潮等一系列因素都讓從業者進入迷茫期:互聯網金融業在中國到底有沒有市場,未來該何去何從?一些人甚至對這一金融創新業態產生了質疑。從問題平臺出現、到行業洗牌,這些都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互聯網金融必須付出比傳統金融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未來占據一席之地。
監管趨嚴:風控將成為平臺王牌
從2015年監管指導意見出臺到現在,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平臺都在各方面逐步改進,以便面對細則出臺后的各種要求。細則遲遲沒有落地,說明監管層針對行業新出現的情況正在進行斟酌,很有可能比預想的更嚴格。
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網貸行業除了交易額略增,其他數據相較于之前均有所下降,3月新增平臺僅40家(見右圖),尤其是2015年12月以來,新增網貸平臺數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這是否意味著行業發展進入一個低潮期,此時上線對于新平臺來講會不會有影響? 筆者認為,P2P網貸目前的發展狀況與經濟大環境整體下行和行業本身發展遭遇阻礙有關。但對于一個有實力的優質平臺,只要它做好各項準備,任何時候上線都沒有問題。而這其中的關鍵還是風控能力。
彎道超車,整合創新成突破
目前,網貸平臺的優質資產越來越難獲取,同時,P2P網貸行業已經經歷了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臺要面臨如何進一步做大的挑戰。在這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是每個平臺的共同困惑。
互聯網金融平臺現在的發展很像戰國時期,大的要做大做強,而一些小平臺被優秀的公司并購也是不錯的選擇。目前,一些平臺持續獲得融資,是否意味著資金流入P2P網貸的意愿依然很大?實際上,相較于整個資本市場,近期一些平臺融資的規模并不算很大,這些小規模的嘗試說明,在經過洗牌之后,機構投資者在選擇項目的時候越來越成熟,對股東背景和團隊背景的考量更加專業,而機構選擇平臺的首要因素就是平臺的風控團隊。
開鑫貸未來也會有意向和一些擁有優秀項目的平臺合作,甚至不排除考慮并購一些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行業整合,進一步規范化發展。
此外,投資者的信任是任何一家平臺賴以生存的基礎之一。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為平臺健康長遠的發展鋪路。希望相關自律組織能夠出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規章制度,將該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增強投資人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信心。
展望未來:活下來就有無限機遇
在經歷過洗牌整頓后,有4類企業能存活下來:第一類是大而全、擁有資金端優勢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第二類是擁有自己特色業務的平臺;第三類是擁有特殊專屬資源的平臺;第四類是擁有強大股東背景的平臺。但總的來說,平臺要生存、發展,首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眼下,互聯網金融對于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綜合實力的要求更加嚴格。一個平臺如果在整體經濟形勢不甚樂觀、監管越來越嚴等環境下生存得更好,就一定要具備比傳統金融更大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尤其表現在風控能力和客戶服務上。
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屬于互聯網金融的新機會也正在孕育。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的發展理念,表明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新思路,也指出了今后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互聯網金融可以有效地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實現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的快速、高效對接,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現狀不難發現,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與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內在邏輯和推進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的潛力無限。企業能否抓住這個發展機遇,突破生存與發展問題,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內外兼修,既要創新業務,提升服務,更要把握風控,安全發展,這樣才有機會厚積薄發,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