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遠
咬定青山不放松 創新開創一片天——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寧勤征
□劉定遠

▲寧勤征指導學生創作作品
寧勤征簡介:寧勤征,男,1957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鎮市,1984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從事陶瓷藝術研究、創作30多年。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三屆“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二級崗)教授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黨委副書記,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全國藝術理論和工藝美術創作高級研修班導師。
歷年來,他在景德鎮陶瓷藝術領域里,總是以新穎、獨到的創造性思維,創作出了許多具有鮮明特色、時代風貌和獨具個性的現代民間青花,釉上彩刷花山水、花鳥,高溫坯體釉上青花和高溫顏色釉相結合的綜合裝飾(俗稱釉中彩),釉下、釉上青花刷花,高溫亞光顏色釉彩堆畫裝飾,高溫中華紅顏色釉、皇家黃顏色釉等七彩顏色釉彩堆畫梅花、荷花、山水、風景,高溫中華紅彩,高溫彩瓷等系列陶瓷藝術新作品,是景德鎮陶瓷藝術領域最具創新精神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一。
人生格言:迷茫不可怕,就怕在迷茫時失去方向和自信。當迷茫與混沌交織在你腦海時,成功已經離你不遠。挖掘智慧,塑造耐心,保持定力,憧憬明天,曙光一定會展現在你的眼前。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國家發展強盛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發展擺在五大發展新理念的首位,開啟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征程。作為在瓷都景德鎮土生土長的陶藝工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寧勤征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創新發展的理念,讓泥與火在交融共生中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
熟悉寧勤征的人都知道,寧勤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搞藝術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耐心。也正是這份耐心,讓他成為陶瓷藝術領域最具創新精神的大師……
1984年,寧勤征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后,他并沒有求職于仕途通暢、收入豐厚的工作單位,而是毅然選擇了景德鎮陶瓷館。
在景德鎮陶瓷館,寧勤征汲取豐富的陶瓷文化營養,從元青花到明清粉彩,從明清官窯再到珠山八友,他一個都不“放過”。通過不斷的揣摩、思考、研究,寧勤征深刻認識到,只要根植傳統、務求創新,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寧勤征通過日以繼夜的學習,既從理論上提高認知水平,又在實踐中逐步掌握陶瓷藝術紛繁復雜的制造規律和千變萬化的創作方法,并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常言道,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在近30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中,寧勤征不斷成長成熟,一次又一次的欣喜也隨之而來……
1986年至1989年,寧勤征創新傳統青花工藝技術,開創了從高溫釉下青花在坯體上彩繪到坯體釉上彩繪新工藝(俗稱釉中彩),一舉打破了景德鎮青花瓷彩繪工藝從元代開始700多年來在坯體上彩繪的局面。
1987年至1998年,寧勤征創新傳統刷花設計理念,發明了釉下青花刷花工藝技法,開發出現代釉上、釉下刷花山水、花鳥裝飾新品種。他還創造出各種色彩的高溫亞光顏色釉彩堆畫新技法,把許多普通的高溫顏色釉靈活巧妙地運用在陶瓷繪畫裝飾題材上,真正做到了變泥土為珍寶、化腐朽為神奇。
最令人驚嘆的是,2006年初寧勤征研發出中華紅顏色釉作品。這一作品,用1330多度高溫還原焰燒制,作品上的各種色彩,可保千年不腐,萬年不朽,被譽為“中華第一紅”。隨后,他相繼開發出了橙、黃、綠、青、藍、紫等高溫顏色釉系列作品,形成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主體色釉的全新陶瓷藝術品種,其中有六項獲得國家專利局外觀設計專利。在此期間,寧勤征還研究出了顏色釉彩堆畫和高溫彩瓷相結合的新技法、新品種。不同的裝飾繪畫材料,不同的裝飾繪制技法,相互映襯、相互烘托,彰顯出像彩虹般絢爛誘人的陶瓷藝術之美。
同時,寧勤征在陶瓷工藝技術上也大膽創新,借助食品粉碎機和食品保鮮盒原理,巧妙地把它運用到陶瓷顏料的快速研磨和畫筆、畫料的保濕技術上,極大提高了創作效率。
近三十年來,寧勤征的新成果和新作品已榮獲國家、省市級陶瓷藝術、工藝美術評比和大獎賽金銀銅獎100多個,在各種報紙、專業雜志、畫刊發表150多件,被國家、省市博物館、美術館、工藝美術館收藏近30件,發表專業理論文章10篇,在高等院校做學術講座10多次……
2006年,寧勤征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晃十年已過。歲月的滄桑給寧勤征頭上增添了縷縷白發,但他依然沒有懈怠,他仍舊用真情實感,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描繪出一道又一道陶瓷藝術的絢麗彩虹。

▲寧勤征在陶瓷創作基地吹釉

▲20142014年1111月6 6日寧勤征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結業展時發言留影

▲20132013年6 6月1515日寧勤征在法國塞納河畔巴黎奧賽博物館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