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增輝 金慶明
東陽市田保姆農機專業合作社:看準市場 銳意提升
潘增輝 金慶明

東陽市田保姆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地處浙江省東陽市歌山鎮歌山村,成立于2011年,在東陽市農業部門大力開展農業“ABC管理”“糧二代”培育的工作中,緊跟政策指向,通過自身不斷發展,目前已成長為東陽市A類農業現代化服務中心、“糧二代”示范基地。
俯瞰合作社,基地環抱于一大片青山碧水、綠色水稻之中,像是一家高科技綠色生態企業。基地占地面積1 hm2多,建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大型稻米加工流水線中心等,農機原值達600多萬元,集水稻耕種管收烘加工全程機械化服務功能于一體,農機社會化服務輻射周邊城東、歌山、東陽江等鎮鄉街道近700 hm2土地。
合作社負責人郭荷生,一名有想法、敢創新的中年人,建筑行業出身,結合了吃苦耐勞、敢想敢干的東陽建筑人風格,投身糧食生產10余年。2014年底,考慮到原先基地布局跟不上合作社發展需要,郭荷生看準農業未來廣闊市場,借助各類農業扶持政策資源,陸續投資近千萬元,開始大規模改造。通過各級政府農業部門的專業設計、規劃指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一座高標準的現代化糧食全程機械化服務中心在原地升級落成。新中心內功能區劃分明確:農機服務作業區、農業綜合服務區、3條專業獨立的合作社功能通道(作業農機通道、烘干通道、合作社正常通道)、農資堆放區、中心綠化區、宿舍區、車輛停放區等。育秧中心內配有320 m2玻璃溫室,110 m2育秧暗室,800 m2育秧生產用房,4 780 m2的連棟練苗棚,還配備床土粉碎機、鏟車、育秧播種流水線、秧盤輸送帶等現代化農業機械,實現育秧全程機械化作業,年育秧能力超過667 hm2。糧食烘干中心配備17臺15 t級糧食烘干機,配置全套進出糧輸送裝置、高標準除塵設施,專門規劃開辟糧食烘干通道,獨立于中心其他通道,實現專線專用。在地下機庫,整齊地擺放著大中型拖拉機、旋耕機、高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各類植保機、秸稈處理機等各類農機具。合作社2016年新投入的高品質精米加工流水線更顯高大上,據介紹,精米加工流水線具有自動碾米、篩糠、色選、拋光、電子過秤和包裝封口等功能,日加工精米能力達60 t,各個環節完全實現高度機械化、智能化。另外,合作社作為東陽市歌耘糧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牽頭單位,專門開辟了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承擔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檢測、農產品營銷等公共職能。
合作社接班人、大學生 “糧二代”郭夢瑤,在2016年全省糧食產業“機器換人”現場會上嶄露頭角,為全省農業人包括省農業廳林健東廳長、農業部農機化司胡樂鳴副司長等領導宣傳合作社 “機器換人”工作發展,獲得全省農業同行好評。郭夢瑤投身傳統農業,為父親提供了新思路:糧食產業不光從糧食生產、農機服務中提效益,更要從糧食產品中提升效益!2015年年底,郭夢婷立即注冊了“歌耘”品牌,開始品牌經營;2016年引進精米加工全套流水線,著重精品米加工。“高大上的基礎設施有了,接下去就是樹立品牌了!”合作社產品開始進行QS認證、產品品牌包裝,開辟網銷平臺。她說:“傳統水稻也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東陽的高水平農機服務、東陽的高品質米產品。”
“那一塊山頭,那一片水庫,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一個農業休閑度假區!”郭荷生指向合作社東南方向,身邊站著滿懷希望的女兒……
作者信息:東陽市農機管理總站,3221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