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揚揚,李春燕,郭建華2,曹 政*
(1.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慶 榮昌 402460;2.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 榮昌 402460)
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的效果監測
趙揚揚1,李春燕1,郭建華2,曹政1*
(1.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慶 榮昌 402460;2.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 榮昌 402460)
為了解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對包蟲病防控的效果,我們在新疆某地區進行了持續的疫苗使用情況監測。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體檢測呈陽性,2011年該地區羊棘球蚴患病率高達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別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糞中棘球蚴蟲卵的檢出率從14.1%下降至7.4%。說明該疫苗對羊包蟲病的傳播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
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免疫效果;患病率
棘球蚴病又稱包蟲病,是人和動物感染細粒棘球絳蟲及多房棘球絳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多種家畜對包蟲病易感,綿羊和山羊是細粒棘球蚴最常見的中間宿主,嚴重影響我國畜牧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類健康[1-2]。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可激發羊產生針對細粒棘球蚴的特異性抗體,使羊獲得抵抗細粒棘球絳蟲蟲卵侵襲的能力,從而達到防控包蟲病的目的[3]。為了解該疫苗對防控包蟲病的效果,我們于2011~2014年在新疆某地區進行了持續的疫苗使用情況監測。
1.1試劑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由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性狀為乳白色凍干粉,用疫苗配套稀釋液稀釋,每頭份頸部皮下注射1mL。免疫后用羊棘球蚴(包蟲)病ELISA試劑盒檢測血清抗體。
1.2試驗動物試驗羊只:來自新疆某地區15個肉羊繁育基地,分別編號基地1~基地15。試驗犬:來自試驗羊群所在的地區。
1.3免疫方法2011年,對新疆某地區15個肉羊繁育基地的所有羊只(約21萬頭)進行疫苗免疫。采用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劑量為每頭羊1頭份,首次免疫后間隔28 d進行第二次免疫。在二次免疫后1個月采集血清樣品進行ELISA抗體檢測,此后每隔一年免疫一次,同樣于免疫后1個月采集血清樣品進行ELISA抗體檢測。
1.4抗體水平判定標準樣品OD450nm≤0.3,判為細粒棘球蚴(包蟲)病抗體陰性;樣品OD450nm>0.3,判為細粒棘球蚴(包蟲)病抗體陽性。
1.5患病率普查2011年,在疫苗免疫前對該地區15個肉羊繁育基地的羊棘球蚴病患病率進行統計,具體操作為:隨機抽取羊只剖解,取出完整的肝臟和肺臟,仔細檢查,發現小白點樣腫脹物和囊狀物后,沿任意中軸割開,如具備被囊壁和囊液,均記錄為該羊患棘球蚴病。隨后對該地區羊只進行疫苗免疫,連續使用疫苗3年,于2012~2014年對羊棘球蚴患病率進行再次普查。同時每年對犬糞中的棘球蚴蟲卵進行檢測,統計犬棘球蚴感染率。
2.1ELISA平均抗體水平檢測結果分別于羊只首次使用疫苗前,第一、二、三次免疫后1個月抽取血清,檢測血清中棘球蚴抗體水平,檢測結果見圖1~圖3。血清平均抗體水平檢測結果顯示:免疫前羊血清中抗體水平OD450nm<0.3,血清抗體呈陰性;在第一次免疫后,血清中抗體水平明顯上升,OD450nm>1,判定血清抗體呈陽性;第二次、第三次免疫后檢測血清抗體,OD450nm>1,判定血清抗體呈陽性。棘球蚴患病率分別為 69.12%、65.12%、27.85%、49.75%、59.50%、53.68%、44.36%、35.48%、71.93%、67.74%、59.86%、66.34%、55.80%、64.48%、58.18%。從該地區2659頭羊中共檢出患病羊1143頭,羊棘球蚴病的平均患病率高達57%。
2.3疫苗使用后的患病率統計結果在疫苗推廣使用之后,分別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對15個肉

圖1 第一次免疫后的ELISA平均抗體水平

圖2 第二次免疫后的ELISA平均抗體水平

圖3 第三次免疫后的ELISA平均抗體水平
2.2疫苗使用前的患病率統計結果2011年疫苗使用前,對15個肉羊繁育基地隨機抽取的共2 659頭羊進行解剖,在肝臟和肺臟發現小白點樣腫脹物和囊狀物,并具備被囊壁和囊液的,均記錄為該羊患包蟲病。每個養殖基地的發病情況及棘球蚴患病率如圖4所示,該地區總患病率統計結果如圖5所示。統計結果表明,在疫苗使用前,基地1~基地15的羊羊繁育基地的羊只進行剖檢,其患病情況及患病率結果如下:2012~2014年總檢測羊只數分別為2 940頭、2900頭、2 918頭,檢出患病羊只數分別為764頭、248頭、136頭,患病羊檢出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12年患病率最高的肉羊繁育基地 9為34.9%,15個基地的平均患病率為26.0%;2013年患病率最高的肉羊繁育基地2為20.3%,15個基地的平均患病率為8.54%;2014年患病率最高的肉羊繁育基地1為 14.1%,15個基地的平均患病率為4.63%。可見2012、2013、2014年羊棘球蚴病的患病率遠低于2011年疫苗使用前的患病率(57%)。

圖4 疫苗使用前15個肉羊繁育基地的羊棘球蚴病患病率

圖5 新疆某地區羊棘球蚴病的患病率
2.42011~2014年犬棘球蚴感染率統計結果2011~2014年,對試驗地區犬糞中的棘球蚴蟲卵進行檢測,結果如圖6所示。2011年從當地85只犬中檢出有蟲卵犬12只,2012~2014年分別從89只、83只、81只犬中檢出有蟲卵犬9只、7只、6只。計算犬糞中棘球蚴蟲卵檢出率,發現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11年犬糞中棘球蚴蟲卵的檢出率為14.1%,2012~2014年犬糞中棘球蚴蟲卵的檢出率從10.1%下降至7.4%。
2.52011~2014年羊棘球蚴病患病率與犬糞中蟲卵檢出率的比較分析2011年在疫苗使用前,對該地區羊和犬的棘球蚴病患病率進行了統計,羊棘球蚴平均患病率高達57%,犬糞中蟲卵檢出率高達14.1%。2012~2014年,15個肉羊繁育基地的羊棘球蚴病的平均患病率呈現下降趨勢,而且都遠低于2011年疫苗推廣前的平均患病率。犬糞中棘球蚴蟲卵的檢出率與2011年相比,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從14.1%下降至7.4%,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2011~2014年犬糞中棘球蚴蟲卵檢出率
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經過產業化,可大規模推廣使用。本試驗免疫程序為:初次免疫后28 d進行二次免疫,之后每隔一年加強免疫一次,ELISA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免疫羊均產生了血清抗體。該疫苗用于免疫棘球蚴的中間宿主——羊,可保護羊群免受細粒棘球絳蟲幼蟲的感染,從而間接降低終末宿主通過攝食羊內臟而感染棘球蚴的幾率,達到防控包蟲病的目的。由于羊棘球蚴的傳播途徑是羊與犬的反復感染,羊使用疫苗后棘球蚴病患病率下降,傳染源得到控制,也就降低了犬感染棘球蚴病的概率。本試驗表明,羊棘球蚴(包蟲)病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對于有效防制棘球蚴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1]WangZ,Wang X.Echinococcosis in China,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Echinococcus spp[J].E-cohealth,2008,5(2):115-126.
[2]鐘秀琴,楊光友.細粒棘球絳蟲Eg95疫苗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學報,2014,45(8):1207-1212.
[3]張壯志,石保新,張文寶,等.綿羊包蟲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試驗[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8,24 (3):252-256.
Effect Monitoringof Hydatid Genetic Subunit Vaccine on Sheep
ZHAO Yangyang1,LI Chunyan1,GUO Jianhua2,et al.
(1.Chongqing Auleon Biologicals Co.Ltd.,Chongqing Rongchang 402460;2.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Rongchang Campu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Rongchang 402460,China)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of recombinant hydatid subunit vaccine on sheep's hydatid disease in some areas of Xinjiang,we monitored the immune antibo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ISA antibody test were positive after immunization,the Echinococcus prevalence rate was 57%in 2011,and was 26.0%,8.53%,4.63%respectively in 2012,2013 and 2014.The detection rate of Echinococcus ovum decreased from 14.1%to 7.4%in dog feces during 2011 to 2014.So,we thought the vaccin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hibition on the spread of the hydatid disease.
Sheep;Hydatid genetic subunit vaccine;Immune effect;Prevalence
S858.272.734
B
1001-8964(2016)10-0028-03
2016-07-26
重慶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cstc2015jcsfnycgzhA10002)
趙揚揚(1988-),男,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與分子生物學研究。
曹政,研究員,博士,從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