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林
(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梓潼 622157)
雞組織滴蟲病防治
楊登林
(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梓潼 622157)

組織滴蟲病是由火雞組織滴蟲寄生于禽類的盲腸和肝臟而引起的疾病,又稱盲腸肝炎或黑頭病。
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但多發于溫暖、潮濕的春夏季節,秋冬季節因雞舍潮濕,擁擠,通風不良,有時也有發生。14日齡至3~4月齡的雛雞和育成雞易感染本病,特別是雛雞易感性較強。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患病的雞及火雞為主要傳染源,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和土壤均可傳播本病,此外蚯蚓、蚱蜢、蟋蟀等動物也是傳播媒介。
4~6周齡的雞和3~12周齡的火雞對本病最敏感。病雞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羽毛蓬松,翅下垂,閉眼、畏寒,雞冠、肉髯、頭頸瘀血、發紺,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糞便,糞中帶血。病雞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其雞冠發紺,因而本病有黑頭病之稱。康復雞體內仍有組織滴蟲,帶蟲可長達數周或數月。成年患雞很少出現發病癥狀。
病變主要出現在盲腸和肝臟,本病又稱盲腸肝炎。雞感染后第8d盲腸出現病變,其一側或雙側盲腸增粗,盲腸壁增厚和充血且有潰瘍,從黏膜滲出的漿液性和出血性滲出物充滿盲腸腔,使腸壁擴張。滲出物干酪化,形成干酪樣腸芯,其腸管橫切面呈同心圓狀,盲腸壁有時發生穿孔,進而引起腹膜炎。肝臟病變常出現在感染后第10 d,其肝臟腫大,呈紫褐色,表面有黃色或黃綠色的圓形、下陷的病灶,病灶有豆粒大至指頭大。患雞肝的壞死區可能融成片,形成大面積的病變區,肝臟常呈淡黃色、灰綠色或綠色、紅色。
一般根據眼觀病變或臨診癥狀便可作出診斷。雞并發球蟲病、沙門氏菌病、曲霉菌病或上消化道毛滴蟲病時,必須借助實驗室檢查方可確診。
實驗檢查方法是采集患雞盲腸內容物,用40℃的生理鹽水稀釋后,制成懸滴標本進行鏡檢,若顯微鏡下見到活動的火雞組織滴蟲,即可確診。
定期驅除異刺線蟲是防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組織滴蟲是通過異刺線蟲蟲卵傳播的,而陽光照射和干燥環境可最大限度地殺滅異刺線蟲蟲卵。雛雞應飼養在清潔、干燥的雞舍內,與成年雞分開飼養,以免感染本病,成年雞應定期驅蟲。病雞立即隔離治療。
阿苯達唑混懸液,每千克體重20~30mg,一次口服,以驅除異刺線蟲。0.025%滅滴靈添加于飼料中,5d為一療程,停藥4d后再喂一療程。此外,定期用左旋咪唑內服可驅除雞盲腸中的異刺線蟲。
S858.315.9
C
1001-8964(2016)10-0043-01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