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連寶++于笑艷
【摘要】目的 探討運用中藥人工周期法治療女性沖任失調型痤瘡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育齡期女性痤瘡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患者采用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治療,對照組則采用常規西藥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在研究過程中保存病人的相關資料。治療2~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進行治療前期、治療中期和治療后期的療效評估。結果 治療前期,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實驗組,但治療中期和后期,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基礎體溫指導下的中藥人工周期療法療效確切,其長遠療效較好,能去除病因,促進患者的康復。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一種療法,在婦科疾病治療中具有中藥價值,并且有潛在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痤瘡;中藥人工周期法;沖任失調;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1..02
目前,痤瘡被中醫稱之為“肺風粉刺”[1],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目前,發現很多婦女都有此病,其中最多的為中青年女性,并且每年都有一定比例上升趨勢。研究表明主要與女性內分泌失調有關。西醫對于痤瘡的治療目前有很多種類的藥物,其中用最多的為激素類、抗生素等,而西藥具有一定弊端,相對而言中醫理論有幾千年的歷史,并且有成熟的、系統的中醫辨證理論來治病的明顯優勢。針對如此情況,本研究對女性沖任失調型痤瘡采用中藥治療,使得基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并且療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育齡期女性痤瘡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運用中藥周期法治療痤瘡,對照組運用鹽酸米諾環素治療痤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現代臨床皮膚病學》、《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衛生部發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來診斷。西醫診斷標準:于青春期發病,且多發病于面部、背部等;皮損主要表現為膿皰、結節、粉刺和瘢痕等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辨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且辨證分型屬于沖任失調型。
1.3 方法
實驗組根據患者的基礎體溫進行人工周期治療,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方藥,于月經期采用桃紅四五條加減治療,起到活血通絡功效[2]。月經后期治療重在滋陰清熱,方用六味地黃丸。月經間期治療重在調理氣血、促進排卵,方用排卵湯加減。經前期治療重在補腎助陽,方用二仙湯合加味金匱腎氣湯加減。煎出液150~200 mL,口服,2次/d,飯后服用。對照組使用米諾環素膠囊,50 mg/粒。參照說明書注意事項,按照醫囑方法服用。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皮損程度的變化情況及療效。經專家組一致認為,將2~3個月經周期設定為1個療程。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治療前期西藥對照組對于皮疹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中藥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治療中、后期和結束治療后,中藥實驗組對于皮疹的治療及鞏固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實驗組各項緩解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目前,不少學者發現女性的痤瘡性疾病與生理期有關,如:在月經期前表現為皮疹的加重,在月經后則開始出現皮疹的周期性緩解,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沖任失調可能引起女性痤瘡,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中醫學中的人工周期療法被提出并在女性疾病中治療得到應用,這是將中西醫結合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方法,并有臨床實踐的療效好的新療法。在中藥人工周期法以辯證整體觀念為臨床指導辯證方法。中藥人工周期法也就是在不同的月經周期給予不同的中藥方,辨證分析不同月經周期女性的生理特點,從而選取合適的藥方來調節生理平衡,逐漸提高女性的身體調節能力和免疫力,該療法吸取了祖國醫學辨證施治的優點,同時又與現代西醫理論相結合,在臨床上已被廣泛用于治療各種婦科疾病,并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并且有潛在的研究進展。
本次研究表明,在治療前期西藥對照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于采用中藥治療的實驗組,但是在治療中期和后期,中藥實驗組的治療療效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實驗組各項緩解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基礎體溫的指導下,運用中藥人工周期法傳統中醫理法方藥辯證治療的長處,同時滲入了現代醫學理論治療女性沖任失調型痤瘡,不僅能夠達到徹底地治療皮疹的作用,而且能從根本祛除病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 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936.
[2] 夏桂成.實用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0:38-39.
[3] 李健美.中藥人工周期療法的源流[J].甘肅中醫,2007,
20(11),13-14.
[4] 夏桂成.實用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0:38-39.
[5] 劉風華,何 玲,李 旎,龍曉林,張偉良,杜紅姿,黃 青,劉見橋,許海燕.人工周期方案下凍融胚胎移植的安全性評價[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0,16(02)151-154.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