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銘娟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醫結合護理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診室接收的80例住院患者,根據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中西醫結合護理,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75%,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44.52±7.12)分,低于對照組(56.62±7.63)分,抑郁評分(45.32±7.83)分,低于對照組的(7.85±8.1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結合護理可以將兩種護理方法結合起來,將西醫的先進技術與中醫的基礎融合,對患者進行辯證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和臨床情況,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急診護理;中西醫結合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1..02
護理是醫院每個科室都必不可少的工作,以患者為主體將專業的知識融入到臨床當中去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后,往往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護理,尤其是急救科室,接收的患者往往發病較急且并且危重,急診護理因此就成為關鍵所在,對急診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一般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延誤患者恢復,因此選擇一種效果較好的護理方法就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選取我院急診科室接收的80例住院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中西醫結合護理,觀察兩種護理的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診室接收的80例住院患者,不包含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等可能對本次研究產生影響的患者,所有患者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20.5~74.5歲,平均年齡(42.13±4.65)歲,觀察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0~74.5歲,平均年齡(42.12±4.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即急救過程中實時對患者呼吸、心率、血壓等進行檢測,并檢測患者靜脈通道是否開放,為治療和搶救進行輔助。觀察組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即以對照組護理方法為基礎對患者進行護理,(1)心理指導:中醫認為七情致病,也可治病,所以我們要盡量鼓勵患者,多分享以往成功治療案例,使患者樹立信心,并且恐傷腎、怒傷肝、悲傷肺,患者的心理因素與身體氣血運行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而患者一般由于病情急重,所以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和易怒等情緒,此時要充分結合患者情況進行心理干預,例如患者為肺部疾病且病情嚴重,就暫時不要告知患者事情,以免患者悲傷引起肺部的進一步損傷,其它方面應該適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2)操作技術:在西醫當中一般都會結合新型技術進行護理,例如新型插管技術等,因而在中醫護理的過程中要結合中醫的優勢進行,例如搶救的過程中可以對人中、涌泉等穴位進行針刺,使患者盡快被搶救成功,另外對于其他方面癥狀也可以進行相應護理,例如患者出現發燒的現象,可以進行刮痧,以配合治療使患者快速恢復;(3)觀察病情:一般情況下對于患者病情的觀察就是通過西醫方法進行,例如患者的皮膚可以反映出膽道梗阻程度,而中醫則認為患者會因熱、虛、寒等不同因素致病,所以在次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進行脈象的檢測,觀察其脈象是否平穩,或脈象有其他異常來判斷患者病情[1]。兩組患者均連續護理14天,觀察兩組患者情況并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護理滿意率問卷調查,在問卷中設置很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總滿意率=很滿意率+較滿意率,同時采用抑郁和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進行焦慮和抑郁評分,將評分結果進行統計分析[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診科室是醫院中相對重要的一個科室,一方面由于急診往往搶救的是生命較為危急的患者,所以搶救是否得當直接干預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急診科室中接收的患者的往往體征不穩定,及其容易出現死亡的情況,所以在臨床中也非常容易出現醫患糾紛,因而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同時也應該進行全面有效的護理的工作中,以此提升整體治療的效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臨床中常用的護理方法就是對患者進行常規處理,如心率血壓的檢測等,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而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醫療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這個單純的護理往往很難達到有效的結果,所以探討一種理想的護理方法就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
本文選取我院急診科室接收80例住院患者,根據患者意愿進行常規護理和中西醫結合護理,常規護理定為對照組,中西醫結合護理定為觀察組,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75%,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方法能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因為中西醫護理是根據患者病情出發,從患者的體征,體質等情況檢測到患者的內在病因,并強調天人合一,通過辯證分析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根據中醫氣血與臟器密切相關的問題,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并通過脈象和患者情志方面的因素,實施干預,使患者臨床情況得到較好的改善,提高護理效果,而西醫的護理則是涵蓋著較為先進的護理技術,通過兩者進行結合后,在急診護理中便可以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以此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并且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兩者結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使患者心理因素得到疏導,并且能夠緩解醫患緊張的關系。本次研究結果與翁衛芳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護理可以將兩種護理方法結合起來,將西醫的先進技術與中醫的基礎融合,對患者進行辯證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和臨床情況,值得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超煒,金向英.頑固性呃逆的急診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1):3304-3305.
[2] 王 喬.急診癔癥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急救護理[J].天津護理,2012,20(5):301-302.
[3] 翁衛芳,葉越仙.中西醫結合護理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開展效果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58-5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