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開洋++萬里新


【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為癌痛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癥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6例和聯合治療組50例。對照組單純口服鹽酸曲馬多片,聯合組口服西黃膠囊和鹽酸曲馬多片,收集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數字評分法(NRS)、生活質量(QOL)、卡氏評分(KPS)及鎮痛起效時間和鎮痛持續時間。結果 治療7天后,聯合組的NRS評分降低程度、QOL評分升高程度、KPS評分升高程度和鎮痛持續時間顯著高于對照組,而聯合組鎮痛起效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口服西黃膠囊聯合鹽酸曲馬多片治療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療效優于單純服用鹽酸曲馬多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癌痛;鹽酸曲馬多片;西黃膠囊;數字疼痛評價量表
【中圖分類號】R7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1..02
癌性疼痛簡稱“癌痛”(Cancer Pain),是指由癌癥本身或與癌癥有關的因素所引起的疼痛,癌痛發生率約為40%~75%[1],癌痛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生存信心,促進腫瘤細胞的進展和轉移,控制癌痛在癌癥的治療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目前,癌痛的治療主要是WHO提出的“癌痛三階梯療法”,多采用西醫治療,但同時帶來惡心、嘔吐、頭昏嗜睡等不良反應[2]。而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無成癮性、可持續性、能減少阿片類藥物毒性綜合癥,且能穩定瘤灶、散結止痛易于被患者接受等優勢[3]。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實驗,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痛的優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癥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50例。按照中醫辨證分型,氣滯血淤型52例,痰濕夾疲型20例,氣陰兩虛型24例。
1.2 方法
隨機分為對照組46例和聯合組50例,對照組口服鹽酸曲馬多片(大連貝爾藥業有限公司,50 mg/片),聯合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西黃膠囊(陜西愛明藥業有限公司,0.25 g/粒),均連續服用7天。
1.3 評分標準
(1)疼痛數字評價量采用NRS進行評價。(2)疼痛療效評價:參照WHO疼痛療效標準“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以及結合NRS法進行判定[4]。(3)生活治療評分:QOL采用我國1990年指定的標準[5],包括如食欲、精神狀況、睡眠情況等12個項目,總分60分。(4)卡氏評分:患者體力狀況評分采用KPS評定,評分范圍0~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強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差值比較,治療后的疼痛強度計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聯合組均提示治療有效,能降低疼痛強度計分。見表1。
2.2 疼痛強度緩解率
對照組治療后,緩解率為76.09%;聯合組緩解率達到88%,聯合組疼痛緩解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QOL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的QOL評分,治療后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提示治療有效,能提高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KPS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的KPS評分差值,治療后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提示治療有效,能提高兩組患者的體力狀況評分。見表4。
2.5 對照組與聯合組鎮痛起效時間比較
聯合組鎮痛起效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對照組與聯合組鎮痛持續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的鎮痛持續時間比較,聯合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7 安全性評價,所有病例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3 討 論
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而疼痛是影響中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癌痛形成機制尚無統一定論,西醫對癌痛的治療包括藥物和非藥物治療,但40%-80%的患者仍不能有效止痛[6],單純西藥治療并不理想,雖然出現各種非藥物治療,但癌痛的有效控制仍是臨床面臨的一大難題。祖國醫學認為癌痛為癌瘤侵犯經絡或瘤塊阻滯經絡氣血所致機體某部位的疼痛[7]。中醫止痛兼具抗癌作用,采用內服、外用、針灸等多種途徑均取得了穩定療效。而中西醫結合療法對癌痛治療也獲得滿意的效果并可減輕不良反應。本研究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從局部、全身進行對癥支持,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亞坤,謝長生.癌痛的中西醫治療及臨床研究進展.in2013年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浙江省抗癌協會中醫腫瘤專委會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2013.中國浙江杭州.
[2] 武林鑫,孫 莉.癌痛治療不足的現狀與原因[J].腫瘤防治研究,2014(04):421-424.
[3] 杜志華,王菊勇,董昌盛,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痛臨床療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5(09):2290-2296.
[4] 王雅茹,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重度癌痛25例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4(07):878-879,88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