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字上下功夫注重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年年有,今年大不同。”這是各市黨政“一把手”對本次實績考核的切身感受。所說不同之處,既包括考核項目更多、要求更嚴,也體現了考核方式更新。
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采取年度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次年度考核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到今年1月底圓滿結束,主要采取了部門評價、民主測評、領導評價和公眾評議方式進行。
——部門評價,在各市各部門開展自我評估的基礎上,省直有關部門通過查看資料以及平時掌握的情況,對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打分,由考核組到被考核單位進行察訪核驗。
——民主測評,采取召開民主測評大會、述職述廉、填寫民主測評表和個別談話聽取意見等方式進行。全省共有11356人參加民主測評會議,4160人參加個別談話,既聽取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意見,又聽取本單位本系統干部群眾意見。對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結果進行量化計分,并按照一定權重計入工作實績得分。
——領導評價,由省領導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情況做出評價。對領導班子重點評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穩增長”、重點工作、黨的建設等指標。對領導干部重點評價履職盡責、改革創新、清正廉潔、勇于擔當、勤政務實等方面情況。
——公眾評議,委托第三方相關機構,從“兩代表一委員”、管理服務對象中隨機選取1.1萬多名評議人員。對各市主要評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黨風廉政建設、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等情況。對省直部門主要評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履行部門職責、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黨風廉政建設等情況。
過程考核主要是根據工作標準確定時間節點進度,通過考核信息系統實現動態監控和自動化管理。
用數字說話、定量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好壞,是這次實績考核的一個鮮明特點。《考核辦法》規定:“工作實績考核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在量化考核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形成綜合評價意見。”對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設置個性指標和共性指標,權重各占50%。按照部門評價占80%、領導評價占10%、民主測評占5%、公眾評議占5%,計算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得分。年度考核得分與過程考核得分分別按80%和20%的權重,計算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的綜合得分。對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按照會議民主測評占60%、領導評價占20%、個別談話占20%計算年度考核得分,將年度考核得分與過程考核得分分別按80%和20%的權重,計算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綜合得分。
在量化評價的基礎上,還要結合換屆考察、任職考核、專項考核、平時考核結果和紀檢、巡視、審計、信訪以及民主生活會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充分考慮局部與全局、效果與成本、前任基礎與現任業績、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個人貢獻與集體作用等方面的因素,根據得分情況,按“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對領導班子進行綜合評定,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對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等次進行綜合評定。考核辦人員介紹,除“規定動作”外,他們也對考核對象進行暗訪。“進行察訪核驗,不是非要查幾個人、扣幾分,而是傳導壓力,持續釋放鐵面公正、越往后越嚴的信號,促進各市和省直部門把實績考真、考實。”
在考核評價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各考核組加強信息溝通,統一計分標準,“釘是釘,鉚是鉚”,切實做到客觀公正、一視同仁,實事求是、依據充分,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確保遵守程序不變通、執行標準不降低、考核結果不偏頗。
考核組核驗有關文件資料
考核組察驗農村連鎖經營網點建設情況
一路考核,一路宣傳,一路教育,一路督促,敢于動真碰硬,敢于“唱黑臉”,讓被考單位服氣,讓廣大群眾信服。“省委、省政府下決心制定和實施考核辦法,就是針對全省干部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創新考核機制為‘風向標’和驅動力,推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提振士氣、銳意進取、真抓實干。”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辛桂梓在實績考核培訓大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行穩致遠,舵手至關重要。一個月時間里,全省14個市和100個省直部門共有955名省管領導干部成為“考生”,迎接全新的“趕考”。
考核工作實打實、真對真,對領導干部是壓力,也是動力。從測評現場走出來,一位市委書記說:“這種常態化的考核,有力促進了干部改作風、增壓力、強動力,讓干和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確實不一樣了!”還有的人說:“我更看重那些測評意見票,這是不斷改進工作的重要遵循。”
激濁揚清,氣象萬千。考核工作“全覆蓋”,樹立起了良好的發展導向和用人導向,有效強化了各地各部門領導班子抓發展、促工作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調動了廣大領導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全員上陣、共促發展的工作局面,真正做到了“千斤擔子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工作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