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二華 汪防 汪穎 王愛軍(江蘇油田采油三廠,江蘇 239300)
柱塞式注水泵盤泵裝置的設計與應用
吳二華汪防汪穎王愛軍(江蘇油田采油三廠,江蘇239300)
本文針對注水泵長期全天候運轉,由于水質、維修保養等原因,使得注水泵需經常更換柱塞、填料、凡爾等配件,操作時需要盤泵以方便維修,但注水泵電機皮帶輪所用護罩是全封閉整體式護罩,維護保養時費力費工費時且不便操作,為能達到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的進行盤泵操作,故設計制作了注水泵盤泵裝置。
注水泵盤泵盤泵工具
目前,銅莊采油管理區共有注水泵11臺。注水泵長期全天候運轉,由于水質、維修保養等原因,使得注水泵需經常更換填料、柱塞等配件,操作時需要盤泵以方便維修。由于注水泵安全操作需要,注水泵電機大小皮帶輪用護罩封閉,維修盤泵時費時費力。因此,我們則利用注水泵電機皮帶輪上帶孔的特征,通過對盤泵方式的改進,一方面實現維修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保障注水泵及時運行的目的時,又能達到減輕員工工作量的良好效果。
目前在更換填料、柱塞等維修保養過程中,需盤泵工作時存在以下問題:
1.1費時費力:更換填料、柱塞等配件時,由于護罩封閉,操作人員在進行盤泵操作比較繁瑣且耗時費力。
1.2安全隱患:操作人員在進行盤泵操作時,由于盤泵行程較小,常借用人力或采用F扳手操作,盤泵時易打滑,發生安全事故。
基于以上分析,為了能減少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操作時間,同時要滿足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使用安全等特點,設計出注水泵盤泵裝置。
2.1設計思路
2.1.1改進措施:通過對注水泵盤泵的操作方式進行革新,設計新型注水泵盤泵裝置,實現在不拆除電機護罩的前提下,可隨時盤泵以提高操作效率。
2.1.2裝置要求:設計一個帶槽的蓋板,安裝在皮帶輪的外側;在電機護罩上開個孔,并在開孔處安裝一個移動式的護罩;制作一個搖把式盤泵工具,可通過開孔處插入帶槽的蓋板內,轉動搖把帶動皮帶輪進行盤泵操作。
2.1.3安全標準:該項操作屬于常規性的維護維修工作,在材質選擇上,可選擇普通的鋼板和鍍鋅管焊接而成即可。
2.2裝置研制
2.2.1結構組成:注水泵盤泵裝置由帶槽的三角形鋼板、搖把、固定螺栓等組成。
2.2.2工作原理:在電機皮帶輪上安裝一個三角形狀帶槽的蓋板;在電機皮帶輪處的外護罩開孔,并加一個可移動式護罩;設計一個搖把式盤泵工具,當需要盤泵時,可通過搖把穿過護罩孔,插入蓋板內,進行盤泵操作。
2.3設計制作
2.3.1在電機皮帶輪上安裝帶槽的蓋板,利用注水泵電機皮帶輪上帶孔的特點,制作一塊等邊三角形鋼板,邊長17.5cm,在鋼板上開離頂端垂直距離4cm三個對稱的8mm的孔,在三角板中心點處焊接6cm長帶槽的6分鍍鋅管,鍍鋅管一頭開槽,深度2cm,槽寬度6mm。
2.3.2將電機皮帶輪處的外護罩開孔,并加一個可移動式護罩,以確保安全為減小接觸面,將鋼板切去棱角,用6mm螺栓連接到電機皮帶輪上固定,將護照對著皮帶輪方向開一個直徑20cm空洞,用一根螺栓焊接在護罩上,直徑20cm的鐵皮焊接在螺栓上,平時封閉洞口,確保運轉安全,用時移開鐵皮,將搖把插入三角板槽內,轉動即可實現隨時盤泵。
2.3.3設計一個搖把式盤泵工具。搖把長48cm,手輪長12cm,搖臂長28cm,搖臂頂端4.5cm處開6mm的洞,穿一根長度5cm,直徑6mm的鋼筋。
2.4設計分析
設計后的新型盤泵裝置,實現了在不拆除電機護罩;方便了操作工作隨時進行盤泵;減少了操作工作因拆卸護罩的工作量等。
自注水泵盤泵裝置研制成功后,先后在銅莊注水站和朱莊注水站6臺注水泵上進行了應用,應用后,維護保養注水泵的時間平均由1個小時的時間縮短為20分鐘。
維護維修注水泵在應用新型裝置后時間對比表
通過對盤泵工具的設計,在銅莊采油管理區進行應用后效果明顯,產生了一定的安全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1安全效益:操作人員可通過搖把在電機皮帶輪護罩外就可以進行盤泵操作,,不需要借用人力或采用F扳手進行操作,避免了因操作不當而引起的安全問題,加強其操作的安全性。
4.2社會效益:通過注水泵盤泵裝置的設計與應用,加強了操作人員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操作人員對注水泵的維修時間,提高注水泵維修效率和有效減輕了操作人員維修的工作量。
4.3經濟效益: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銅莊站、朱莊注水泵共維護維修工作達23次,每次維護維修時間節約工時約20分鐘,相應地提高了注水效率,間接產生經濟效益達4萬元。
5.1在生產實踐中應用注水泵盤泵裝置,為維護保養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2注水泵電機皮帶輪上預留的三個孔位置不同,制作成的注水泵盤泵裝置不能做成統一規格型號的,下步改進措施是要根據不同注水泵電機皮帶輪上預留的三個孔位置,制作成不同的注水泵盤泵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