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士洋
糧食干部要做“三嚴三實”的忠實踐行者
文/張士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也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糧食干部作為國家戰略物資的“保衛者”,天下糧倉的“守護人”,百姓吃飯的“大管家”,必須做“三嚴三實”的忠實踐行者。
首先,要嚴守紀律、遵守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嚴守紀律、遵守規矩是“糧官”必須嚴守的政治底線,不講規矩、不聽招呼,特別是不講政治規矩、不聽組織招呼是領導干部最大的危險。嚴守紀律、遵守規矩最核心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執行黨的決策上不打折扣、不搞選擇、不搞變通。要扎緊制度籠子,強化管理監督,牢固樹立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法治意識,用嚴密監督防止有權任性,用嚴格治理杜絕為官不為。“糧官”必須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強化組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組織的決定,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自覺做講規矩、聽招呼的好干部,共同營造堂堂正正做好“糧官”、踏踏實實干好糧事的良好政治生態。
其次,要恪盡職守、勇于擔當,做發展的帶路人。盡職守,勇擔當是一種境界,達到這個境界,必須有好狀態、真本事、好形象。要有強烈的進取意識。糧食干部要忠于糧食事業、勤于糧食事業、不斷開拓進取、永不停下腳步,不論什么時候、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滿懷激情地投入工作,千方百計地把工作干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當干部就意味著有責任與擔當。如果不愿擔責任,就不該當干部;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干部;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干部。近兩年,中央及地方加大對糧食流通產業的投入,正是加快糧食事業發展的機遇期,作為“糧官”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爭一流的使命感,挑得起重擔子,啃得下硬骨頭,搶抓機遇,使糧食工作在難中求進、難中求成、難中創優。
再次,要實打實干、務求實效,做職工的貼心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直面問題抓落實。敢于正視落實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當前正在火熱推進中的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阻力,一定要抓住關鍵環節,善于解決矛盾和問題,這樣才能把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要持之以恒抓落實。目標確定了,任務明確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有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積小勝為大勝,才能久久為功。要深入基層抓落實。抓工作要到基層去、到工作一線去,依靠基層群眾解決問題,抓好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為職工解決實際問題上,確保系統和諧穩定。要具體細致抓落實。要抓得很具體、很細致、很扎實,抓到點子上、緊要處,抓出成效來。在一些部門和單位,許多問題客觀存在著,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決不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虛,工作抓得不具體不細致不扎實。要協調一致抓落實。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不斷克服工作中條塊分割、互為壁壘的本位主義現象,不僅要當好主角,還要善做配角,主動協同,搞好配合,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最后,要敢于創新、開拓進取,做班子的帶頭人。“糧官”要勇于提出新思路、勇于解決新問題,善于總結新經驗,工作要有新實效。要堅持質量優先。在糧食產業發展新常態下實現趕超,要更加重視發展質量的提升。工作中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到提高質量上,真正沉下心來,集中精準持續發力,努力使糧食信息化工作登臺階、上水平。要堅持效率優先。糧食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更加珍惜資源,組織開展各項工作都應盡量減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的耗費,統籌做好糧食流通產業“十三五”規劃,堅決防止鋪張浪費。要善于總結提高。總結是提高的過程,是工作出彩的過程。工作每告一段落,都要及時總結,在各自負責的工作上,有所創新、有所創造。
糧食部門的各級“糧官”要嚴字當頭、實處著力、廉字打底,把每一個環節抓細抓牢、把每一步走好走實,讓清風正氣更加浩蕩,讓企業改革更加強勁,推動糧食工作實現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縣糧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