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云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39-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是近一兩年來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提出的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也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我通過借助網絡環境,進行了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的嘗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網絡環境下的英語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多項交互協作能力
網絡應用于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不僅能實現學生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還能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
(一)人機交互
網絡教育環境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往往是在"做中學"展開的,學生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中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進行的。這種方式適應了兒童喜歡自主參與、探索體驗的心理特征。
例如,在《Holiday fun》這堂英語課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一個游戲網頁。在課堂上,學生可以登陸自由點擊,選擇合適的游戲來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網頁中色彩鮮艷的卡通形象既能對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剌激,又能讓學生積極地動腦筋,發揮想象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克服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
(二)生生協作
在網絡教育環境下的學生研究性學習中,學生之間互動協作能力的培養,體現的尤為重要。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同一知識內容的接受水平有著不同。因此,通過網絡創設多種情景任務,然后由學生之間的協作配合完成,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Do you like?》這一網絡課,教師設計了很多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環節。例如,給小猴子涂上顏色,并口頭描述說一說,以及通過詢問伙伴對物品的喜好來拖動貨架上的物品完成對話。這樣的設計,不再是由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而是通過學生自主尋找伙伴來學習,對語言交流有障礙的小朋友也可以通過自主尋找小老師,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通過網絡,小組互助,使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師生交流
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情感參與、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的機會,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達到動腦、動口和動手。同時,教師教師可以在學生自由操練時,通過實時監控以及下位交流,及時發現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以及各種教學的遺漏點,并及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彌補、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發生的問題。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下,學生獲得知識是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通過獨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協作交流,進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進行的。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網絡環境下的英語研究性學習,激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古人云:好學不如善學,善學不如樂學。使用網絡是一種好方法。由于聲、光、形、色、圖的特殊作用,易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對知識探究的欲望學生能滿懷熱情、積極、主動、愉快地完成任務。
(一)激發興趣
網絡英語研究性學習,通過形象化的藝術圖像、色彩、音調的藝術美來增強教學美,可以把抽象的、深奧的、無形的的科學理論同教學方法相結合,運用藝術手法來體現教學,運用音樂效果來進行藝術渲染,所以可使課堂變得更加具體、形象、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著興奮的情緒,在振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
(二)容易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
心理學認為,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也無須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服從于活動任務的注意,所以對活動的重大意義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就越強烈。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學生被精致的網頁所吸引,就能很快進入網頁創設的情境,認真的完成每一個交給的任務,輕松地達到教學效果。
三、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網絡可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加英語語感的同時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一)學習策略方面
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獲得海量的知識,他們也可以通過網絡合作創造、作研究,他們的學習情況還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得到反饋,以幫助他們調控學習,并形成科學的學習策略。在《The Kings new clothes》一課中,學生還可以自己通過鏈接,上到互聯網中,古今中外的歷史,擴充了很多單純在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在課后對學生的訪談中,學生們都說網絡是英語學習的一個新途徑好辦法,并表示要經常上網查資料,與外國小朋友用英語聊天和互發E-mail。
(二)文化策略方面
借助網絡環境的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提供的網頁形式以文本、圖表、游戲為主,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給學生一種舒適的感覺,可以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網頁中提供的“知識王國、世界大看臺、智力沖浪”等欄目擴大了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了視野,有益于加深對世界各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毋需置疑,相信憑借我們網絡環境優勢,我們的英語研究性學習一定會更具有科技性、高信息輸出性和生動性。因此,我們堅信,先進的網絡教學手段進入小學英語課堂,以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的教學改革潮流,一個完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時代離我們一定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