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122-01
初中時,我覺得化學課就是一些散碎的知識,死記硬背也獲得了不錯的分數;進入高中后,我一下子懵了:每個章節都用心學習了,但是遇到綜合性的習題卻總是難得高分。于是,我利用假期作了認真反思,找到癥結后,我采用了階段性強化學習法;堅持使用這種方法,我的化學成績有了不斷提高。
一、課前預習階段
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制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能解決課后的問題,還要找適量的練習題來做一做,從而質疑問題,發現難點和重點。
二、認真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我覺得老師的解疑答惑占到成績的一大半。因為在課堂上,老師要啟發我們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并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并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我一直課堂上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體會揣摩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另外,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聽好課的三要素:恭聽、思維、記憶。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并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并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三、課后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采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后復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后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并進行一次小測。
四、作業完成階段
作業完成階段是檢驗學校效果的必要途徑。此時錯題本就該登場了。錯題本很重要,因為:1.“錯題本”是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當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2.“錯題本”改變了我對錯誤的態度,對待錯題的態度是減少錯題的關鍵。錯誤是寶貝,因為錯誤才能使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為錯題少或錯誤的原因簡單而忽視它。3.“錯題本”能改掉馬馬虎虎的壞習慣。我覺得抄錯題或錯題太多是很沒面子的事情,從而養成小心翼翼做作業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就不再馬馬虎虎了。
有了錯題本,還要善加利用;1.經常閱讀。之所以出錯,大多因為知識點不扎實,所以對待錯誤要經常“見面”,就像“1+1=2”的問題,即使是夢中也不會出錯。2.相互交流。同學間交換“錯題本”,互相借鑒,互有啟發,在“錯題”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3.拓展功能。建議在“錯題本”上完善幾個功能,就像模塊一樣,讓“錯”變得非常清晰,如:標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錯誤”等錯誤原因;標出“錯誤知識點等”;寫出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等。4.“錯題本”的使用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