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瓊妍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139-02
兒童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在美術上而言,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同時也具有驚人的表現力。我從事美術教育的時間不長,時常驚訝于兒童的大膽而豐富的繪畫想象力和表現能力,尤其是在色彩上,大紅大綠,紫醉金迷,不拘一格。
一、通過指導,培養兒童想象創作能力
想象是每一個正常人共有的思維能力,它是在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進行聯想、創造,形成一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兒童作畫喜歡想象是其天性。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想象去表達內心世界,往往能畫出使人倍感親切并且天真、純樸的好畫。
在小學美術教學新課標中,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力。”因此,在美術教育中重視培養學生想象力是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我國著名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就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他曾經說過“繪畫不僅以形似標準”,更重要的是“以神氣表現靈魂”。兒童天生喜歡幻想,而且想象能力豐富,美術教育可以引導他們正確動用想象能力進行美術創作。如何引導呢?我認為培養兒童的想象能力關鍵在于生活感受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對兒童而言,沒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無法表達更是遺憾。為了增強兒童的想象能力,必須啟發他們的形象思維運轉,鼓勵想象和表現“敢”字。
美術教學的基本原則,就是讓兒童處于自由創造的主動地位。萬不可用成人的模式、公式化的教條及成人的意志去強制性的機械模仿,束縛他們的手腳,使其失去自我個性的表現,沒有了自己的觀察思維方式,只會用學過的鳳毛麟角的公式去生搬硬套,否則兒童畫出來的畫就不生動,同時也不帶童趣,進而變得成人化,其后果會導致兒童失去學習興趣,失去信心,直至對美術產生反感,這種教學與培養與學生想象能力背道而馳,萬萬不可取。
在各個年級的小學美術課本中均安排有“海底世界”“未來汽車”“我設計的機器人”“孫悟空在今天”等想象畫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對美術創作的興趣。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對美術的濃厚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表現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
想象畫可使人異想天開,隨心所欲,它不受任何限制,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擬人、夸張、變形等。在指導學生畫想象創作畫時,應從學生的童心出發,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現實困難。如:我指導卞逸飛同學畫創作《和平·自由》就考慮到她對世界各國國旗認識不多,就找來有關各國國旗的圖片和書籍給她看,并講述有關各國國旗的知識和世界三大人種給她聽,豐富的見識,引導她開展想象,并指導她整幅的構圖。很快她就完成了創作,此畫充分發揮了想象能力,她把世界各個國家的國旗用圖案形式組成一個和平的天空,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著一只和平鴿,和平鴿載著三位不同膚色的和平使者(黃、白、黑代表世界三大人種)整幅畫都完全表現出和平自由的主題。
可見,想象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重視培養想象力,藝術教育才會豐富多彩,學生的作品才具生命力。
二、通過色彩寫生,提高直覺色彩的感受與表現能力
要提高兒童的色覺水平和審美能力,最重要的方法是寫生,讓兒童真實面對對象,去感受和細細分析物體固有色在空氣和光影中的自然變化與和諧統一,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并“提煉”出每一個點、線、面所具有的色性與美感,并用自己的方法有序地進行大膽的表現。在教學中,小學生寫生對象在色彩對比上應布置得較為明快與強烈,不宜灰暗的顏色過多,內容與造型也應豐富一些,這樣可使兒童能用較大的興趣來“深入地”描繪,避免側面的單調平乏。在表現方法上,結合兒童的實際,可以以勾勒與平輔設色相結合的裝飾性畫法為主,可以允許造型的自由處理,重點放在對物體色彩的感覺與提煉上,進行色性的概括性表現,不必細究光影的復雜變化和立體的塑造。
在寫生的過程中,要注意指導兒童對輪廊線進行藝術的處理,以色壓線,使線產生虛實的變化,也可把色“填滿”后用有感覺的色線作虛實有致的勾勒,使畫面與造型更具整體性。由于兒童用色膽子一般都較大,沒有許多的概念約束,故常能用直覺的方法畫出非常精彩的作品來。
對于小學生常容易出現的弊端——如對比不足,空間不大,畫面過灰暗等毛病,教師要常提醒學生找到畫面的最暗色與最亮色厚純度較高的顏色,并從最深的地方畫起,逐步退到最亮的顏色,在作畫過程中要常把局部的顏色放到整體中作一番感覺與比較,找出局部在色性上的“定位”,使畫面始終保持整體的清新強烈。
三、通過創作,培養小學生大膽用色、果斷地進行個性表現的藝術品質
兒童個性差異大,表現在畫面用色上,有的粗獷豪放,風格強烈,色彩張揚;有的豐富細膩,充滿韻味。一方面,藝術創作的標準也不應固定于一定的用色概念與表現方法,現代藝術的發展更注重人對色彩的主觀運用和情感表達,另一方面,兒童在色彩表現上的固有化、主觀性、情緒化和隨機性,也形成了兒童畫特有的一種率真和樸索之美,教師要保護兒童這種似于“不加思索“的直覺表現方法,使兒童藝術個性的發展能保持長久的新鮮與活躍,尤其教低段年級,更要給孩子的色彩活動以自由的空間,為孩子創造能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用色的機會。
同時,我也常發觀,由于小學生用色經常性的不加思索和信手拈來,也常造成作品雜亂與灰暗等毛病,使許多作品失去了應有的美感。所以,我們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色彩知識和用色規律與方法的指導,如讓小朋友先用淺色畫底,然后用深色畫形象,來訓練色彩明暗對比的效果處理;用三、四種顏色,如紅、綠、黑、白四色來畫一幅畫,鍛煉他們的色彩概括能力及對比與和諧的處理方法;用色彩的漸變與陳列來畫一張風景畫,讓學生感覺色彩的裝飾與構成之美;用油畫棒進行覆色與變化練習,感受色彩的豐富與統一之美。
總之,通過多種方法,使學生掌握諸如平衡、變化、對比、統一等基本的用色技巧,畫出在色覺上更美的作品來。生活和自然都是五彩繽紛、充滿情感的,讓小學生用充滿色覺美感的顏色畫出心中的世界,必將給我們展示出更多、更美的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