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對在堅決推行法官員額制的同時充分發揮未能入額的法官作用進行研究,探索未入額法官協助辦案模式,通過分析當前法官員額制改革的背景和面臨的現實困境,提出為未入額法官設置調解法官和簡易法官的設想,推進員額制改革。
關鍵詞:法官員額制;主審法官;調解法官;簡易法官
中圖分類號:D9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2-0181-01
作者簡介:劉暢(1990-),女,河北景縣人,管理學學士學位,工作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法官員額制改革的相關背景
法官員額制改革是按司法規律配置審判人力資源,實現法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重要制度,是實行法院人員分類管理的基礎,也是完善司法責任制的基石。
二、法官員額制改革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年輕法官流失嚴重
我國的法官群體正處于新陳代謝的關鍵時期,近些年進入法院的年輕法官已成為各級法院尤其是基層法院的辦案主力。在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一系列司法改革舉措后,法官流失現象在部分地區仍呈上升趨勢。
(二)改革內部存在阻力
多數試點法院采取的做法是設置考試這一關卡,這對于年輕法官是福音,但對于具有豐富審判經驗而年齡較大的法官而言是不好跨越的門檻,將有相當部分的資深法官不能入額成為員額制下的法官。
(三)案多人少影響案件裁判質量
法官員額制改革后,將有部分本已掌握審判資格的法官無法進入法官員額,變成法官助理或成為司法輔助人員,法官人數肯定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三、根據審判工作經驗設立過渡時期法官——員額制外調解法官和簡易法官的必要性
(一)有效推進員額制改革的要求
確定法官員額比例后,由于“僧多粥少”,必然要剝奪一部分現任法官的審判權,由部分審判員或助理審判員擔任調解法官、簡易法官,他們與主審法官只是分工不同,地位、待遇基本平等,并無輔助關系,借此盡可能地縮小由審判員或助理審判員轉任法官助理的人員范圍,將改革的阻力和負影響降到最低。將一些未入額的資深老法官放到調解法官的位置上,更能發揮其優勢和激發其工作熱情,有利于案件的繁簡分流,將大部分簡易案件消滅在開庭審理之前。
(二)法院審判業務科學分工的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以實現法官職業化、精英化,法官要成為具有深厚法學功底,豐富審判經驗的法律專家。
(三)緩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員額制改革對法官精英化的要求將使法官數量有所減少,這與受理案件數量大幅上升相悖。由未入額法官協助辦案,將審判工作做科學合理的分工。
(四)有效解決領導法官與青年法官的困惑
設置主審法官,領導法官可以專司疑難復雜案件,此類案件較少,領導法官可以集中精力辦難案,不用陷入大量的簡單案件當中,既保證了案件質量,也解除了回歸一線辦案的擔憂。設置簡易法官,對青年法官而言是鍛煉其成為優秀法官的重要基礎平臺。
四、設立員額制外法官協助辦案的制度設想
(一)明確員額制法官與員額制外法官的定位
1.主審法官
主審法官屬于員額制內的法官,主要審理疑難復雜案件,具有獨立的審判權,裁判文書簽發權,核心工作包括裁判文書制作、簽發、合議案件及主持庭審。
2.調解法官
調解法官屬于員額制外的法官,主要由審判經驗豐富而由于員額制改革未能入額的法官組成。
3.簡易法官
簡易法官屬于員額制外的法官,主要由審判資歷較淺的年輕法官構成,負責大量簡單案件的審理,具有簡單案件的獨立審判權,可以獨立開庭審理,可以草擬裁判文書但不具有簽發權,裁判文書仍須由主審法官簽發。
(二)建立案件分流機制
案件分流機制的設置及流轉的快慢,直接影響了案件審理的質量和效率,也關系到司法公信力。[1]對于法院受理的案件,分為兩個層次,疑難復雜案件交由員額制法官審理,根據案件難度和法官能力在能力大致相當的法官之間進行隨機分案。
(三)健全人員配備制度
主審法官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法官助理與書記員,組成審判團隊。法官助理的來源主要包括新招助理和轉化助理兩類。
調解法官可根據單位具體情況,成立訴訟服務中心的,在服務中心中設立訴前調解中心或拓展原立案庭職能,在立案庭設立訴前調解室,配備未進入員額制的資深法官從事訴前調解工作。
(四)調整隊伍管理模式
根據員額制改革的要求,法院現有人員將分為三類: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
(五)完善職業保障制度
實行法官員額制度后,法官的人數必然要有所減少,必須同時跟進完善職業保障制度,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以嚴格的法定性維護法官身份的穩定性,增強法官的職業責任感。
五、結語
法官隊伍的結構狀況決定了法官員額制不能一刀切,需要設置一個過渡期,充分發揮未入額法官的作用,將改革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尋求改革最好的利益平衡點。
[參考文獻]
[1]王亞明.立案登記如何分流案件[N].人民法院報,2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