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31日,省委在漢召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黨校工作。這是繼2009年全省黨校工作會議之后,省委召開的又一次管方向、管長遠的會議,是研究部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的會議。新的形勢下,矛盾風險挑戰多、形勢環境變化快、改革發展任務重,那么怎么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保持好、發揮好黨校教育這個獨特優勢?請看本期特別策劃——
今年1至3月,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等單位聯合成立5個調研組,開展了全省黨校工作大調研,摸清了市縣黨校的家底。8月9日,為更好地促進黨校事業發展,省委結合湖北實際出臺了《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根本原則,提出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首要任務,著力提升黨校科研咨詢水平和影響力,發揮黨校系統整體優勢,加強黨校師資隊伍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委對黨校工作的領導。本刊將《意見》的主要內容作了編輯刪節,供讀者參考。
根本原則。把黨校姓黨作為根本原則和根本遵循,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教學、科研和辦學活動都要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實事求是,加強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工作方法、領導方法教育,促進學習與運用、言論與行動相統一。堅持質量立校,把握和運用黨校教育規律、干部成長規律,加快形成以質量為辦學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激勵約束機制、責任落實機制。堅持從嚴治校,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做到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
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主課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黨校的主課,是黨校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各級黨校要完善教學布局,主體班次應充分體現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課地位。這兩類課在各級黨校教學安排中不低于總課時的70%。其中,黨性教育課不低于總課時的20%。
完善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內容。各級黨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思想建設的戰略任務,在主體班次設置“黨性教育單元”,深入開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引導學員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提升政治修養、道德修養、法紀修養、作風修養,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各級黨校要把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列為各個班次的必須課,打造精品課程。要把黨章作為學員學習的第一課,加強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引導學員強化黨的意識和紀律規矩意識。
創新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方式。著力在“訓”字上下功夫,弘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強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注重回答學員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倡導和運用研討式、案例式、體驗式、情景模擬式等教學方法,組織開展領導工作經驗交流、學員論壇、黨性分析、庭審觀摩、現場教學、異地教學等教學活動,重視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強化現場感、體驗度和鮮活性,堅持先進典型示范教育與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結合、黨性分析與組織生活相結合,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發揮湖北紅色資源優勢,加強教學基地建設,規范基地管理。制定全省黨校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教學大綱,組織編寫基礎理論課程、公共課程統編教材。實行教案審核、集體備課、課前試講、教學分析、教學研討等制度,加強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考核。根據不同班次特點分層分類建立學習考核制度,激發學員學習內生動力。
按照嚴實要求加強學員組織管理。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落實到學員組織管理的各個環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六條意見,嚴肅查處自由散漫、請客送禮、經營人脈等不正之風。對到黨校學習培訓的干部,無論什么身份、什么職務,都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引導學員嚴格遵守學習培訓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自覺維護教學秩序。健全完善黨校培訓與干部管理部門溝通協調反饋機制,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遵守規矩紀律情況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將干部學習態度、學習成果作為學風評價的重要內容,打造學員管理升級版。
加快黨校新型智庫建設。推進教研咨一體化,實現教學出題目,科研咨詢做文章,成果進課堂、進決策。建立和完善符合黨校智庫運行特點的經費管理使用機制。發揮黨校學員優勢,創新學員參與決策咨詢機制。建立全省黨校系統、高校、社科研究機構、機關、企業智庫建設協作機制,提高決策咨詢服務水平。研究制定湖北新型黨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省委黨校大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智庫、黨建智庫和長江智庫建設,以此引領全省黨校系統智庫建設和發展。
建立健全科研咨詢考核激勵機制。健全完善黨校系統科研咨詢考核激勵機制,改革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探索實行充分體現復雜勞動和人才創新價值的經費使用管理辦法。提高科研團隊在項目經費中的科研勞務收入比例。進一步規范考核評價,鼓勵黨校教師圍繞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開展深度研究,完善課題立項、職稱評定、成果獎勵等方面制度規范。
推進市、縣黨校辦學體制改革。因地制宜推進市、縣黨校辦學體制改革。繼續探索完善市縣聯合黨校、城區聯合黨校、市級黨校分校等辦學體制。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加強監管的原則,大力推進部門、行業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優化整合,強化黨校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
不斷創新業務指導工作。統籌全省黨校教育培訓資源,建立健全名師名課庫、精品課題庫、培訓基地庫等,強化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合作,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制定全省黨校系統干部培訓班次及其培訓目標指導性意見、各類培訓班次課程設置建議清單,提高黨校系統培訓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整體質量。探索市級黨校對縣級黨校教學、科研、師資“三統籌”。鼓勵武漢、宜昌、襄陽等地黨校整合武漢城市圈、三峽城市群、襄十隨城市群等區域性黨校資源,加強區域內外互聯互通、優勢互補。
嚴格落實班次設置和學制規范。培訓類班次,省委黨校一般不少于3個月,市級黨校一般不少于2個月,縣級黨校一般不少于1個月;進修類班次,省委黨校一般不少于2個月,市縣黨校一般不少于1個月;專題研討類班次,一般不少于5天。在一個任期內,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由省委黨校、市級黨校集中輪訓一次。提倡具備條件的市(州)委黨校舉辦縣級黨校師資培訓班,學制一般不少于1個月。
堅持黨委辦黨校管黨校建黨校。各級黨委是辦黨校管黨校建黨校的主體,要把辦好管好建好黨校作為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黨委書記要切實擔負起辦、管、建黨校“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兼任黨校校長的黨委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職盡責,做到時間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
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制度。健全完善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實現“干部教、教干部”。省、市、縣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級黨校講一次課。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根據需要不定期到同級黨校講課。每年領導干部講課總課時,占省、市、縣級黨校主體班次總課時的比例分別不低于20%、30%、40%。各級黨委要把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作為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作出制度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