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辰,鄒偉國,呂永鵬,陳 嫣,莫祖瀾
(1.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2.上海城市排水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092)
上海市海綿城市試點規劃及適用技術研究
張辰1,2,鄒偉國1,2,呂永鵬1,2,陳嫣1,2,莫祖瀾1,2
(1.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2.上海城市排水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092)
作為2016年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上海市在試點區域選擇上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聚焦上海排水標準偏低、初期雨水污染、內澇防治嚴峻等問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臨港地區為試點區,將試點區域分成7類示范區,明確各分區重點示范內容和方向,并因地制宜科學選擇25項適用技術集成于15個項目包,全面示范“源頭削減、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技術路線,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海綿城市;技術方案;上海;臨港新城
上海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典型代表,河道是該地區重要的城市海綿體。上海全市河道有2.6萬條,為恢復河道海綿體的功能,“十五”以來,通過“蘇州河整治”、“骨干河道治理”、“城鄉萬河整治”、“潔水暢水活水”等行動,消除河道黑臭,改善水環境,恢復水生態。21世紀初,全市開展了透水鋪裝、綠色屋頂、淺層蓄滲、初雨污染截流調蓄等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出臺相關地方標準,并在世博園區、臨港地區等區域得到實踐[1-3]。上海成功入選2016年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得益于其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的長期積極探索。上海在試點申報和推進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可為其他類似城市提供參考。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陸域面積6 340 km2,常住人口2 420萬,建成區面積1 000 km2。2040年上海總體規劃定位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明確新增建設用地總量負增長,生態用地只增不減。上海具有“三高一低”的特點,即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積高和土壤入滲率低,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典型代表。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上海易受風、暴、潮、洪“四害”碰頭影響,防洪排澇壓力大,同時存在初雨徑流負荷高、自然調蓄能力弱和河道水體有黑臭風險等問題[4-7]。
根據國務院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財政部的相關要求,按照“規劃引領、分類指導、綠灰結合、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上海研究制訂了《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滬建管聯〔2015〕834號),在《上海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明確:2020年,海綿城市建設面積達到建成區面積20%以上,為240 km2;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目標。根據臨港地區降雨特征,結合試點區現狀建設情況、地下水位、土壤滲透性,以及臨港地區滾動開發的特點,確定試點區將實現“5年一遇降雨不積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總體目標,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河道水體達到水功能區劃目標。
2.1試點選擇
臨港地區是中國(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直接腹地,是舉全市之力重點打造的戰略區域,實施特殊政策、特殊機制,區域位置如圖1所示。試點區域面積79 km2,包括臨港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主城區,產業發展聚集的國際物流園區,典型老城區蘆潮港社區及臨港森林(一期),其中老城區及已建城區26 km2。
在試點區域選擇上,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聚焦上海防洪排澇嚴峻、初期雨水污染、自然調蓄不足等問題,堅持集中連片、新老結合、可復制、可推廣、可操作等原則,在老城區積水點改造、污染水體整治、已建城區海綿化建設等方面開展試點。同時,發揮臨港地區在高起點規劃基礎上,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建設管理優勢。

圖1 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位置圖
2.2分區規劃
根據臨港地區不同區域特點及定位,分為七類示范區,如圖2所示,各分區類型及重點示范內容見表1。一是湖泊水體生態保護凈化區,示范雨水資源利用、河湖生態化、湖泊保護;二是商務街區海綿工程建設區,示范高強度開發區域海綿化建設和雨水收集回用[6];三是生態廊道雨水滯蓄凈化區,示范城市綠地雨水凈化、河道生態治理和凈化;四是已建城區海綿改造區,示范已建城區海綿化改造和管網提標改造;五是新建城區海綿建設區,示范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等;六是圍墾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利用區,示范利用污泥開展鹽堿地土壤改良、移動森林建設等[7];七是老城區積水改造河道綜合治理區,示范老城區積水點改造、截污納管、河道綜合治理、產業園區海綿化改造等[8-10]。

圖2 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分區圖

表1 試點區各分區重點示范內容和方向
試點區全面示范“源頭削減、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技術路線,根據《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因地制宜,科學選擇25項適用技術集成于15個項目包,試點項目包位置如圖3所示。項目包的功能是復合的,項目包的主要示范技術見表2,對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的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顯示度及管控制度等相關指標充分落實。項目包內各項目類型包括海綿型公園與綠地、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內澇治理、管網建設、雨水收集利用、水泵整治與生態修復、污水廠提示和能力建設項目等九大類,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投資約80億元,將積極探索在水環境保障等項目中采用PPP模式,力爭實現試點區范圍內海綿化工程服務面積全覆蓋,確保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成效。

圖3 試點項目包位置圖
上海臨港地區作為未來之城,通過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的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模式。上海作為濱江臨海的超大型城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不僅有利于提升上海這個全球城市的環境品質,也可為其他類似城市提供參考。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建議:
(1)在臨港地區試點和上海全市推進過程中,應進一步聚焦東部沿海地區“三高一低”的特點,因地制宜,避免“為海綿而海綿”、LID措施“打補丁”和過度工程化。

表2 試點項目包的技術集成表
(2)上海處于流域的末端,河道水質提升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對于臨港試點區來講,通過恢復水體的海綿體功能,保障和提升滴水湖水環境質量,是整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重中之重。
致謝:感謝上海市住建委、臨港管委會和上勘院等單位在數據收集和現場調研方面提供的幫助。
[1]新版規范局部修訂編制組.2014版《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局部修訂解讀[J].給水排水,2014,40(4):7-11.
[2]張辰.適當提高排水管網設計標準逐步建立城市內澇防治體系[J].給水排水,2013,39(12):1-3.
[3]呂永鵬,楊凱,車越,等.上海滴水湖集水區非點源污染物輸移通量的時空分布特征.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 1-12,38.
[4]謝映霞.從城市內澇災害頻發看排水規劃的發展趨勢[J].城市規劃,2013,37(2):45-50.
[5]車伍,趙楊,李俊奇,等.海綿城市建設指南解讀之基本概念與綜合目標[J].中國給水排水,31(8):1-5.
[6]LüY P Yang K Che Y etal.Cost-ef f ect i veness-based m ul t i-cri t eri a opt i m i zat i on f or sust ai nabl e rai nwat er ut i l i zat i on:A case st udy i n Shanghai[J].Urban W at er Journal,2013,10(2):127-143.
[7]呂永鵬,肖建軍,戴荻茜,等.濱海城市綠地土壤鹽分的暴雨沖刷效應與排水管理[J].中國給水排水,2013,29(15):159-162.
[8]Archet t i R,Bol ognesi A,Casadi o A,et al.Devel opm ent of f l ood probabi l i t y chart s f or urban drai nage net work i n coast al areas t hrough a si m pl i f i ed j oi nt assessm ent approach[J].H ydrol ogy and Eart h Syst em Sci ences,2011,(15):3115-3122.
[9]王磊磊,賀曉紅,呂永鵬,等.城市感潮河網應對內澇的水位控制可行性研究[J].給水排水,2015,41(1):26-29.
[10]莫祖瀾,呂永鵬,尹冠霖,等.澇水分流措施在雨水系統提標改造中的應用[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11(11):15-17,25.
TU992
B
1009-7716(2016)09-0001-03
2016-07-22
國家重大水專項(2013ZX07304002);上海市科委項目(16DZ1202100)
張辰(1964-),男,江蘇蘇州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主要從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研究和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