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飛,張 雪(.南京市浦口區公路管理站,江蘇 南京003;.南京寧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0000)
半柔性瀝青混合料在農村公路水泥路面改造中的應用
成相飛1,張 雪2
(1.南京市浦口區公路管理站,江蘇 南京210031;2.南京寧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農村公路水泥路面由于其施工水平相對落后,部分路面結構承載力較差,需對原有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補強。而以往加鋪下面層結構通常選用70號道路石油瀝青AC-20C混合料。現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且綜合考慮其結構補強和抵抗反射裂縫的能力,將半柔性材料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應用于加鋪下面層結構中,對其配合比設計、材料性能進行試驗分析,并進行試驗路的鋪筑及使用性能觀測,最后對其技術經濟性進行評價,以利于推廣應用。
半柔性瀝青混合料;農村公路;水泥路面
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改造是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戰略的一個先導性、基礎性的工程。江蘇省委省政府自2003年以來開展的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但是,隨著鎮村公交的開通,加上把城市的服務功能往農村延伸,原有的農村公路的標準就不適應了。因此,隨著新農村工作的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改造工程勢在必行。
為了提高農村公路的行車舒適性,對原有水泥路面進行“黑色化”加鋪改造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受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約束,以及我國綠色交通發展理念的秉承,如何選用經濟合理、性能優良且兼具綠色環保的加鋪層材料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依托浦口區農村公路水泥路面提檔升級改造工程,對半柔性材料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進行了系統的應用研究,為今后類似工程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1.1瀝青加鋪層厚度選擇
根據《關于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意見》(蘇政發[2013]27號)中路面結構標準:三級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厚度不低于8 cm,且保證水泥路面加鋪層的抗裂能力,提出農村公路水泥路面加鋪瀝青層厚度不小于10 cm的要求,依托工程選擇6 cm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下面層+4 cm成品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
1.2瀝青加鋪層結構
由于水泥路面加鋪對瀝青層的材料要求較高,需要瀝青層具有常規的抵抗泛油、擁包波浪、車轍、疲勞性能外,還需重視其抵抗水泥板反射裂縫的要求。
依托工程在水泥路面與瀝青加鋪面之間設置橡膠瀝青SAM I應力吸收層,瀝青加鋪下層選擇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瀝青加鋪上層采用橡膠瀝青混合料。關于橡膠瀝青類型,綜合考慮農村公路建設成本的節約和施工的便利,主要選擇成品橡膠瀝青應用于上面層結構中。
2.1原材料試驗
原材料試驗見表1~表5所列及圖1所示。

表1 水泥試驗結果表

表2 道路石油瀝青試驗結果表

表3 RAP料、新集料、水泥篩分通過方篩孔的百分率試驗結果表

表4 RAP料、新集料、水泥配合比組成表

表5 試驗級配通過方篩孔的百分率明細表

圖1 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級配曲線圖
2.2道路石油瀝青發泡性能試驗
采用維特根W LB 10型泡沫瀝青發生裝置進行基質瀝青的發泡特性試驗,在155℃、165℃及175℃三種溫度下,在不同添加水量下進行瀝青發泡特性試驗,測量其膨脹量及半衰期,試驗數據見表6所列。

表6 道路石油瀝青發泡特性試驗數據表
根據表6的試驗結果,最終對所選用道路石油瀝青確定發泡溫度165℃,發泡水量控制在2.5%,膨脹量20,半衰期10.1 s。在該條件下,瀝青的膨脹量達到20倍,半衰期為10.1 s,具有較好的發泡性能。
2.3擊實試驗
對設計混合料進行振動擊實試驗,水泥劑量為1.5%,試驗結果見表7所列與圖2所示。

表7 擊實試驗結果表

圖2 不同含水量下干密度曲線圖
2.4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根據設計要求,分別選用2.0%、2.5%、3.0%三個瀝青用量進行了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劈裂試驗(15℃)、馬歇爾穩定度試驗(40℃)及凍融劈裂強度比等試驗,水泥劑量統一采用為1.5%,試驗結果分別見表8~表10所列。

表8 劈裂試驗結果表

表9 浸水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結果表

表10 凍融劈裂試驗結果表
2.5配合比設計結論
根據所用的RAP、新集料、道路石油瀝青、水泥等原材料,進行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得到泡沫瀝青用量為2.5%,水泥劑量為1.5%,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強度性能良好。配合比設計結果可用于泡沫瀝青冷再生下面層的施工指導。配合比設計結果見表11所列。

表11 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表
3.1抗拉強度
采用15℃劈裂試驗和干、濕劈裂強度比驗證混合料的抗拉強度,試驗結果見表12所列。

表12 劈裂試驗結果表
3.2水穩定性
采用浸水馬歇爾穩定度和凍融劈裂試驗驗證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試驗結果見表13、表14所列。

表13 浸水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結果表

表14 凍融劈裂試驗結果表
從上述對泡沫瀝青混合料的性能試驗結果看,所設計的泡沫瀝青混合料各項性能均滿足技術要求。
半柔性混合料類型為泡沫瀝青AC-20C型,采用集中廠拌冷再生的方式施工。
4.1拌制
(1)采用專用拌合設備,為維特根KM A220型拌合站,該設備配備泡沫瀝青發生裝置及精確的計量裝置,基質瀝青的溫度要控制在165℃,并不定時檢測泡沫瀝青的性能,包括泡沫瀝青的膨脹比和半衰期。
(2)拌合設備的生產能力與攤鋪設備生產能力匹配。
(3)拌合時間以拌合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均勻一致,無結團成塊現象為度,拌合時間控制在50 s。
(4)每個工作班結束時,應打印出一個工作班材料用量和再生混合料拌和量的統計量,計算瀝青、水泥及添加新材料的用量,與設計值及容許值的波動相比較,評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以上要求時,宜對設定值適當調整。
4.2運輸
再生混合料采用大噸位的運料車運輸。配備15輛大噸位運輸車輛,運料車用苫布覆蓋,防止運輸材料時水分蒸發或遭雨淋。
4.3攤鋪
(1)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采用“走鋼絲”控制厚度與平整度,熨平板不需要加熱。
(2)攤鋪機要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中途不隨意變換速度或停頓,攤鋪速度控制在3 m/m i n,以防混合料離析。對局部位置由于攤鋪機收抖引起的塊狀離析現象,應及時安排工人鏟除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補撒。
(3)再生混合料的松鋪系數定為1.32,在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攤鋪層厚度及路拱、橫坡。
4.4碾壓
(1)再生混合料攤鋪后單層壓實厚度為6 cm。
(2)該項目壓實施工流程為:單鋼輪壓路機前靜后弱振壓實1遍、前后弱振1遍—雙鋼輪壓路機前后振動3~4遍—輪胎壓路機靜壓6~8遍收光。壓路機以緩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初壓速度為1.5~3 km/h,復壓和終壓速度宜為2~4 km/h。碾壓時,重疊1/3輪寬。
(3)嚴禁壓路機在剛完成碾壓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掉頭、急剎車及停放。
4.5工作縫
工作縫包括縱向工作縫和橫向縫,都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所有的接縫處都要往完全壓實的路段一側去除部分材料。縱向接縫至少去除20 cm,橫向接縫至少去除10 cm。
4.6養生及開放交通
(1)冷再生層在加鋪上層結構前必須進行養生,養生時間一般為2~5 d。
(2)養生方法:
a.在封閉交通的情況下養生時,可進行自然養生,一般無需采取措施。
b.在開放交通的條件下養生時,再生層在完成壓實至少1 d后方可開放交通,但應嚴格限制重型車輛通行,行車速度應控制在40 km/h以內,并嚴禁車輛在再生層上掉頭和急剎車。為避免車輪對表層的破壞,可在再生層上均勻噴灑慢裂乳化瀝青(稀釋至30%左右的有效含量),噴灑用量折合純瀝青后宜為0.05~0.2 kg/m2。
c.養生完成后,在鋪筑上層瀝青前噴灑粘層。
d.養生初期在遇到弱雨水作用時,可不進行覆蓋;在遇到較強的雨水作用時,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
4.7試驗路使用性能跟蹤觀測
試驗路通車1 a后,項目組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跟蹤觀測。根據現場徒步觀察,依托工程對舊水泥路面斷板、裂縫、板角破碎、板底脫空、接縫碎裂、填縫料損失等典型病害進行處治后,板塊表面灑布AR-SAM I后加鋪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和成品橡膠瀝青混合料,3.6 km范圍內左右幅各出現2條貫穿半幅寬度的裂縫,反射裂縫數量明顯減少,同時也未出現其他任何路面病害現象。從取芯檢測情況看,裂縫均位于相鄰板塊的橫向接縫處,分析原因是由于原水泥混凝土板塊處理不徹底而引起的反射裂縫,具體情況見圖3、圖4所示。

圖3 試驗路整體情況實景

圖4 板塊處治不徹底引起反射裂縫實景
課題組分別以試驗路實施的6 cm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與傳統6 cm 70號普通瀝青混合料AC-20C的施工造價進行對比分析,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單價為850元/m3,70號普通瀝青混合料AC-20C施工單價為1 100元/m3,造價節省約20%,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結合浦口區農村公路水泥路面提檔升級改造工程,將半柔性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應用于加鋪下面層結構中,對其配合比設計、材料性能進行試驗分析,并進行了試驗路的鋪筑及使用性能觀測,最后對其技術經濟性進行評價,得出半柔性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是一種性能優良、經濟合理且兼具綠色環保的加鋪層材料,可供類似項目參考。
在半柔性泡沫瀝青廠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應用過程中需重視以下幾點:
(1)后場需架設篩分設備對銑刨料進行合理分檔,建議將銑刨料分為0~10 m m和10~20 m m兩檔,并根據分檔后的銑刨料篩分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新集料的規格,以致合成級配滿足再生規范的要求。
(2)在泡沫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道路石油瀝青的發泡溫度和發泡用水量,得到性能優良的泡沫瀝青,并且合理控制拌合時間,以拌合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均勻一致,無團結成塊現象為度。
(3)在前場碾壓過程中,鑒于農村公路改造寬度有限,建議壓實設備配置為1臺20 t以上單鋼輪振動壓路機+1臺12 t以上雙鋼輪振動壓路機+1臺25 t以上膠輪壓路機,并按試驗路確定的碾壓工藝進行碾壓,以保證壓實度滿足要求。
(4)冷再生層在加鋪上層結構前必須進行養生,養生時間一般為2~5 d。但特殊情況需冬季施工時,養生時間應適當延長為7 d或更長,以便達到較好的成型效果。
TU528.42
B
1009-7716(2016)09-0111-05
2016-05-09
成相飛(1982-),男,江蘇南京人,工程師,從事道路與橋梁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