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生泰
河流有權擁有河水嗎
文/聞生泰

1996年4月的某一天,美國西部新墨西哥州的農場灌溉使著名的里奧格蘭德河的一部分完全枯竭,一萬多條北關銀色突頜魚在干枯的河床上垂死掙扎。這種魚是一種瀕危物種,現存數量本來就很少,這死亡的一萬多條北美銀色突頜魚一下子占了全部存量的40%。
可是,人們要拯救這些魚類并不容易,因為里奧格蘭德河的所有水資源都通過法律合同分配給了附近的農場、城市和其他用水部門,到了干旱的季節,這些部門用水量大增,河流原本不多的蓄水量很快就用盡了。這條河流的悲劇在于,農場灌溉有權用水,城市生存有權用水,輪到河流自身,卻沒有了用水的權利。
農場灌溉用水,是為了讓農作物有個好收成,從而滿足人類的衣食需要;城市用水,是為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也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而河流自身用水卻與人類關系不大,往往不在人類的考慮之列。于是,法律給了農場和城市用水權限,卻把河流的用水權給剝奪了。
我們把這種思維方式稱為人類中心主義,它以人類為中心,其他事物都是為人類服務的,因此其他事物不配擁有權利。但是人類中心主義使得人類對大自然進行無度索取,導致環境不斷惡化,這不得不令人反思:人類真的是世界的主宰嗎?
有人提出,動物和人一樣,它既有痛苦又有歡樂,動物應該和人一樣享有平等生存的權利。又有人提出,除了動物、生物以外,非生命物質也應該與人類享有同等的權利,比如河流要有水權,空氣要有含氧權,陽光要有不被污染權。
但也有人提出疑問,只有人類有生命意志,能表達自己的權利,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權利,而河流根本沒有生命意志,如何表達和維護自己的權利呢?其實,我們不必擔憂。幼兒雖有生命意志,但沒有能力表達和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可以讓監護人作為他的代理人去表達和維護幼兒的權利。法人是一個沒有生命意志的組織機構,但我們可以指定代理人即法人代表來表達和維護法人的權利。因此,河流雖然沒有生命意志,我們也可以指定代理人來維護它的權利,在現實中也出現了這樣的案例。
帕里拉鳥是美國的一種瀕危物種,1962年美國夏威夷州為狩獵運動引入大量羊群,導致帕里拉鳥賴以生存的樹木被破壞殆盡。許多環保團體以帕里拉鳥作為訴訟當事人,向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懷疑帕里拉鳥的當事人資格,聯邦地方法院根據《瀕臨物種法》承認了帕里拉鳥的法律資格。1990年,日本某公司計劃在一個島上修建高爾夫球場,這一行為將影響島上四種野生鳥類的生存。日本環保團體以這四種野生鳥類為原告,向鹿兒島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鹿兒島地方法院承認了鳥類的訴訟資格,并且做出了判決。上述案例都證明了非人類物種具有法律訴訟資格,因而承認了它們的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