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煉
上海地王、南京地王、深圳地王,上海離婚潮擠爆民政局!當你還在樓市的貪婪和恐懼中煎熬時,真正的中國富人早就揮一揮衣袖,去了一片新天地。
上月,興業銀行和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最新的研究報告《逆勢增長全球配置》(Growing Against the Trend with Global Asset Allocation)顯示,中國股市波動、樓市分化和利率下行,推升了多元資產配置要求,而人民幣貶值激發了更多高凈值人群向海外資產配置傾斜。
中國錢多,有錢人更多
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HNWIs,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每年正以加速度態勢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投資資產大于600萬人民幣的家庭將達到388萬戶,年平均增速預計可達13%。不僅如此,這群人的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將以15%的速度增長,明顯高于同期預設的6.5%的GDP增速。
這說明中國的個人財富未來會集中流向于高凈值人群,因此造成的貧富差距也會越來越大。亞太地區成為全球個人財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國的增長速度又是亞太地區的領頭羊。
不看好國內樓市
研報顯示,2015年高凈值客群增持房產的比例極低,這些高凈值客群近幾年對房產投資越來越缺乏興趣。
過去20年中,購買房產確實造就了一大批富裕人群。但如今房地產市場經過幾年的宏觀調控,已經告別了高增長的黃金年代。許多投資者也意識到房地產投資回報的不確定,并開始逐步調整房地產投資的配置比例。
波士頓咨詢表示,2004年,中國家庭資產配置中房產比例為62%,2012年下降至55%。此外,調研中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內在中國部分區域會出現房價下跌現象。
“有錢人”都在買啥?
長期以來,中國的投資者已經習慣了與經濟高速發展同步的高投資收益。波士頓咨詢稱,82%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得到6%及更高的年化收益率。但是,在低息和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各類產品收益率均大幅下降,市場缺乏優質投資機會。
于是,財富較多,投資渠道較豐富的高凈值人士開始尋求其他機會。波士頓咨詢對可投資產大于600萬和大于3000萬的人群調研發現,銀行理財、公募基金和股票是高凈值人群最青睞的投資產品。
調研還發現,資產規模大于3000萬的超高凈值人群,在PE/VC、股票、黃金、海外資產等高風險的產品上的投資比例明顯比資產規模600萬以上的人群要高。
骨子里的“買房情結”
由于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國內資產收益率下降,境外投資價值凸顯。雖然很多中國富人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但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個目標,依舊選擇的是房地產。
調研顯示,在目前有境外資產的私行客戶中,36%的人擁有海外房地產,遙遙領先于其他資產類別。參與調研的1074名高凈值客戶中有245人明確表示,未來一年內,會增持國外資產配置,房地產投資幾乎是所有人的首選。
因為對國外經濟、政治環境相對陌生,進行海外投資的高凈值人群普遍比國內更為保守。除了房地產外,固定收益類成為僅次于房地產的第二大投資產品。其次,海外股票、基金、保險等金融資產也受到高凈值客戶的廣泛青睞。
選擇配置海外資產
近兩年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不斷加強,選擇海外資產配置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高凈值人群。波士頓咨詢公司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的海外投資在可投資資產中所占的比例可能會從目前的4.8%增長近一倍,達到9.4%。
瑞士《新蘇黎世報》稱,以后人們慢慢看到,中國對大眾開放海外投資的資產門檻正在降低。不僅僅是超級富豪們、“高凈值個人”中的廣泛人群未來都將可以給自己的資產組合添上一抹國際色彩。
當你只看到眼前房價的茍且時,富人們已開始追逐海外市場的星辰大海。
鏈接:
中國人海外置業首選美國
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亞洲投資者跨國房地產投資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亞洲投資者跨國房地產投資總額達到270億美元。其中,中國投資者的海外房地產投資,占到總額的60%,高達161億美元(約合107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一倍;約52%的資本投向美國,約有55億美元資金流入紐約。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和羅森咨詢公司 (Rosen Consulting Group)的研究顯示,在2010-2015年間,不包括機構和信托在內,中國人在美國購買房產的支出高達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億元),其中,購買住宅的金額高達930億美元。這些資金流向最為集中的地區為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邁阿密以及拉斯維加斯,平均每套房產支出83.2萬美元,遠高于外國買家49.94萬美元的總體平均支出水平。
為什么中國買家青睞美國房地產?美國主要城市的房價中位數為21.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150萬元。以這樣的價格在美國買套房,對于生活在中國主要城市的買家來說,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價格本身也顯得“十分合理”。
除了美國,中國人最為青睞的海外置業國家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新西蘭、泰國、新加坡、葡萄牙、西班牙、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