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涉及外國投資的法規政策主要包括《外國投資及一個窗口政策法案》、《外國投資及技術轉讓法》、《工業法》、《涉外雇傭法》、《海關法》、《財政法》、《移民條例》等, 其中與投資最具直接關系的是前三項法案。《外國投資及技術轉讓法》于1992年11月制訂,先后于1996年1月和2000年8月兩次修訂;《工業法》于1992年11制訂,也先后于1997年8月和2000年8月兩次修訂。主要規定如下:
一、申報手續
1、向尼工業局外資處咨詢和提出申請;
2、向尼工業局注冊登記處遞交申請;
3、必要時同外商投資處的官員商討有關投資事宜;
4、批準后向工業局執照處申辦外資投資許可書;
5、在公司注冊辦公室登記注冊公司;
6、在工業局工業注冊處進行工業注冊;
7、在有關稅務辦公室辦理所得稅登記手續;
8、在商業銀行開立帳戶;
9、每季度向工業局執照處進行籌備進度報告;
10、企業投入生產時通知工業局執照處;
11、每季度向工業局計劃監控處遞交有關生產數據
二、申報材料
1、外商投資申請表;
2、投資項目計劃書2份;
3、環境影響分析/初期環境檢測報告2份;
4、協議書2份;
5、外方投資者的護照復印件或公司的有關證明(營業執照等);
6、外方投資者的簡歷或公司的簡介;
7、銀行出具的資信材料;
8、有關公司的授權書。
三、審批
尼成立了“一個窗口委員會”,統一辦理外商投資的有關事宜。所謂窗口政策,即為了有效地對外國投資或技術轉讓進行審批,協調各機構的職能,指定工業局為窗口服務的執行機構,并發揮工業促進理事會的作用。成立窗口委員會,向外國投資工業提供注冊、征地、水電等基礎設施服務,委員會由工業局局長負責,成員包括工業部、財政部、商業部主管官員。
外國投資促進理事會由工業部長主持,其職責在于與立法部門協調制定經濟政策,加速工業化進程;單一窗口委員會主要由工業局履行其職責,包括注冊、分類、協調等。按現有有關文件所述,金額在10億盧比以下的項目,只需報工業局審批,事實上幾乎所有項目都經過投資促進理事會審批。窗口委員會由工業局牽頭執行,下面由工業部聯秘、財政部聯秘、商業部聯秘和中央銀行總審計官等成員構成,統一提供注冊、征地、水、電等基礎設施服務。在收到外國投資項目申請30天內,工業局向申請者通知審批結果。收到批準書35天內,投資者需向工業局申請注冊。在接到注冊申請的21天內,工業局辦理注冊手續。有關工業所享受的優惠和服務設施,在批準書中有明確說明。
另外主要有5個機構可以為投資企業提供有關服務:國家生產力及經濟發展中心,該中心進行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提供管理咨詢及培訓;尼泊爾工業發展公司向工業企業提供信貸,為工業企業的銀行信貸提供擔保,同時自行投資;尼泊爾股票交易有限公司參與社會認購企業股份,起到聚集資金,擴大企業經營的作用;該公司的資本市場公司(CAPITAL MARKET LTD.)提供金融方面的咨詢服務,發展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貿易促進中心進行產品研究,市場調研及開發,以促進產品出口。
四、對外商投資形式的規定
允許外商以下列形式投資:外幣、股份收入、技術使用權、專業權、專利、商標、商譽、咨詢、管理、銷售服務等。除表明不允許外商投資的領域,投資其他工業均需申請獲準。在大、中型工業中,外國投資份額可為100%,小工業和手工業允許技術轉讓(固定資產在2000萬盧比以下)。
五、外商投資領域規定
A、國家優先照顧的企業
1、以農林業為基礎的工業企業;
2、生產農業、工業用設備的工程工業企業;
3、制造節省燃料或控制污染的設備的工業企業;
4、固體廢物處理企業;
5、修筑和營運公路、橋梁、隧道、索道、立交橋的企業和制造和運營有軌、無軌電車的企業;
6、醫院和小型私人醫院(在加德滿都谷地以外);
7、生產尼醫(即中醫)、順勢療法和其它傳統醫藥的企業,生產拐杖、安全帶、輪椅、擔架、手杖等的產品用于援助殘障人士的企業;
8、儲藏水果和蔬菜的冷藏企業。
B、需經特別許可的投資領域
1、生產包括武器、軍火和火藥等爆炸性產品的企業和從事證券印刷、鈔票和硬幣制造的企業
2、從事煙草、雪茄或類似將煙草作為原料的企業和酒或啤酒生產企業
C、不允許外資涉及的領域(小工業和手工業中允許技術轉讓)
第一部分
(1)家庭手工業 ;(2)個體服務業(理發、美容、剪裁、駕駛培訓等) ;(3)武器軍火 ;(4)彈藥及火藥 ;(5)放射性物質工業 ;(6)不動產(不包括建筑業) ;(7)電影工業(尼泊爾語) ;(8)證券印刷 ;(9)銀行鈔票和硬幣制造
第二部分
(1) 零售業務 ;(2)旅行社 ;(3)遠足徒步旅行 ;(4)漂流 ;(5)騎馬旅行 ;(6)騎馬 ;(7)卷煙、酒(出口90%以上者除外) ;(8)國內信使服務 ;(9)原子能源 ;(10)旅行食宿 ;(11)家禽 ;(12)魚場 ;(13)養蜂業 ;(14)咨詢服務(管理、財務、工程及法律服務等)
六、稅收政策
1、避免雙重征稅(先后和尼泊爾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國家有印度、挪威、泰國、奧地利、巴基斯坦和中國。)
2、出口退稅:出口型企業進口原料、輔料以及中間產品,在關稅、貨物稅、銷售稅上給予退稅,在收到申請60天內辦理。如在尼境內以外幣銷售商品,亦享受此待遇。
3、出口型企業待遇:出口90%以上的企業,享受在出口加工區內工業的同等待遇。
4、在出口加工區內創辦工業,其設備、原料及最終產品不征稅。
5、外國貸款利息、特許權、技術管理費按15%征稅,出口收入不征所得稅。
七、利潤匯出
以可兌換貨幣投資的外國投資者,可從尼泊爾匯出以下款項:
1、變賣部分或全部股份投資收入金額;
2、紅利或津貼收入;
3、外國貸款的本息收入;
4、技術轉讓收入;
5、外國專家薪水、收入的75%。
八、優惠政策
1、香煙、煙草、白酒、啤酒以外的工業,不會被課以高于20%的工業收入所得稅;
2、香煙、煙草、雪茄、酒、鋸廠和兒茶以外的工業,如使用80%以上當地原材料,并全部雇傭尼泊爾人,可從其應繳所得稅中扣除10%;
3、國家優先工業諸如建筑、公路運營、公共汽車有權享受10年內返回所得稅的50%。同樣,其他特殊國家優先工業如農林業工業、節約能源或環保工業及固體廢物加工業等,自營運起享受7年的退稅待遇;
4、煙、酒以外的工業,如設立在邊遠、不發達和欠發達地區,自運營起10年內將分別退其所得稅的30%、25%和20%,消費稅的35%、25%和15%;
5、在現行所得稅法基礎上,允許外資企業增加三分之一折舊;
6、運營中的企業通過再投資增加產品,或擴大生產規模達25%以上,或更新技術者,對其應征所得稅部分折扣40%;
7、企業為控制污染或將對環境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而進行的投資,對應征所得稅部分折扣到50%;
8、運營前在提高技術和技術培訓上的費用可以視同投資;
9、允許從總利潤中折扣10%作為用于技術提高和產品開發的費用;
10、對分紅不征所得稅;
11、企業對任何學校、大學、醫院、宗教場所和社會活動贈款,如達到其總收入額的5%,所得稅也作相應比例折扣;
12、廣告或促銷活動費用達總收入的5%,征所得稅時給予折扣;
13、企業如雇傭600人以上的尼泊爾人,除享受其他待遇外,另外折扣所得稅的10%;
14、如企業生產出口產品使用當地原料、化工產品或包裝材料等,而對這部分產品業已征消費稅和增值稅,在出口并提出申請的60天內予以退稅;
15、出口所獲收入免所得稅;
16、對企業生產出口產品進口的原材料、輔料所征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和額外費用等,在其提出申請后的60天內根據出口數量予以退還;
17、如企業將產品銷售給出口促進區,將退還對其原料征收的關稅、成品增值稅和消費稅;
18、如企業以任何外幣在尼泊爾境內銷售其產品,其生產該出口產品進口的原材料、輔料所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和額外費用等,在其出口后并提出申請的60天內根據出口數量予以退還;
19、對企業生產出口產品所需的中間產品征收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和額外費用,及對生產中間產品征收的增值稅、消費稅,在企業出口后的60天內予以退稅;
20、對出口促進企業使用的產品、機械、設備、工具、原材料不征收任何費用;
21、對企業自用發電不征收使用費;
22、對任何企業的原材料和產品不雙重征稅。
23、投資者外國貸款利息收入免所得稅;
24、外國投資者僅交納其技術、管理服務收入15%的所得稅。
九、簽證
外國投資者在進行投資考察時可以獲得為期6個月的非旅游簽證。如一次投資逾10萬美元,投資期間,投資者及其部屬可獲長期居留簽證。
十、保護
不對任何工業實行國有化。
十一、仲裁
有關爭議,投資者和相關部門不能內部解決,提請仲裁; 仲裁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現行條例在加德滿都進行。對于固定資產投資在5億盧比以上的投資企業的投資爭議可以按照外資協議中提及的條款解決。尼泊爾法律將適用于仲裁。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
館址:BALUWATAR KATHMANDU NEPAL。
電話:977-1-4411740(辦公室),4416485(政治處),4415383(文化處),4419053(簽證處)。
電傳:2545 COCE NP。
傳真:4414045。
網址:http://np.chineseembassy.org/eng/
經商處
地址:TRIPUESWOR, KATHMANDU, NEPAL。
信箱: P.O.BOX NO.4234。
電話:977-1-4418622/4418972。
電傳:2545 COCE NP。
網址:http://np.mofcom.gov.cn(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