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劉文好
摘 要:很多謬論隨著信以為真的人越來越多,變成所謂的“科學真相”。 但是科學有自己的基本原則,違背這些基本原則的,就不能躋身于科學之列,這些謬論就是所謂的 “偽科學”。 雖然“偽科學”最終被證明也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危害的,但是因為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并非有意造假或有意違規傳播這些謬論,這些“偽科學” 一般都得到較寬容的對待,或多或少地危害著人們的思想。通過在學校和社區演示和揭秘這些 “偽科學”,讓學生和大人們知道 “偽科學”是如何騙人的,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同時提高識騙、防騙的能力。
關鍵詞:偽科學;創新揭秘
說起“偽科學”,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種虛假的科學,其實它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所出現的另一種文化現象。它打著科學的名義,而又違背了科學的基本原則,欺騙危害著民眾,阻礙科學觀念的普及。偽科學是一種對社會有害的文化現象,必須加強對其的防治,對偽科學的防治要扼殺其產生的根源、截斷其傳播途徑、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本文所闡述的方式將從內因和外因的角度直觀的揭秘部分偽科學是如何騙人的,借此以達到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從而根除偽科學的目的。
1 揭秘的意義
1.1 分辨科學真偽,劃清科學界限
我們很難給“科學”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卻很容易給“偽科學”下準確的定義,那就是:“偽”在漢語里是假的意思。所謂偽科學,即為假的科學,不能真正的作為科學來檢驗。被說成是科學的非科學。并不是所有的非科學都是偽科學,如果它們不冒充科學的話,那么就不是偽科學。常見的偽科學形式包括:把神學、哲學當科學,例如玄學;把迷信當科學,例如卜卦、算命、風水、星相、人體特異功能、心靈感應及某些違背物理學原理和生物學原理的驚人主
科學是反應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以“求真”為目的的探究活動。偽科學是無視客觀規律的胡編濫造,是故意的、有預謀的主觀作假。它打著科學的旗號、違背了科學活動的基本規范與程序,通過偽造或篡改實驗數據制造科學假象,誘導社會和公眾將其誤認為是科學,以謀取不當利益的欺騙行為。
1.2 偽科學泛濫的原因
有利可圖是促使偽科學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偽科學獲利后又會激勵其更加大肆的行騙以獲取更多的利益。一般偽科學的利益的表現形式主要有騙取金錢和名譽等等。我國國民的科學素養不高,加上傳媒宣傳活動的不健全,大眾對偽科學產生了迷惑性,這種迷惑性導致人們看不清它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這為它的泛濫提供了便利。偽科學的制造方法就是在胡編濫造中夾雜一些科學的理論,將科學理論與偽科學理論混雜在一起。由于偽科學還存在滿足了人們的某些心理需求,更刺激了偽科學的發展散播,在人們愿望無法滿足時,更多的人往往會求助于偽科學。
1.3 科學與偽科學的表現形式
科學探索和其他科學生活動的最終成果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生經得起檢驗的科學成果。只要有同等條件,這成果必能重復的產生;只要在有效的范圍里,相關的科學成果必能百分之百的使用。二是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現代文明社會里,衣食住行哪一樣不是科學的結晶、科學的恩惠呢?當今時代盡管科學已有很大發展,但還有許多的謎沒有破解,這不是科學無能,也不是科學的局限,而正是說明了科學發展的還很不夠。科學的空白只能由科學自己來開拓、來填充,他不會成為偽科學存在的理由。偽科學的結果必然十分可悲,亦可恨。可悲的是偽科學終將破產,因為他們是假的,無論如何偽裝、隱蔽,也終究會被科學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終究會被破產;可恨的是偽科學會給社會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愚弄人民,搞亂人們的思想,給國家和個人財產造成損失,使個人身心受到損害,甚至釀出命案。可見偽科學的危害有多么的大。
1.4 學校社區創新揭秘,提高民眾科學素養
大部分居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與偽科學相關的事情,然而卻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去質疑。具了解,主要原因是一些居民對科學分辨不清。學校和社區作為一個人員聚集地,為我們的創新揭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更有啟示意義。例如,我們以“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為主題在學校和社區進行反封建迷信宣傳,通過和大眾演練一遍街頭算命的過程,在群眾還在驚訝于如此神奇之時,揭秘出剛才算命的原理,同時宣揚無神論和正能量。通過道具的準備,以魔術表演的形式展示“水變消失了”、“白紙變鈔票”、“神功復原傷口”、“水變汽油”“手指消失、復原”、“讀心術”、“神奇的風水羅盤”等等封建迷信,讓大眾直觀的了解這些封建迷信是怎么騙人的。在進行表演宣傳的過程中,不僅做到了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還對大眾進行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普及。堅持捍衛科學尊嚴、弘揚科學精神,用科學思想、科學觀念去引導人們與迷信決裂,根除存在人們頭腦中的愚昧迷信思想,揭穿并抨擊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比如,通過半小時的“大師驅鬼”演示,宣傳唯物論,宣傳無神論,引導大眾樹立科學文明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迷信的本質、內幕和危害。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生產方式,用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同愚昧、迷信、落后等丑惡現象作深入持久的斗爭。
在社區開展偽科學揭秘的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偽科學。用直觀的表演和科學道理抨擊迷信和愚昧,與偽科學作斗爭,同時傳播科學知識,這就是本文所闡述的反“偽科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薛風平.淺論偽科學[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
[2]王寧,鄒曉麗,王海菜.偽科學的來源和學者的辨偽使命[J].學術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