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強
實現共享發展離不開好的社會治理。社會治理的最高境界是“善治”,即不僅要有好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善規”,還要有落實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善行”。
創新社會治理,政府不能唱獨角戲,需要全民參與唱響大合唱。要解決好社會治理治什么、誰來治、怎么治三個重要問題。解決這三個問題,關鍵是要抓住“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這個牛鼻子,推動社會體制改革,改進社會治理方式,促進社會治理精細化。要從“官本位”“政府本位”轉向“社會本位”,邁向“小政府、大社會”。“小政府”不等于“弱政府”,政府應該是規則的制定者,放管結合,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多元化的需求。同時,發揮社會組織的力量,重點是發揮好工青婦等群眾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的協同作用,形成黨委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互補、互動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網絡。
要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要堅持多管齊下,充分發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村規民約、現代技術手段等的約束治理作用,注重輿論引導、心理疏導,重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教化作用。推進平安建設,唱好“三臺戲”,促進社會安定、應急管理、國家安全三大建設;協調好“三大關系”,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維穩與維權、法治與德治的關系。通過一系列措施,使社會治理實現“三新”:建立以社會廣泛參與為導向的社會治理新理念,創造穩定與活力之間的新平衡,構建政府與社會合作共治的新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