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堂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及其對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冠心病患者70例參與研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治療,觀察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治療,比較兩組療效以及內皮功能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14%,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7.14%;觀察組治療后NO(一氧化氮)、NOS(氮氣加速指標)、SOD(肝蛋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ET(射血時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內皮功能,穩定患者病情,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中西醫治療;療效;內皮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5.0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atients and its effects on endothelial function.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August2013~August2015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articipate in the study,the average random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mparing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and changes in endothelial function.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7.14%,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77.14%;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NO, NOS and SOD indicato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ET index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FAD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stable patients,promote patients recover,worth clinical popularizing widely.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Endothelial function
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臟病,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阻塞了血管腔,使得心肌發生缺血缺氧癥狀[1]。冠心病在臨床的發病率非常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明顯影響,近些年,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選擇有效方式對患者進行及時治療對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主要分析冠心病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及其對內皮功能的影響,現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冠心病患者70例參與研究,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癥狀都比較典型,患者的負荷試驗以及心電圖都會發生缺血性ST變化;所有患者均排除重度心律失常、重度心衰以及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將其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53.7±4.3)歲,平均病程(9.4±1.3)年;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54.1±4.6)歲,平均病程(9.5±1.4)年。比較兩組各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的方法進行治療:首先要囑咐患者戒除煙酒,保持充分休息,囑咐患者低脂飲食,對生活節奏進行適當調整。給予患者口服5~20 mg硝酸異山梨酯片,3次/d;給予患者口服10 mg普萘洛爾,3次/d;給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服用75~150 mg/d,分成兩次口服。如果患者出現心絞痛的現象,則需給予其口服硝酸甘油。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醫治療,實行辨證施治:如果患者屬于心脈痹阻型,則需要采用血府逐瘀湯進行治療,具體藥方為:桔梗3 g,枳殼6 g,牛膝10 g,柴胡6 g,紅花6 g,桃仁6 g,當歸15 g,赤芍15 g,川芎12 g,生地15 g;如果患者屬于氣滯痰瘀型,則需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進行治療,具體藥方為:桔梗6 g,丹參5 g,膽南腥6 g,枳殼12 g,半夏15 g,薤白15 g,瓜蔞30 g;如果患者屬于陽虛寒凝型,則需采用瓜蔞薤白桂枝湯進行治療,具體藥方為:白術15g,茯苓15 g,附子6 g,枳殼6 g,黃芪15 g,五味子6 g,干姜6 g,桂枝15 g,薤白15 g,瓜蔞20 g;如果患者屬于氣虛血瘀型,則需要采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具體藥方為:丹參30 g,生地10 g,地龍12 g,甘草6 g,黨參15 g,紅花6 g,桃仁6 g,赤芍12 g,當歸15 g,黃芪30 g;如果患者屬于心腎兩虛型,則需要采用保元湯進行治療,具體藥方為:赤芍10 g,麥冬15 g,酸棗仁12 g,茯苓15 g,山萸肉15 g,山藥12 g,丹參15 g,甘草6 g,黃芪15 g,熟地15 g,黨參15 g。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心絞痛次數減少70%以上,相對于治療前心電圖有明顯的改善;好轉:經過治療后,患者心絞痛次數減少50%以上,相對于治療前心電圖有所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心絞痛次數減少50%以下,相對于治療前心電圖沒有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內皮功能,主要包括肱動脈內徑、含服硝酸甘油以及FMD情況,另外比較兩組治療前后NO、NOS、ET、SOD指標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患者和好轉患者均多于對照組,無效患者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內皮功能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后肱動脈內徑以及含服硝酸甘油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AD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由于冠狀動脈中的血流量減少,心肌出現缺氧以及缺血而造成的一種心臟病。在冠心病整個病理過程中,貫穿著血管內皮功能受損,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多種物質都會影響冠心病的發生以及發展,如果由于多種因素影響使得血管內皮發生功能障礙,會導致機體血管收縮,增加外周阻力,增加血壓,使冠心病的進展速度更快,因此臨床治療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患者內皮功能[3]。現階段,臨床上主要采用β受體阻滯劑、降血脂藥物以及擴張血管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療效并不是特別顯著。研究顯示,采用中醫辨證施治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獲得顯著的療效。我國中醫經冠心病歸為“胸痹”的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的病位于心,并且和腎、脾以及肝具有密切相關性[4]。采用中醫辨證的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方中所用的膽南星、薤白、瓜蔞、半夏具有化痰開胸的功效;地龍、紅花、桃仁、赤芍、丹參化瘀活血;山藥、山萸肉、生地、麥冬等具有補腎滋陰的效果;當歸、黨參、黃芪等具有養血益氣的功效[5]。以上所有藥物合用能夠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患者能夠顯著提高療效,提升內皮功能,減少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隋振宇,李佐靜,常立娟,等.典型相關分析在500例冠心病患者單純西醫治療和中西醫綜合治療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4):401-403.
[2] 張立欣,高海明,嵇 誠,等.中西醫聯合治療1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6):219.
[3] 都傳林.中西醫結合心竭寧方治療冠心病慢性心衰臨床價值研究[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6):5.
[4] 符顯昭,喻 嶸,成細華,等.基于穩定斑塊思路的糖尿病冠心病中西醫防治策略[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0):1257-1258.
[5] 梁小華.冠心病支架術后并發抑郁癥患者抗焦慮治療的中西醫療效對照研究[J].河北醫藥,2015,37(5):696-698.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