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云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瑞替普酶治療,觀察組采用尿激酶治療,分析兩組患者的用藥安全性以及療效。結果 尿激酶能夠再次使用的概率僅為64.29%,瑞替普酶可以再次使用的效率為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瑞替普酶在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療效顯著,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瑞替普酶;尿激酶;心肌梗死;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5.0.02
臨床治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具有起病急、發展迅速、致殘率與病死率高特點[1],目前臨床對于該病患者一般選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與溶栓治療,雖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具有較高療效,降低患者出血率和再梗死率,但因其所需條件較高,且醫療費用昂貴,因此導致部分醫院難以滿足,同時患者因經濟條件等因素而無法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臨床上常見多發的心血管疾病,該病起病迅急,致死率高,不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以及預后,還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納入標準:(1)患者胸痛的時間>30 min,同時患者使用硝酸甘油不能有效地緩解癥狀;(2)心電圖示必須保持在2個或者2個以上相鄰導聯ST段抬高(胸導聯≥0.2 mv,肢導聯≥0.1 mv);(3)患者發病的時間應低于12 h;(4)要求對于溶栓沒有禁忌的患者;(5)接受測試的患者年齡必須低于7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凝血系列、心肌損傷標志物,還有心電圖等一系列的檢查);進行常規的吸氧治療,臥床休息,連續監測血壓、心臟節律、心電圖以及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同時患者需要口服首次劑量阿司匹林300 mg加氯吡格雷300 mg。在經過一天藥物的服用后,用藥的劑量需要調整為100 mg和75 mg;治療期間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合理的硝酸酯類或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以及鎮痛藥物等。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4000 iu,30 min后,緩慢靜脈注射瑞替普酶(或間隔30 min后重復靜脈注射18 mg)18 mg,完成給定的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 iu,每12 h注射1次,連續注射7天。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尿激酶100~150萬單位,靜脈滴注,30 min內滴完。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 iu,每12 h注射1次,連續注射7天。
1.3 評價指標
溶栓再通成功的指征:(1)開始給藥4 h內缺血性胸痛緩解;(2)開始給藥4 h內升高ST段回落,ST段升高明顯導聯下降>50%;(3)開始給藥4 h內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4)CK及CK-MB峰值前移8 h(或14 h)。注:二項可以再通,單獨(1)+(3)不能成立。
2 結 果
2.1 臨床再通情況評定
研究組患者溶栓治療后的再通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臨床并發癥評定
研究組患者溶栓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臨床ST段回落情況評定
研究組患者溶栓治療后的ST段回落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現就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基礎上,導致急性血栓形成,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2-3],持久和嚴重的心肌缺血和缺氧引起的急性心肌部分壞死。這非常容易導致相關的死亡發生,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殘疾。紅色血栓它對溶栓藥物的作用特別敏感是一種纖維藥物產生的作用物。而我們所說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表現為胸痛、急性循環功能不全及反映心肌損傷、心肌缺血、壞死等一系列心電圖都會發生改變。溶栓療法通過將血栓溶解在動脈內使血管再通,部分或完全恢復組織器官的血流灌注。溶栓藥物可減少心肌壞死,同時降低冠狀動脈血栓的形成時間,恢復冠狀動脈再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靜脈溶栓,也是治療效果比較突出的一種方法。溶栓治療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率,恢復血流,可縮小心肌梗死面積,減少死亡。越早使冠狀動脈再通,患者獲益越大?!皶r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目前溶栓類藥物很多,然而溶栓治療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不同的藥物在溶栓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其作用機制不盡相同。尿激酶就是經常用到的溶栓藥,它屬于非原則性溶栓藥物,既能溶解血栓部位的纖維蛋白,也能影響全身的纖溶系統,易引起出血、過敏等毒副作用。然而,還有一種藥物,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瑞替普酶),能選擇性地作用于血栓部位,激活纖溶酶原,溶解血栓。而對全身纖溶系統作用甚微,故不宜引起出血。其優點在于溶栓作用強,作用快,出血并發癥少,療效高。
參考文獻
[1] 宋毓青,陳 威,胡宏宇,等.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1049-1050.
[2] 李玉蘭,黃海燕.超早期SETMI溶栓后即刻介人治療主要臨床終點事件評價[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0):1555-1556.
[3] 葛均波,徐永健,主編.內科學(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第8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03.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