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_李哲 編輯_胡是飛 攝影_董德 設計_孫星
大數據透視留學三大基本問題
特約撰稿人_李哲 編輯_胡是飛 攝影_董德 設計_孫星
中國唯一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機構—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近日發(fā)布了近幾年來留學回國人員學歷學位認證的相關數據,對分析出國留學、歸國就業(yè)問題等均有極強的參考意義。

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展位前人頭攢動。
近日,由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下文簡稱:留服中心)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可)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在京發(fā)布。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介紹,該報告是我國在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可)領域的第一本專業(yè)出版物,經教育部批準,納入《中國教育報告·發(fā)展與質量》系列報告。
留服中心是中國唯一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機構,截至2014年年底,該中心已累計完成了67萬涉及110個國家的近百種文憑證書的認證評估。《報告》收錄了近幾年來留學回國人員學歷學位認證的相關數據,具有極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對分析出國留學、歸國就業(yè)問題等均有極強的參考意義。
《中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可)報告》通過對采集的大量精準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以大量統(tǒng)計表格的形式展現(xiàn)了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可)的變化趨勢,同時,通過所呈現(xiàn)的學歷學位種類、教育機構和項目等信息的集中展示,幫助大眾認識到國際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對于有留學打算的學生及其家長而言,留學大數據就像一塊一塊的拼圖,只有準確獲得每塊拼圖的信息量,按正確的邏輯解讀拼接,才能勾勒留學的大趨勢,從國際教育的大版圖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留學落腳點。
首先來看一下拼圖的大盤子:數據來源的基本構成。《報告》的數據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數據。分析數據包括2008—2014年采集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數據,共計469870條。
港澳臺學歷學位認證數據。分析數據包括2009—2014年采集的港澳臺學歷學位認證數據,共計33925條。
中外合作辦學學歷學位認證數據。分析數據包括2013—2014年采集的數據,共計13332條。
數據顯示,2008—2014年,留服中心共評估國外學歷學位近47萬人次,7年來認證申請人數大幅增長,從2008年的35310份,提高到2014年的99163份,年均增長率為18.78%。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申請認證的絕對數量高速增長,但選擇認證的海歸人數比例呈下降趨勢,而且下降比例很高:從2008年的50.92%下降到2014年的21.56%。
分析申請認證人數比例下降的原因,或許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留學鍍金的觀念開始減弱,為學習、為體驗而非為一紙文憑的理念開始在留學生群體中盛行,其學歷學位的認證意識減 弱;
(2)成功企業(yè)家后代的留學比例較高,而這些留學生回國后往往有更多門路獲得好的職位,或者直接進入父輩的公司參與經營管理,或者通過父輩的人脈資源在別的企業(yè)某得職位,而無需通過人力資源市場的篩選,因而對學歷認證的需求下降;
(3)“學渣”留學的現(xiàn)象還持續(xù)存在,學習功底較為薄弱的學生到國外留學,有的并不能很好適應國外的學習環(huán)境,而無法在規(guī)定留學時間內取得學位,導致回國后無學歷學位可認證;
(4)留學生回國后對學歷學位認證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不了解認證的必要性、流程、機構等信息,從而導致放棄認證或者延期認證。
另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申請國外學歷學位認證的人群中,女性人數多于男性,其男女比例大約為44∶56,而且男性比例有不斷下降的趨勢。2008年男性比例為47.55%,到2014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43.52%。這與中國留學生的性別比例有較大關系。之前有調查顯示,在自費出國留學生中,幾乎每個熱門留學國家的中國學生都是女生多于男生。尤其是英國,成為女生最為青睞的留學目的國。留美學生中,男生占49%,女生占51%;留英學生中,男生占37%,女生占比高達63%;另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都是女生占比多于男生。
但這一現(xiàn)象在學歷層次上出現(xiàn)了逆轉:在博士學位認證申請者中,男性占比高達63.99%,遠高于碩士(41.66%)和學士(45.75%)。
接著,讓我們通過分析研究報告數據,回答好每個準留學生、準留學生家長都會問到的三大留學基本問題:什么階段去留學、去哪個國家留學、留學學什么專業(yè)好。
什么階段去留學?
《報告》統(tǒng)計的7年大數據告訴我們,在博士、碩士、學士三個主要學位層次中,申請比例最高的是碩士學位,占總數的62.56%;其次是學士學位,占29.83%;最后是博士學位,占6.24%。2008—2014年,申請碩士、學士、博士學位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是18.91%、20.08%、13.86%。從增長趨勢看,選擇本科階段去留學的人數增速最快,留學低齡化趨勢明顯。
總體上看,雖然申請的總人數不斷增加,但是三種學位層次之間的比例相對穩(wěn)定。從這些數據來看,本科留學增長的速度較快,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仍以讀碩士為占絕對主流,讀博士的比例最低,當然,這與對最高層次教育需求的總量有直接關系,同時申請難度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2008—2014國外學位認證申請人群學位層次統(tǒng)計
去哪個國家留學?
在留服中心的認證系統(tǒng)記錄中,文憑證書的授予院校接近1萬所,分布于114個國家。在所有國家中,文憑授予數量排名前10位的是英國、澳大利亞、美國、韓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德國、加拿大和烏克蘭。從統(tǒng)計期間(7年內)提交的認證申請數據顯示,英國和美國的文憑證書授予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而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則在2013年開始出現(xiàn)下滑。也就是說,從留學目的國選擇的大趨勢看,留學生的選擇愈來愈集中,英美兩國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更大。
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最“扎眼”的當屬烏克蘭,一個看似冷門的留學目的國,卻擠進了文憑授予數量前10位。那么,烏克蘭的高等教育有何優(yōu)勢,靠什么吸引中國留學生前往呢?
翻閱一下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就會發(fā)現(xiàn),烏克蘭擁有享譽全球的一流大學,如基輔大學的世界排名遠在我國的頂級名校清華、北大之上。此外,烏克蘭留學的門檻相對較低,不少學校提供免試入學,沒有語言基礎的學生可以先接受預科教育。一位在烏克蘭求學的中國學生曾在受訪時表示,烏克蘭的學校寬進嚴出,沒有語言基礎就可以入學就讀預科,但門檻低并不意味著文憑含金量低,“寬進嚴出”的策略,使得更多學生能在學習期間真正學到東西,而不是浪蕩青春混個文憑。
從不同學歷層次看,授予博士學位的67個國家中,前三名分別是美國(28.04%)、日本(20.93%)、英國(11.13%);授予碩士學位的99個國家中,前三名分別是英國(37.05%)、澳大利亞(14.74%)、美國(14.32%);授予學士學位的92個國家中,前三名分別為韓國(17.14%)、英國(16.27%)、澳大利亞(13.01%)。
主流留學目的國的特點:
英國是所有申請中授予學歷學位數量最多的國家,其授予數量約占總申請量的28.9%。
澳大利亞授予學位的數量僅次于英國,排在第二位,占總量的13.38%,其中碩士學位的授予數量占比最高,占68.9%。
美國排名第三位,其學歷學位授予數量約占申請總量的12.7%。其博士學位的授予比例遠高于英國和澳大利亞,達13.83%。另外,近三年來,美國授予的學士學位數量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韓國的學歷學位授予數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從2008年的1593人,上升到2012年的8144人,但2014年出現(xiàn)了少量下滑,授予數量為7618人,其中學士學位占比最高,達62.31%。
日本的學歷學位授予數量與韓國類似,總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從總體上看,日本院校授予學位類型比例比較均衡,但其博士學位的比例遠高于總體平均水平。
德國近幾年來的學歷學位認證數量變化不大,學位類別比例也較為穩(wěn)定。其特點是以碩士學位為主,約占70.15%,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比例較為接近分別為16.06%、13.79%。在德國學位認證申請中,工學碩士人數最多,其次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碩士。
加拿大近幾年授予的學位類別和比例相對穩(wěn)定,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比例分別為6%、30%、64%,其博士學位的增長相對較快,年增長率為19.96%。
大家熱衷選什么專業(yè)?
《報告》顯示,在所有一級學科中,管理學學位認證申請人數最多占31.49%,其次是經濟學占24.53%,緊隨其后的是工學(17.72%)、文學(11.08%)、法學(5.28%)、理學(4.48%)和教育學(3.03%)。
不過,在不同學位層次中,學科分布就有了較大差別。博士學位申請者中,人數最多的是工學(36.13%),其次是理學(24.89%)、醫(yī)學(11.18%);碩士學位的申請者中,人數比例最高的是管理學(33.93%),其次是經濟學(24.03%)、工學(17.71%)、文學(10.30%);學士學位的申請者與碩士學位的申請者類似,占比最高的一級學科是管理學(31.11%),其次是經濟學(30.46%)、文學(13.93%)、工學(13.54%)。
我們再看下在各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哪個專業(yè)的占比最高。
管理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工商管理,與其他管理學二級學科相比,獲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占比57.03%,碩士學位占比80.72%,學士學位占比92.35%。
工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其他工學二級學科相比,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占比14.48%,碩士學位占比21.83%,學士學位占比29.64%。

國外學歷學位認證申請人專業(yè)分布
經濟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相比,獲得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占比71.79%,碩士學位占比79.47%,學士學位占比67.86%。
文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外國語言文學,與其他文學二級學科相比,獲得外國語文學博士學位占比53.57%,碩士學位占比35.03%,學士學位占比54.52%。
法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社會學,與其他法學二級學科相比,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占比25.71%,碩士學位占比36.05%,學士學位占比69.63%。
理學中最受歡迎的二級學科是數學,與其他理學二級學科相比,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占比11.68%,碩士學位占比47.94%,學士學位占比59.99%。
從國家層面講,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和融入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從微觀個體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國(境)外教育課程,并獲得了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學歷學位,選擇到國(境)外求學已經成為教育多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教育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已經有約351.84萬人選擇留學。僅2014年,就有45.98萬人赴國外學習。與教育項目多樣化選擇相關,國內外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也漸成常態(tài),合作辦學模式日益豐富并取得長足發(fā)展。
教育項目的多樣化選擇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接受了與國民教育體系不同的教育。由于不同國家所采用的教育質量標準不盡相同,學生獲得的教育文憑證書多樣而復雜,這些“國民教育體系外”學生取得的學歷、學位、證書該如何衡量、如何評定,成為了政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光關系人力資源市場中就業(yè)者實際價值的評定問題,也是一個國家教育主權的表現(xiàn)形式。作為體現(xiàn)教育成果及價值的體系,學歷資格認可具有主權國家內部官方認可、市場認可以及行業(yè)認可等多種不同層次和意義。
我國的學歷資格國際認可是伴隨著中國教育對外開放和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而產生和發(fā)展的。盡管從新中國建立伊始國家就開始選派優(yōu)秀人才出國留學,但由于之后的歷史曲折,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對外開放和成規(guī)模的出國留學,到改革開放以后才成為現(xiàn)實。
1983年,中國加入《亞太公約》標志著中國以開放而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地區(qū)和國際高等教育合作交流;1985年“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查”政策取消以后,自費留學在中國快速升溫;到21世紀初,《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先后頒布,各種形式的國外高等教育學歷資格持有者日益成為重要的社會群體。而這些人員在回國安置、升學、就業(yè)等過程中首先面臨的就是其所持有的國外學歷、學位、證書等文憑在國內的認可、認證問題。
1991—2000年,中國的國際學歷認可開啟了摸索、試驗和籌備階段。21世紀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正式同意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承擔國外學歷學位證書、中外合作辦學頒發(fā)國(境)外學位證書及港澳臺地區(qū)學歷學位證書的認證工作。由此,留服中心成為我國唯一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專業(yè)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