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

國家電影資金辦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5.67億元,較2015年創紀錄的18.5億元下降15.3%,出現近年來首次國慶檔電影票房負增長。另據統計,今年暑期檔總票房124億元,較之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國產片總票房約4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9億元縮水約32億元,下滑近四成。
業內專家表示,導致票房“滑鐵盧”的核心原因是國產電影缺乏深耕細作的“工匠精神”,今年制作精良的國產“現象級”大片極度缺乏。近年來,大量熱錢的進入也導致了電影市場的浮躁。
火熱的互聯網網絡銷售超低價票,讓電影行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與中國電影工業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大關系。但這種以低價換人流鎖定影院排場,帶來的是中國放映市場嚴重重合,高度同質化。由于電影消費對于35歲以上觀眾群開發乏力,主流觀影群偏于低齡,互聯網的進入加劇了電影市場“冷熱”檔期的分界,加劇了影院經營的同質化。事實上,這些被低票價吸引的人群還不是真正的電影消費群體,一旦票價回歸正常,他們離場是必然的。培養更多的觀影群,是一個綜合工程,票價只是其中之一。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電影所副教授李春表示,時下,電影市場最大弊端就是“同質化”——產品同質化、發行同質化、放映同質化。
盡管互聯網平臺優勢明顯,但依舊不能改變電影產業的規律——創意和內容為王,也不能改變電影行業的產業核心價值觀。觀眾進影院體驗的是一種文化內涵,電影本身創造的精神價值、文化價值是互聯網所不能創造的。

10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提出“對鋼鐵、煤炭、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產能,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舉措體現出國家想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有分析認為,停止新建傳統車廠會進一步促進有意發展汽車產業的資本進入新能源車和互聯網汽車的細分領域。而在《2015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告》媒體交流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曾預言:10年之后,中國銷售的增量新車中,將沒有內燃機作為動力的傳統汽車,取而代之的則是以純電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是大勢所趨,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十幾年前行業的增長率甚至達到50%,而去年只有4%,并且這4%還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支撐。
也有分析認為國家出臺這一限制措施并非代表傳統燃油車企失去發展機會。從產能上看,目前一些受到市場歡迎的車型依然產能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停止新建傳統車廠的信號意義可能會大于實際影響。
而從汽車行業競爭格局上來看,近來鮮見業外企業投資新建傳統汽車企業,一方面是由于燃油汽車行業發展成熟,競爭已經十分激烈,產能過剩凸顯;而另一方面,傳統燃油汽車在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均有較高的門檻,再加之傳統汽車行業講究規模和品牌效應,存量車企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品牌優勢,新進入者很難打破現有格局而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