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安(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
基于NGN網絡的關口局資源優化
魏慶安(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
由于油田NGN智能化改造,全網網絡結構發生了變化,同時關口局資源也發生了變化,無法滿足NGN智能化改造和擴容需求。通過研究關口局CC08交換機的資源情況、分析擴容需求、合理化調整中繼和信令分配資源,實現NO.7、NO.1、PRA信令和中繼分配合理規范,滿足NGN改造、集團電話交換局中繼割接、長途局中繼改造擴容的要求,最終達到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節約投資的目的。
關口局;中繼;信令;優化
大慶油田通信實施NGN網絡智能化改造工程后,油田通信網從單一業務向綜合化、智能化轉變邁出了一大步。在NGN網絡智能改造過程中,全網網絡結構發生了變化,作為油田通信重要出口的關口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關口局由單一模式轉變為關口長途合一局,同時將油田內部的集團電話局全部改接到關口局,對匯接局、端局的中繼改接到2個中繼/信令網關。經過網絡調整,關口局資源存在資源負荷不均衡的現象,還需要新增406個E1中繼、69條信令資源,現有的關口局已無法滿足NGN智能化改造和擴容需求。為了挖掘關口局的潛力,達到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及節約投資的目的,決定通過合理化調整關口局中繼和信令分配資源來滿足工程需求,為中區關口局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關口局改造分為2步,第1步改接公司內網中繼,在關口局上刪除匯接局、端局的中繼和信令,第2步需要新增中繼和信令,因此要分析減少的資源與現有空閑的資源之和是否滿足新增的資源需求。
1.1改接公司內網中繼后關口局資源情況
端局和匯接局中繼由關口局割接到中繼/信令網關后,對關口局CC08交換機內部的模塊資源進行調查,統計資源具體情況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中繼資源和信令資源分配不均勻,1和3號模塊沒有光口中繼資源,5~9模塊沒有電口中繼,7、8號模塊的信令資源很少。

表1 改接公司內網中繼后關口局資源情況
1.2關口局需要增加資源情況
根據關口局的中繼調整需求,對資源需求情況進行進一步分析,增加資源情況見表2。

表2 關口局新增中繼和信令情況
1.3關口局資源分析
通過表1和表2對比分析,關口局改接公司內網中繼后資源數量可以滿足新增中繼和信令的需求。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資源的分配不均,關口局交換機資源分配存在以下問題:
1)中繼和信令資源分配不均,資源過度集中,存在著安全隱患。
2)沒有PRA信令資源,無法滿足平行局中開通PRA需求。
3)7和8號模塊分別只有1塊CPC板,信令分配存在安全隱患。
如果不能科學的分配資源,將無法滿足關口局新增中繼和信令的需求。
通過對關口局資源現狀分析,有2套方案可以解決關口局改造需求。
2.1擴容中繼和信令資源
通過分析表1得知,1和7號模塊信令資源為0,并且沒有PRA信令資源,可以擴容CPC資源,滿足對PRA信令的需求。為了滿足新增中繼/信令網關的光口需求,還需要擴容STU板2塊。由于交換機模塊資源和HW線資源不能滿配置,還需要增加SPM機框和擴容新的SPM模塊。
2.2優化中繼和信令資源
結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關口局的中繼和信令資源可以滿足新增需求,只是中繼資源和信令資源分配不合理,導致某些模塊有中繼而無信令資源,有些有信令而無中繼資源。因此需要合理調整資源,達到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的目的。
2.3方案論證
方案1優點是對現網中繼影響小,改造速度快,缺點是投資大。方案2優點是資源利用率高、投資小,缺點是要對關口局中繼和信令調整力度大,影響面大,改造需要逐步進行。通過對比2個方案,分析優缺點,綜合考慮到投資要少并且工程時間較充裕,決定采用方案2。
進行關口局資源優化時遵循穩定的原則[1],就是要求同一局向中繼和信令分配要分配在交換機的不同模塊、機架、機框、電路板上,為設備長期穩定工作提供保障。
3.1優化步驟
該電路調整共涉及關口局的6個光口中繼以及10條電口中繼,5塊CPC信令板。調整關口局資源的方法如下:
1)增加LMCC1、LMCC2、LMCC3局向的安全性:調整LMCC1中繼分配在2塊光板和部分電口中繼板上,調整LMCC2和LMCC3中繼平均分配在2塊光板。
2)在1框和2框的每個接口框分配4塊E16板處理1號信令。
3)移動程宇局MSC、移動會戰局MSC、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龍鳳、乙烯進行合理調整,提高安全性和條理性。
4)將光板LIM1-15騰空,分配給中繼/信令網關。
5)將光板LIM2-7騰空,分配給中繼/信令網關。
6)將中繼/信令網關的中繼分配在4個光口,并且將每個光口分配不同模塊和機框,提高中繼的安全性。
7)在1、3、4模塊的產生3塊PRA信令的CPC板。
8)7、8模塊增加2塊CPC板,提高了安全性。
9)空閑1塊STU板作為備用板。
10)空閑2塊CPC板作為備用板。
3.2優化效果
本次優化共節省3塊STU板、2塊SPC板、10塊CPC板和1個資源機架,即為集團電話交換局開通PRA信令準備條件,又節省了約100多萬元設備投資,還加速了整體工程進度,使得油田NGN智能化改造順利實施。
通過對關口局的資源優化調整,使得關口局的中繼和信令資源分配趨于合理,并得到最大化利用,滿足了全網NGN智能化改造的需求,為中繼/信令網關、集團電話交換局和長途局順利割接創造了條件,提高了設備穩定性、安全性及全網接通率,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呂海燕.煙臺聯通關口局融合方案探討[J].山東通信技術,2011(1):32-35.
10.3969/j.issn.2095-1493.2016.07.001
2016-05-30
(編輯鞏亞清)
魏慶安,高級工程師,1998年畢業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系),從事交換網絡的維護工作,E-mail:weiqingan@126. com,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昆侖大街28號通信大樓B座,16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