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

為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互聯網+”戰略,促進河北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就“互聯網+體育產業”的融合進行深入研究。文章結合“互聯網+”的內涵,探討河北省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驅動力,然后就河北省“互聯網+體育”融合模式及保障措施進行深入的闡述和分析,促進河北省體育產業的新增長。
自從國家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構想后,拉開了我國互聯網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大戲。通過“互聯網+”這個重大戰略舉措,旨在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促進我國傳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并通過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而作為京津冀一體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河北,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還比較落后,與互聯網產業的融合還比較滯后,嚴重阻礙了河北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對此,本文以產業融合作為出發點,探索“互聯網+”背景下河北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模式,促進河北體育產業的新增長。
互聯網+”的內涵
“互聯網+”,是指以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中的擴散、應用與深度融合的過程,從而對社會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而探求“互聯網+”,就是將傳統產業數據化和在線化。在“互聯網+”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對“互聯網+”來講,并不是簡單的兩個行業簡單相加,而是必須根據互聯網實際水平和傳統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兩個行業中取長補短,實現全方位的融合。互聯網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自身優勢,如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同時在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營銷模式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并衍伸出如大數據、云計算等在內的新技術。這些優勢和創新應用到傳統行業中,將大大改變傳統行業的管理、營銷、研發等工作。
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驅動力
大眾體育的興起為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奠定了基礎。隨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京津冀地區帶來寶貴的遺產,充分點燃了河北人民參與健身的熱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十二五期間,全省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2000萬,同時在全省70%的社區,63%的行政村配備了體育鍛煉設施。同時,2015年7月,北京和河北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更是進一步的激發了河北人民鍛煉的積極性。由此看出,未來河北體育產業將迎來又一次的爆發期。
河北體育產業巨大的潛力亟待進行挖掘。河北體育產業的發展相對較晚,但經過改革開放的推動,也初具規模和實力。如在“十二五”期間,在體育產業產值方面,十二五期間總產出超過230億元人民幣,同時全省體彩發行實現飛速增長,共銷售288億元的成績,同比增長近2.5倍,凈增達到205億元。根據河北省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河北體育產業占第三產業總產值的3.9%,與2012年相比,高出1.9個百分點。同時河北省政府在2015年5月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必須達到2700萬人,產業規模達到3000元人民幣。由此可以看出,未來河北體育產業還發展面臨很大的機遇,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互聯網的發展為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提供可借鑒的模式。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逐步成熟,改變著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一些與體育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序也廣泛應用,如APP、微信公告號等。互聯網與零售、金融等行業的融合正在帶來顛覆性的革命。雖然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仍處于產業起步階段,但必定會在這股浪潮中不斷壯大,并改變河北體育產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模式平臺構建
結合上述的分析,提出將以體育健身為中心,以體育觀看、體育參與、體育社交、體育購買和體育數據追蹤為輔的新型生態圈模型,具體如下圖1。
圖1 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平臺
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其關鍵就是利用其傳播方便和快捷的特點,建立起不同人們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網絡效應。而要建立運動健身與購買、社交、數據追蹤、參與、觀看之間的紐帶,還是必須要開發“互聯網+體育產業”的載體,如借助樂瘋跑、樂視體育的經驗,開發體育APP軟件。通過此類APP資源,將河北省的相關體育資源全部整合到該平臺之中,構建體育產業交易、線上體驗、交流的平臺。而這些資源可以包括賽事活動、健身休閑、交友、購物、培訓、體育旅游等,并將移動支付等相關的服務引入。如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中,可以將體育場館、俱樂部、體育設施也覆蓋進入APP,讓廣大的河北市民通過APP即可實現對不同體育訓練場館的查詢、預定和支付等,同時搭建各類社會公用設施查詢的窗口,提供公眾服務平臺。而該APP載體也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在河北各個市、縣傳播。
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融合平臺保障措施。加強互聯網背景下的思維創新,增強服務意識。要保障上述平臺的良好運行,實現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首先應該打破傳統的體育產業發展思維。對“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來講,其本質就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將互聯網這個工具廣泛的應用到各個不同的行業之中,從而實現生產、服務的智能化,并為廣大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最終實現企業虛擬化經濟形態。因此,作為河北體育產業的經營者,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經營思維,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并將其應用到體育產業中的研發、管理、營銷中進行創新,實現新的生態體系。
創新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產業跨界合作成為其典型的特征。以電子商務為例,阿里巴巴通過入股新浪、樂視等體育企業,從而將互聯網的觸角伸向各個行業,加強阿里巴巴的影響力。而對于河北體育企業來講,更是應該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通過創新不同的合作模式,從而加快自身產業結構的轉型。而根據不同體育產業內部不同行業的區別,可以將體育產業的合作模式進行創新,并大致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互聯網+”體育商城模式。目前,“互聯網+”體育商城的模式通常是指商城中的“O2O”模式。所謂的“O2O”模式即是將傳統的線下的業務與互聯網結合,從而讓客戶在互聯網上即可完成交易。但是在實際的操作層面來講,通常是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的方式完成最終的成交。而O2O模式的應用,也主要集中于一些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因此,對于河北體育用品企業來講,大可以借助當前的移動互聯網,將自己的業務全部搬到網站,讓用戶通過實體商城對產品進行體驗,通過互聯網完成交易。
“互聯網+”體育傳媒合作模式。該合作模式的思想是結合互聯網思維,將傳統的體育媒體宣傳全部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成為主流的時代,人們大部分信息的獲取都是通過手機、筆記本等智能終端。因此,針對這一趨勢,樂視體育看到了未來移動互聯網的趨勢,整合相關的體育資源,將籃球、足球等各類體育比賽全部上傳到網上,用戶只需要通過下載一個手機APP的方式即可完成對體育新聞、比賽視頻的觀看,大大節約了人們的時間,提高了體育比賽的觀看率。因此,對于河北體育傳媒企業來講,大力依托現有的幾大網絡媒體,如通過騰訊新聞、新浪體育、網易體育、頭條等,實現對河北體育新聞的報道、宣傳等,方便廣大的居民及時了解。
加強技術創新,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互聯網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使得用戶對互聯網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給當前制造企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如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可更加精準的知道用戶的行為偏好,從而給企業提供了更加精準的營銷。因此,對于河北互聯網企業來講,必須要加強技術方面的創新,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客戶的產品需求,從而結合這些需求,為廣大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形成用戶+終端+服務+數據的模式。
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加強人才培養。互聯網背景下的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完善法律法規是前提。因此,從河北省政府層面來講,一方面要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數據開發管理條例,從而促進大數據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結合河北實際,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完善互聯網下的信息監管機制,嚴肅信息泄露追責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為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氛圍的營造奠定基礎。
另外,加強對互聯網網絡人才的培養。對河北來講,要實現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其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在體育經紀人、體育服務人才方面,更是要花大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通過互聯網思維促進河北體育產業的融合,最終達到轉型的需要。
總之,在國家“互聯網+”戰略背景下,河北體育產業要想實現自身的突破,達到轉型升級的目的,就必須深挖“互聯網+”內涵,同時借鑒當前在“互聯網+”融合中的一些先進經驗,才能實現河北體育產業的再次飛速發展。而也只有利用互聯網思維,加強模式、技術創新,并不斷完善法律,加強人才培養,并不斷豐富生態圈內容,才能使得河北體育產業與互聯網+做到合理、科學和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