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雯 宋偉玲



摘要:廊院是一種建筑庭院形式,通過“連廊”把多個建筑組織起來,使建筑群體的層次關系豐富多變,形成適用而又富有藝術性的庭院空間。以何園為例,從建筑布局和園林空間兩個角度分析園內“廊院式”庭院的空間特征與構成手法,為“廊院式”庭院空間設計提供一個出色的樣板。
關鍵詞:何園;庭院空間;廊院藝術;構成特色
1.何園“廊院式”庭院空間簡述
庭院是中國傳統人居空間體系的核心,它是建筑結合園林景觀構成的中國古代獨特人居環境模式下的產物。廊院是一種庭院布局形式,通過廊把主要建筑與次要建筑組織起來。使建筑群體空間層次豐富多變。“廊院式”庭院空間以主建筑或縱軸線建筑為中心,以回廊包圍建筑四周形成院落;或在縱軸線上建主要建筑及與其相對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兩側用“[”形與“]”形回廊將前后兩座建筑連為一個整體。從而構成院落。歸結可得,“廊院式”庭院空間的本質特性就是“以廊道包圍建筑”或“以廊道連通建筑”。從而構成院落空間。
何園主要有大花園、住宅、祠堂及片石山房四部分。大花園中,各種形式“廊道”連通各大主體建筑,體現“廊院式”庭院空間“以廊道連通建筑”的本質特性,形成饒有趣味的內庭院空間。宅院中,主體建筑玉繡樓的兩棟樓用“回”字型廊道連通(圖1),為“廊院式”庭院空間定義的變體。
2.大花園空間分析
按照“廊院式”庭院空間定義的基本形態。大花園的庭院空間布局屬“廊院式”基本形態的革新,空間被或曲或直的“廊”圍合(圖2),“廊”連通建筑,又利用本身觀賞特質,營造出更多觀廊空間。“廊空間”延伸變化,而庭院空間“因廊處處成景”。形成獨特的空間魅力。
2.1建筑空間特征
大花園建筑空間整體布局自由多變。除了東園有獨特含義的船廳外,其他樓、廊倚墻而立,圍合出多變的內苑空間。主要的建筑空間特征如下。
2.1.1欲揚先抑的狹長建筑入口空間
何園北入口直達大花園。給人印象深刻。經過門洞。由園外進入院內。需經過一寬3.2 m的封閉通道(圖3)。東西兩側高墻聳立,視野立刻被收縮。有壓抑感。在狹長空間可見一小部分二層的廊道。這是連通東西兩園的要道,“廊”的構筑已在入口處埋下可窺探的伏筆。盡頭處左右方向分別可達東、西園,視覺頓時豁然開朗,景象叢生。
2.1.2長線貫通及多樣變化的廊道連接空間
1)長線貫通。大花園西園主體建筑蝴蝶廳、桂花廳和東園的半月臺、船廳、牡丹廳通過復合多變的廊道緊密組織在一起。即使兩園的建筑相距較遠,通過復合廊道,也能形成全線貫通的態勢。這是廊院空間建筑布局的明顯特征。此處連廊上下全長約1 000 m,廊道不僅貫通第一層空間,在第二層空間的西園蝴蝶廳及東園半月臺也形成貫通線路。這是廊院建筑空間組織上的變化。也是何園“廊院”空間的特色所在。這樣組織廊道空間,不僅使一二層交通便捷、直達。也增加了更多可觀賞的角度。全園建筑多為上置串樓、下構回廊,與層層疊疊、參差錯落的植物共同構成一幅幅生機盎然的園景美畫。
2)多樣變化。一是廊道形式的復合多變(圖4),二是廊道立面裝飾靈活多元性。上下兩排廊道墻體都安設什錦花窗。花窗寬度均為1.8 m。窗臺高度在第一層墻體中比一般窗臺稍高。雖分隔了園林空間。但并沒有完全阻隔視線。使窄小、壓抑的內園空間獲得滲透與連通。花窗樣式繁多。靈活多變。有如蓮花、菱花、梅花等窗式,簡潔大方、尺度統一、無一重復。
2.1.3建筑與廊道組合形成多變的立體空間
廊道與建筑的組合隱含了一種搭配規律:獨立廊穿梭八達,遇廳變附屬廊,不同方向的廊互相交接,轉角和盡頭多形成具有起翹飛檐的歇山或四坡屋面(圖5)。建筑立面線條豐富。并根據高差的微變化。構筑出起、承、轉、合的建筑空間脈絡。游者在空間轉換中品味一幅幅動態景象,感受豐富的節奏與韻律感,大大增加游玩觀賞的情趣。
2.2園林空間特征
2.2.1內容豐富多變
計成在《園冶》中說:“園地唯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西園挖池造林,堆疊假山,樓臺林立。納景入目,池中又筑一大尺度的水心亭。為平坦無起伏的原空間增添了變化,富有韻味。各個元素疏朗分布、高低錯落,景深層次疊加,景象含蓄、相互滲透,效果變化多端。
2.2.2巧于互借,小中見大
東園山勢起伏,在山脈制高點建有亭臺。名日“近月亭”。近月亭為賞月的理想場所。滿足園林“登臺觀月之需”。近月亭與地面船廳互為對景。自下而上仰觀近月亭。景觀效果良好;而自上往下則可俯視船廳。置身園內,環顧四周,復廊、船廳、山亭、山石。處處成景,當中韻味。不言而喻。此外,各空間也互為借景,大有鄰借之妙。東園與西園,利用圍墻、廊道分隔景象的同時。也使用空窗、門洞連通空間,形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情的景觀效果,所謂“以小景傳大景之情”。
3.宅院的空間分析
何園中宅院的庭院空間布局形式根據定義也是“廊院式”基本形態的變體,空間被便捷的直廊緊密包圍,“廊”在南北兩幢玉繡樓中形成“回廊”,由形狀“[”“]”向“回”轉化(圖6),既保留中規中矩、嚴謹的廊院特征,也形成更便捷的變體。
3.1建筑空間特征
宅院的建筑空間布局平整率直,中規中矩,氣氛嚴肅。充滿理性氣息。與大花園形成強烈對比。主要的建筑空間特點如下。
3.1.1蘊含“西洋味”的建筑細節
玉繡樓作為宅院的主體部分,一分為二。兩隔庭相互呼應。且均為前后帶檐廊的兩層閣樓。從總體形制上看,類似傳統北方的合院空間。其建筑外觀在傳統園林建筑的基底上。融合了一些西方建筑的藝術手法。如局部建筑構件帶有的西洋元素——玻璃鑲窗、鐵質欄桿、歐式風味的撐牙、圓弧卷。
3.1.2工整明顯的“回字形”廊道endprint
宅院玉繡樓用長達16 m的廊道將分散的南北兩大樓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幽靜的院落。從平面可看出,南北樓之間的廊道形如“回”字。相比大花園忽曲忽直的“廊院”空間,玉繡樓的“廊院”空間具有嚴謹的幾何性,直接明顯,工整莊重,規整中凸顯深幽清雅。
3.2園林空間特征
與大花園復雜多變的園林庭院空間相比。玉繡樓之間的院落空間顯得格外光潔明凈。地被植物在內院四周呈帶狀規整布置。院中央植以一株繡球,亭亭玉立。姻娜多姿。在庭院西北角。植有一棵廣玉蘭,綠蔭蔽天,蒼勁挺拔。為庭院增添幽深的氣息。這一剛一柔打破了庭院規整布局的束縛。賦予了這一方天地活力。庭院內用青磚鋪裝,簡潔單一卻紋理多樣。在陽光照射下,南北玉秀樓構成的封閉院落空間顯得格外寬敞明凈(圖7),猶如一個在封閉環境中唯一能感受外界氣息的“明凈氣孔”。
4.何園特色
4.1整體空間——用“廊”同步展開庭院內空間
何園內向圍合的布局。無論是大花園曲折多變的空間組織,還是宅院理性直率的空間布局,空間序列動線都被安排在閉合回路上。要打造“廊院式”庭院空間。核心思想就是視“廊”為同步元素,即“廊”的組織設計隨著建筑空間序列和園林空間序列同步展開。如何園中大花園全線貫通的游廊,建筑安設之處。無一不配以廊道連接。又如宅院中玉繡樓之間的“回廊”,“樓所在之處。廊以貫通”。同步思想還可在垂直空間中得到延續,根據園林景觀的多視角觀賞需求,廊可進行二層設計。讓觀賞者可以在二層的空間中游賞整個園林。感受開始、過渡、高潮、結尾各段的氛圍變化。廊作為狹長的帶狀空間。引導人流。疏導交通。延伸空間深度。提供更多可停靠觀賞點,增添游人的樂趣。“廊”是“廊院式”庭院空間創設的重要紐帶元素。
4.2建筑空間——運用“廊”的多樣性進行配合組織
廊的形式多樣。通過不同形式的廊道組合,形成“獨立廊穿梭八達,遇廳變附屬廊”的“廊院式”庭院建筑空間。“廊”體現了“廊院式”庭院空間的本質特性——連通主要和次要建筑。而且樣式多樣,與建筑單體搭配時,能豐富建筑立面效果,使庭院空間層次更豐富多變。廊的應用在“廊院式”庭院建筑空間營造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3園林空間——著重修飾“廊”元素的景觀語匯
大花園中廊與花窗搭配巧妙。什錦花窗使視線得到滲透、空間互相延伸。打通了刻板的空間分割,形成形式各異的取景框。將建筑與植物的交相輝映一一呈現給游人(圖8)。什錦花窗形態各異。使廊成為“被看”之景。住宅部分的玉繡樓以“回廊”形式發揮最便捷的交通功能。其中充滿歐式修飾元素的廊柱成為框景的“藝術之框”,增添了廊的“藝術美”和“觀廊”的韻味。因此。各種景觀語匯修飾的“廊”作為園林中頗為重要的硬質景觀。充分發揮媒介作用,表現看與被看的特質。著重修飾“廊”元素,將是增添“廊院式”園林空間姿色的點睛之筆。
5.結語
“廊院式”庭院在歷史的演變中逐漸消逝,但經過革新和發展,也沉淀出其中的精華,何園的“廊院式”庭院空間便是一個精彩案例。對其進行探究,對探尋庭院內的獨特空間特質及庭院設計。具有一定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