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靜
【摘 要】針對“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的影響進行分析,認為在“營改增”政策下,防止企業出現重復納稅、促進施工企業技術設備升級但也提高企業稅務工作難度。結合這些內容,總結了“營改增”背景下的對策,其內容有:施工企業做好“營改增”思想準備,對增值稅發票進行科學管理,完善納稅征收程序,現金流進行科學管理等。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納稅;稅負;設備
“營改增”政策下,促使企業增值稅范圍得到拓寬,營業稅的繳納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增值稅的一部分。在這一政策的實施下,對施工企業管理、運營等多個方面造成一定影響。對這一政策進行實施,企業需要在經營管理方面進行大力完善和創新,對這一改革進行積極應對,為企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一、“營改增”對施工企業帶來的影響
1.防止重復納稅
第一方面,施工企業為了增加投標競爭力,在進行分包過程中,利用聯合投標方式。但使用這種競標方式,通常情況下建筑企業并不和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這就意味著施工企業要承擔一定的稅金,因為通過聯合競標的方式獲得施工權力,可能會出現重復納稅的現象。企業實施“營改增”,可以對納稅的流程進行科學規范,可以有效防止施工企業出現重復納稅現象。
第二方面,在進行“營改增”之前,實施工程采購需要企業繳納相應的進項稅,進行采購的每個環節只要獲得了營業收入,必定進行稅金的繳納,當工程竣工后,還需要繳納相應的營業稅等,這就促使施工企業出現重復交稅現象。如果企業實施“營改增”,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增值稅范圍,使得這一問題得到改善。
2.促進施工企業技術設備升級
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技術和設備屬于其綜合實力的中心內容,其水平的高低對施工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運行過程中,高度重視技術革新和設備升級,這不但可以使施工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提升,還能促使企業市場競爭力有所提升。企業實施“營改增”之前,對大型設備進行采購的過程中,需要繳納相應的進項稅,這就導致設備采購的成本有所增加,而“營改增”實施后,可以享受抵扣進項稅優惠,節約企業資金。
3.提高企業稅務工作難度
從理論的角度分析,施工企業實施“營改增”可以使稅負下降,但需要相對理想的測算,也就是企業外部市場相關票據需要及時獲得發票。但因為建筑施工行業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如地域偏遠,或者項目分散等,這種情況下導致建筑材料需求量較大,也具有較多的材料來源,這就為一些不規范供應商帶來可乘之機,導致施工企業難以及時獲得專用發票,例如在砂石料上要進行計算抵扣等。這不僅導致施工企業抵扣進項稅增加,同時還可能導致發票不到位現象。
二、施工企業實施“營改增”政策的對策
1.施工企業做好“營改增”思想準備
當下企業“營改增”試點范圍還沒有擴大到建筑行業,但企業要做好思想準備,企業管理人員工作過程中,要對增值稅制度進行深化,針對國家提出的改革策略,企業要積極配合。在“營改增”政策下,企業加強對自身的管理,促使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抓住機遇。此外,企業要在內部進行“營改增”政策思想的大力宣傳,引導員工做好思想準備,企業員工共同迎接“營改增”的實施。
2.對增值稅發票進行科學管理
在現行“營改增”體制改革過程中,施工企業中存在的部分人工成本以及材料費,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營發票,這就導致企業進項稅額難抵扣。當下一些增值稅專用發票難以獲取,針對這一情況,稅務部門可以從進項抵扣這一環境增設相對特殊的抵扣政策,如針對施工企業無法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人工成本而言,可以將其視為建筑勞務費,可以按照6%的稅率進行增值稅的征收。其余項目還是按照建筑企業當下的11%稅率進行征稅。對施工企業中特殊事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處理,為其設置相應抵扣政策,并且對“營改增”下的增值稅進項抵扣環節進行科學規范。
3.完善納稅征收程序
當下,施工企業在實施“營改增”過程中存在的一定的政策性紕漏,要對水務等相關部門進行科學管理,對納稅程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完善,對納稅的申報問題進行科學解決。施工企業在日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要進行及時匯報。此外,稅務部門對相應政策進行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并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使稅務上和當下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特點相適應。為施工企業制定可行性較強,并具備一定針對性的稅務政策。
此外,施工企業針對自身特點進行科學稅務籌劃,防止出現重復納稅問題,促使企業成本有所降低。若外部政策相對完善,施工企業要對自身稅務情況做好籌劃工作,按照相應的實踐和地點等科學進行納稅的申報。減少納稅程序所花費的資金。此外,在進行業務開展過程中,針對一些容易出現重復現象的納稅業務進行特殊處理,防止出現重復納稅。
4.現金流進行科學管理
工程拖欠屬于施工企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企業開出發票之后,需要繳納這一部分的稅額,但工程還沒有被收回,為企業帶來資金壓力。因此,公司對項目責任人進行協助,進行工程款的催收,盡可能的在收款時再開發票,從而降低因為工程款結算滯后情況而導致實際稅負數額提升。
5.對企業管理方式進行科學優化
“營改增”不僅為施工企業帶來巨大挑戰,同時也是施工前也面臨的一個機遇。針對“營改增”,企業要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利用較為有效的運營管理方式,促使企業發展機會有所增加。積極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在“營改增”背景下得到順利蛻變,并幫助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然后,企業要對財務人員能力進行大力培養,從而使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保障企業財務人員從思想上、業務上以及能力上等幾個方面均得到提升,防止“營改增”這一政策對企業會計核算等相關工作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6.企業建立適合“營改增”政策的管理機制
施工企業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管理,實施“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對供應商進行選擇,保障其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同時向其索取相應增值稅發票。只有這樣,才能使進項稅額的抵扣得以實現。如果沒有其他選擇,可以向對方索取稅務部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此外,施工企業要對合同進行科學管理,在開展承包或者采購活動過程中,要對合同進行仔細審閱,確定付款所遵循的流程和稅費平整,防止盲目支付。在開展轉包和分包合同中,施工企業應當對增值稅發票承擔者做出明確。施工企業對自身現有財務管理制度作出科學改善,結合增值稅務需求,對財務報表進行編制,并進行詳細核算,促使會計核算水平有所提高,使增值稅發票得以規范。同時,企業對資金進行嚴格管理,并對財務進行有力監督和控制,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支付壓力。最后,企業注重對相關人員的培養,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并要求其充分掌握國家相關稅務政策規范等,對增值稅使用發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及時報稅,并向對方索取憑證。
7.強化納稅籌劃,降低稅負
即便“營改增”促使企業建筑施工納稅難度增加,但是也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籌劃空間,其中有企業中的無形資產、固定資產、采購籌劃和納稅人籌劃等等。這些內容的存在要求施工企業相關部門對納稅策劃進行科學研究,從施工企業運營階段一直到項目出發,通過相對合理的籌劃,促使企業稅負有所降低。和營業稅之間進行比較,增值稅籌劃空間相對更為廣闊,施工企業保障具有真實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在此基礎上對籌劃的切入點進行合理選擇,并對其進行相對嚴密的分析,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減輕稅負籌劃方案。
例如,施工得到迅速發展后,可能會因為分支機構是子公司還是分公司設立情況上,企業結合增值稅繳納實際情況,盡量對分支機構進行構設,促使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分公司,同時為子公司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可以和分公司之間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促使企業稅負得以減輕。再如,企業對材料進行采購的過程中,應當對一般納稅人供應商進行選擇,對進稅項做出相應的抵扣,科學籌劃企業當中大型固定資產和采購稅收,同時相應運輸費用的籌劃。
三、結束語
總之,企業實施“營改增”,一方面為施工企業帶來正面影響;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企業完善自身管理,抓住“營改增”政策中精髓之處,對自身不足之處進行改變,從而幫助施工企業向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濤. 淺談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建筑施工,2013,06:557-560.
[2]王冬云.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3,16:311.
[3]邊玉國. 淺談建筑業“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5,16:70+72.
[4]彭穎輝.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16,03:119-120.
[5]沈昕,潘宗術. 淺析建筑業“營改增”對工程公司施工管理的影響和對策[J]. 石油化工建設,2015,02: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