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史密斯從小家境貧窮,連父親去世后買棺材的錢都是鄰居親友湊的。父親亡故后,他母親在制傘工廠上班,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下班后,還要帶些按件計酬的工作回家做,經常忙到夜里11點多。
在他20歲的時候,他自告奮勇參加當地教堂舉辦的一次業余戲劇演出活動。演出很成功,他感覺自己有表演的天賦,從而下決心學好演講。這次偶然的經驗,成為他日后從政的契機。30歲時他終于當選為紐約州議員。但當時的他尚欠缺履行議員職責的準備。
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難。再有,在他當選為森林問題委員會的委員時,他覺得既驚異又擔心,因為他從來沒有進過森林一步。當他當選州議會金融委員會的委員時,他也很驚異而擔心,因為他甚至不曾在銀行里開過戶頭。面對此種困境,他沒有退卻,他認識到不必為自己菲薄的知識而難過,只有發奮圖強才可以彌補一切。他下定決心,每天學習16個小時,對一切問題都感興趣并加以鉆研。
自學10年后,他已是紐約州政治事務的最高權威,獲得了無數的榮譽:連任4屆紐約州長,6所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都曾給這個小學都未畢業的男人贈與名譽學位。
【素材點撥】
艾爾·史密斯的事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接受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堅強面對它,盡自己所能去改變它,使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抱怨和嘆息,因為那樣不僅于事無補,或許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適用話題】
勤奮、努力、奮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