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欽
王艷輝:養七彩山雞,得七彩人生
◎文/尤欽
18歲走出高中校門,她便開始了自己的創客人生。三年養殖蝎子,為她攢下創業第一桶金;三年闖關東,讓她吸飽了經驗食糧。無論財富還是人生,都有了足夠積淀時,本該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她又是一個任性轉身,回到熟悉的鄉村辦起野山雞養殖。她似乎很享受這種披荊斬棘的奮斗人生,每一個在別人看來無限滿足的終點,對她來說都是另一段創業征程的起點。

本文主人公
1986年,對于18歲的淮南女子王艷輝來說,足以“載入史冊”。這一年,她高中畢業,放棄了很多人向往的高考。這一年,她開始創業,走上了一條鮮有農村少女走過的路。
雖說改革開放春風遒勁,市場解凍人人摩拳擦掌,可是18歲的小女子要創業,還真是稀奇的事。王艷輝卻不是鬧著玩,她一門心思做調研,最后扎入市場緊俏的藥材行業,養起特種經濟動物蝎子。憑借超強的學習能力,她很快就對養蝎技術得心應手,什么恒溫飼養改變冬眠習慣、各齡分養預防強弱殘殺、飼料多元滿足多種營養需求,至今她也如數家珍。
王艷輝養蝎出了名,連省級電臺都邀請她去錄節目傳授經驗。這下子不得了,許多創業者從全國各地跑來取經,這個輟學姑娘不得不站上講臺傳道授業,大家一口一個“老師”叫得她整天臉都是紅撲撲的。也是這段經歷的緣故,現在她給幾十上百人做創業培訓,那都不帶怵的。
養蝎三年,王艷輝從灰姑娘變成了“白富美”,用她的話說,“那時候經常下飯店”,這簡直是當時有錢人的高配。在很多人看來,她這是要走向人生巔峰的節奏。可是王艷輝卻漸漸厭倦了大手大腳花錢的日子,相比吃穿不愁的富裕生活,她更迷戀那種披荊斬棘奮斗拼搏的人生過程。結果,年輕女孩的任性勁頭一上來,她立即關停了養殖場,風風火火地去闖關東。
那時的王艷輝心氣很高,姿態卻放的很低。她在長春一家燒雞店干了一年學徒,每個月拿三百多元工資,不怕累不喊臟,連挑剔的老板娘都對她愛不過來。一年后,深得師傅喜歡的王艷輝受到指點,在附近一個菜市盤下門面做起家禽生意。兩年時間,她創新引進“先進設備”拔毛機,將當地家禽生意一半以上的份額牢牢地攥在手里。
在東北待了三年,因為母親和處了幾年的對象都催著她回家結婚,王艷輝忍痛轉讓了東北的生意回了安徽。結婚后的王艷輝并沒有老老實實在家洗衣做飯生孩子,她很快又在淮南龍湖菜市賣起了家禽,而且因為生意太好,她漸漸萌生了自己養雞養鴨,解決貨源的創業想法。王艷輝的老家在潘集區平圩鎮王圩村,家里有田地,老母親和弟弟一家都住在鄉下,自己搞養殖這事就這么拍板定了下來。
王艷輝說,她對小雞小鴨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喜愛,特別是看到剛孵化出來的幼雛,幾乎要“母愛”泛濫。那幾年養雞鴨有過諸多不順,得了疫病全軍覆沒的窘境也發生過,她都咬牙堅持著。雞鴨養了死、死了又養,王艷輝有時甚至連菜市的生意都顧不上,為此丈夫沒少和她爭吵,兩顆心最終漸行漸遠。
婚姻的變故沒有擊垮王艷輝,她爭取到女兒的監護權,痛下決心誓要把養殖做出名堂。2012年,王艷輝敏銳地發現,市場上純正土雞和野山雞開始走俏,因為需求量大常常供不應求,她動了養山雞的念頭。
她先后花了一年時間全國考察,跑了江西南昌、山東單縣、福建等地,最后決定引進七彩山雞,也就是俗稱的野雞。野山雞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可以合法養殖食用的有兩種——環頸雉和石雞,七彩山雞便屬于環頸雉的一種。取得規模養殖的相關資質后,王艷輝立即著手籌建養殖基地,自家的土地不夠用,她高價從周邊農戶那里流轉了十畝土地,拉起圍墻和荷蘭網,建起7間雞舍大棚。
硬件設施齊活后,王艷輝豪擲20多萬元從福建引進2000只七彩山雞種苗。這批種苗雖然只有6個月大,單個重量不足兩斤,但因為品種更純且只做下蛋繁殖用,每只售價竟高達125元,遠遠高于普通肉用山雞。
七彩山雞因其毛七彩斑斕而得名,是集肉用、藥用和觀賞于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被譽為“野味之王”“動物人參”。人工養殖的山雞不僅肉質細嫩鮮美,而且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膽固醇幾乎為零。野山雞也因此成為歷代的皇家貢品,就連清代乾隆皇帝食后都贊嘆不已,寫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的名句。山雞這道珍稀野味,還是美國白宮招待國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為如此,每到傳統節日,市場上都會掀起一股送山雞的熱潮。
野山雞是雜食動物,加上它性格活潑,善于奔走,所以體質很好,抗病能力很強,除了幼苗時必要的疾病防疫,平時幾乎不需用藥。“養野雞最難的,是孵化后的一個月。”王艷輝說,山雞蛋在孵化期和出殼三天內,溫度都要嚴格控制在38℃左右,因為山雞個頭小、體質弱、毛稀薄,御寒能力極差,溫度稍有出入都難以存活。孵化室內的濕度也要嚴格控制在65%左右,否則,山雞幼雛換毛極快,絨毛亂飛會引發呼吸道感染致病死亡。小雞的喂養也相當講究,出殼一個月內幾乎不喂飼料,全部用高蛋白、易消化的熟雞蛋攪碎了,配合十幾元一斤的進口魚粉喂食。好在,這種野山雞食量不大,自然放養后能夠自己覓食,玉米、米糠等飼料僅作為輔食。
養殖七彩山雞,第一年就為王艷輝帶來近百萬收益。看到周邊不少農戶對自己羨慕不已,王艷輝主動游說大家跟自己一起養這七彩山雞。可是大家卻顧慮重重,不懂技術不說,珍禽養殖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普通人家根本不敢冒這個風險。2013年年初,王艷輝索性聯合幾家農戶自發籌資280萬元,成立了淮南輝宏珍禽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合作社成立三年來,已帶動150多戶農戶從事山雞養殖,合作社統一提供種苗、飼料,義務指導養殖技術,定期組織防疫和技術培訓,出欄時再統一進行銷售,養殖戶幾乎不擔任何風險。
王艷輝是那種想到就會立刻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人,幾次創業經歷堪稱農村婦女創業“教科書”。她每個月都會被邀請去給農戶們做培訓,說起山雞養殖頭頭是道,特別是她自己在摸索中遇到的那些疑難雜癥,農戶們愛聽得不得了。怕大家記不住,王艷輝干脆收集整理材料,再融入她自己的實戰經驗,給農戶們編訂了一套涵蓋各方面內容的圖文冊,再有不懂的,翻翻這個冊子問題就解決了。
“現在銷路不愁,都是客人找上門來買山雞,成車成車地銷往江蘇、浙江等地。”王艷輝笑瞇瞇地說。七彩山雞利潤很可觀,別看雞蛋小巧,每個能賣到兩塊多錢;肉用公雞市場銷售每只平均60元左右,母雞每只50元左右。現在合作社每年的銷售額可達1000多萬元,每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
雖然銷售不愁,但是王艷輝看得更長遠。之前她曾在百度建過電銷網站,銷售的禮盒裝每只山雞能賣到80元,這讓她看得了電商的價值前景。今年年初,在一次創業培訓中,王艷輝又與一家APP平臺開發公司達成合作,以一年3萬元的極低價格獲得“淮南養殖網”APP十年的使用權。如今,一年時間不到,APP上已經有近500家種養殖企業成功入駐,還有公司想要投入300萬元換得該APP30%的股權。
在電商平臺的推動下,合作社每年幾十萬只成雞輸出也已經供不應求。下一步,王艷輝打算再流轉20畝土地,嘗試綠色循環養殖——栽桑養蠶,蠶絲出售,蠶蛹喂雞,雞糞填桑。
現在,在王艷輝的養殖場里,除了明星品牌七彩山雞,還有土雞、鵪鶉、鷓鴣。她說,能與土地親近,并為大家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是創業帶給她的最大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