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彩霞
中職歷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徐彩霞

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深遠意義的,現在很多的中職學校學生在步入社會面對職場的挫折時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不懂得如何處理以及排解消極心態。在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來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及自身的生理發展特點,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引導措施來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具有一個健康全面發展的身心狀態。歷史學科是繁多文化課程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主要對中職歷史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探析,并提出了幾點解決辦法。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新的歷史環境下,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建設型人才。中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方案上要與時俱進,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傳統的教學培養方案中,往往只注重學生文化課程以及職業技能的培養,但是如今的社會中職場的競爭相較于以往更加激烈,這就要求學生在步入職場時具備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很多的中職學生,尚未建立完善的、正確的戀愛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引導,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戀愛觀,以至于影響自己的學業,導致以后的就業問題出現。單一的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并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學科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加以疏導和培養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中職學校的歷史教材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的策略之一。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學生在中職階段正是青春期,尚未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歷史課程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承擔著培養民族責任心、愛國精神、樹立學生人格的重要任務。歷史教材當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資源,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結合歷史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歷史事件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從這些優秀的人、典型的事上,提取健康積極的營養來傳輸給學生,樹立他們的民族情結,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讓他們在歷史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懂得:所謂社會,是由人類的群聚活動而形成的,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會擔當一個角色,社會在給人們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也會要求每個人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使這個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變得更加美好。付出才會有得到,當然也存在競爭,要有健康的、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挫折,擁有抗壓的堅韌性格。個人在社會中要有自己的價值,在對社會做出貢獻之后,才會得到社會或者國家的認可,得到應得的尊重,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結合相關的歷史事件,在歷史情境的學習中,學生能夠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加直觀的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建立積極的人格。
營造心理體驗場。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很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就是體驗式教學。在學生經歷體驗之后,會更加有效且強烈的建立起心理感受。因此,在歷史教學當中,設定歷史情境、還原歷史原貌是重要的方法。但是由于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不同于化學課程的教學可以反復進行試驗來觀察,歷史有著不可重復的特性,學生無法直觀的看見、感受、體驗,單一的依靠書本的講解與有限圖片的感知不足以讓學生獲得體驗式的心理感受。在進行歷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在歷史課堂教育中營造體驗現場,設立歷史情境。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融洽師生關系,營造積極愉快的課堂心理氛圍。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平等、關愛、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讓學生處于融洽、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這是一種心靈的溝通,是一種人際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友愛關系。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會產生真正的體驗,而不是教師預設的體驗,這種體驗有助于學生產生真實的感悟。
通過團隊活動營造體驗場 。中職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變化發展時期,青少年在這一時期的自我認識和管理水平比較低。應該積極主動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進而把感悟升華為自身的行為指南。在歷史教學中恰當的引入團隊活動,既可以緩解歷史課枯燥、乏味的特征,又可以滿足學生共同的心理發展需要。
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時候取決與教師的魅力。學生往往對有廣泛的愛好、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樂觀的人生態度、熱愛學生的老師產生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往往會促使學生主動接受他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之接近,也就是說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教師有必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提高自身涵養,加強道德修養,以良好的情感資質和人格力量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這樣,學生在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中人格也逐漸健全與發展完善起來,從而使學生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培養出創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中,學生的重心大多放在職業能力的學習上,往往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在自我管理與自控能力上較弱,人生觀尚未形成,價值觀也還沒有樹立健全,需要正確的引導。中職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也極具意義的,要通過正確的方法結合歷史教材中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要教師將這些做到,再對學生加以心理上的了解與引導,就能夠幫助學生健全獨立的健康的價值觀與人格,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