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華
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吳國華
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是現代教育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研究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現狀并進行探討,對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改革存在著重要的作用。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對于高校學生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而雙語教學則是我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現狀的研究勢在必行。
大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都是靠著教師的講解來傳授知識,學生們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學習的動力不夠導致效率低下,又缺乏實踐的機會,口語成績始終上不去。學習是知識的積累與思考的結合,教師除了向學生灌輸知識以外,還要引導他們自主思考,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了改善這個現狀,學校應該經常組織一些講座,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讓他們調整自己的定位,學會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他們使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沒有好的教學方法。語法解釋和翻譯是現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大部分教師在講解課文或介紹語法知識時基本都是照本宣科,過程即枯燥又難懂,很少有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掌握難點的教學方法[2]。其次,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翻譯課文或句子時,通常都以講解為主,很少讓學生進行現場練習,而且教師基本上都會讓學生死記硬背語法,這樣做不利于學生在實際中靈活運用語法。大部分的學生雖然掌握了語法的相關知識,但卻無法正確使用它。因此,教師應該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多增加一些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將聽力、口語、翻譯、閱讀很好地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
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語言交際能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大學英語應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只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和文化的熏陶,因此,教師應重視跨文化教育,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全面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在教學時遵循實用性、可操作性原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還應該加強西方文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時候也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幫助他們理解并使用這些知識。
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身心健康、個性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對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能力、加強自身素質有很大的幫助。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展素質教育,就要求教師要在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使他們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重點由“教”轉為“學”,通過設計一些有意思的情景,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在感到學習的樂趣時還能提升語言的實踐運用能力。

大學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師資匱乏。師資力量的充足是大學雙語教學最重要的條件,雙語教學是用非母語的語言進行的教學,涉及兩種不同的語言,因此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國雙語師資的培訓體系還處于研究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只能勝任專業知識的教學或外語知識的教學,兼顧兩樣的教師少之又少,因此大學雙語師資力量嚴重匱乏。
對于解決這個問題,學??梢詮男葍炐愕碾p語人才中選拔,也可以從校外引進雙語人才。比如,在選拔校內的人才時,可以鼓勵那些有從事雙語教學意向的研究生或博士生進行主輔修獲得雙學位,并將這些精通其他專業的雙語人才補充到本校的師資隊伍里。
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的雙語教學大多數只是表面功夫,許多高校缺乏科學的雙語課程設置,對于教師來說會造成師資的浪費,使他們得不到應有的成就感,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教導,會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高校在開設雙語課程時應該重視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對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安排,對學時進行調整,并且要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選擇其是否適合進行雙語教學,以免對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產生不好的影響。
大學雙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要用兩種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描述,對于現有的課時安排來說負擔較大。若是強行加快教學的進度,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增加課時的設置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既可以無形中減輕教師的負擔,還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更多的知識用兩種語言表達出來,加快教學效率,還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學還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而雙語教學缺少優秀的師資隊伍,在課程設置上面也有不少的缺陷。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校加強師資的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
(作者單位: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