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會
職業學校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姜永會
一直以來,“以史為鑒”“讀史以明志”都在說明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從歷史中學習,以歷史為參照,或是前車之鑒,或是先人之智。在我國的歷史學界當中認為,歷史是有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從考古當中就可以略知一二,一些古代經典、醫書帛錦上面記載的信息對后人的科學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職業學校在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這些教育,這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發展。
如今我國的現狀是處于多元化發展的時期,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很多的思想與流行元素也在不斷的變化當中。社會發展在人才的需求量上是空前的大,對于教育事業來說,就必須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職業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教學當中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樣注重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以此讓學生具備能夠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能力。而歷史教育在這些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不能超越的優勢。歷史教育本身就是重點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進行引導和積極向上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獨立思想的人格特點和綜合競爭能力,大部分都是從歷史教育這一源泉中汲取的。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有著健全人格的同時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這正是歷史教學的重點與核心。筆者在本文中主要就歷史教育對中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上做一個細致的分析,闡述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一點拙見,望大家批評指正。學習的興趣,學習動機不明確,出現厭學的現象甚至逃學的現象;有的受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出現犯罪行為,走上不法的迷途。因此,歷史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價值觀的引導和樹立越來越重要了。
在改革開放之風吹變中國的初期,打開的國門,吹進了許多的思想潮流與新的事物,這些東西良莠不齊。隨后的市場經濟政策的實行,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時代發展到今天,網絡信息時代來臨。龐大的信息流、多元化的思想潮流、繁復多樣的新鮮事物充斥著可塑性極強的中等職業學生,他們面對這些良莠不齊的思潮與事物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面對眾多的誘惑,很容易就會受到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少數受到影響的中職學生會出現很多問題,有的會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在誘因不良的信息中迷失自己;有的會發展成對社會缺失責任感的人,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的會失去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十分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這也是民族文化最優秀的精粹之一。從古人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垂訓,到近代李大釗等呼吁的“愿為社會先驅的決心”,中華民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傳統可謂源遠流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之所以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民族的認同感以及自豪感,形成對民族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就學生自身而言,可以培養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同時鍛煉自身的堅強意志、增強科學態度。

而且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和競爭的激烈,“人力資本”、“開發人力資源”等理論逐漸被國際接受。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也已引起各國教育的關注。所以說在歷史課堂上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目標是當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通過設定吸引力強的歷史情境,增強中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歷史的特性是過去性與不可逆性,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通常無法直觀的去感知、也無法去反復驗證。學生與歷史的關系很疏遠。所以,在歷史老師進行歷史教學時,就要結合歷史的史實和歷史事件,來設定一個有趣的能夠激起學生探究欲望的歷史情境。這樣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最佳狀態。
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在歷史教學中對中職學生實施成功感教育 。首先,應注重課堂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中職學生歷史知識相對貧乏,教師應根據教學單元內容、學生特點和現有教學條件,精心安排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盡可能為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創造條件。其次,制定符合每個學生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感,例如把幾節難度不同課程的內容設置為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自己選擇要回答的內容,課堂上要盡量啟發學生,通過一步步的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只要自己認真準備,就能取得成功。
深化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歷史教師應深入挖掘學科中俯拾即是的涵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素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事例,在學習的過程中,寓之以情,進而曉之以理。如學生從南朝無神論者范縝絕不賣論取官的高風亮節中,養成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品德中,確立歷史的責任感。
歷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人文學科,歷史教育一直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與塑造。歷史往往能夠給我們帶來借鑒與深思的東西,是一種物價的無形瑰寶。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對中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創新思維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與善良美好的心靈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做好歷史教育,就要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下功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社會的責任感、對民族的認同感以及愛國情懷。
(作者單位:吉林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