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飛,許靖華,呂志學,劉丙友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
黑土區(qū)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貨幣化評估初探
李志飛,許靖華,呂志學,劉丙友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貨幣化;小流域;東北黑土區(qū)
水土保持項目效益貨幣化評估有助于政府確定最優(yōu)的投資額,可以促進我國生態(tài)資源商品化及市場化運作管理的改革創(chuàng)新,有助于提高人們對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認識。以黑龍江省青岡縣幸福大溝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為例,選用易于貨幣化計算的蓄水保土指標和直接經濟效益指標,進行了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貨幣化分析,結果顯示5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貨幣化后年均總產值為99.65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評價是分析各種水土保持措施的投入與產出關系,為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提供依據(jù),它關系到水土保持措施能否實施及其可持續(xù)性[1]。目前,針對不同目的和區(qū)域特點的水土保持效益評價方法很多,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各有側重,但是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能夠適合各區(qū)域水土保持綜合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2-4]。水土保持效益評價的新方法是水土保持科學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水土保持效益貨幣化就是把水土保持的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用貨幣形式來表現(xiàn)。水土保持效益貨幣化評估有助于政府確定最優(yōu)的投資額,可以促進生態(tài)資源商品化及市場化運作管理的改革創(chuàng)新,有助于提高人們對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認識[5-6]。根據(jù)2008年我國頒布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方法》(GB/T 15774—2008),水土保持效益包括蓄水保土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等四大類。然而,在實際的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中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等指標難以獲得,且不易于貨幣化,因而筆者只選用易于貨幣化計算的蓄水保土效益及直接經濟效益指標進行探討。
本研究以黑土區(qū)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為例,對蓄水保土效益和直接經濟效益等幾個指標進行貨幣化估算,以期為項目的經濟評價和水土保持生態(tài)服務功能價值估算提供參考。
遵循“主效益原則”和“可量化的效益原則”兩個原則[7],結合實際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工作,本研究選用了糧食增產和水土保持林增加木材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以及蓄水效益和保土效益共4個基本指標。
數(shù)據(jù)通過問卷調查和查閱歷史徑流小區(qū)監(jiān)測資料獲取。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指標的計算定額見表1。

表1 5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計算定額
計量方法包括市場法、效益法、成本法三大類[4]。
糧食增產和木材增產采用市場法,以市場價格計算產值(玉米取1.66元/kg,楊樹取600元/m3)。蓄水和保土價值的估算采用影子工程法,又名替代工程法,屬于重置成本法。蓄水價值的估算采用所蓄水量全部用于農業(yè)生產需要收取的費用估計(灌區(qū)農業(yè)供水平均價格0.05元/m3,水田)。保土價值的估算采用所保育黑土變成耕地可能帶來的糧食增收的產值估計(主產區(qū)單產約15 000 kg/hm2)。黑土區(qū)平均土壤耕作層按0.3 m計算,平均土壤密度取1.185 t/m3。計算公式為:蓄水價值=措施面積×徑流深×蓄水定額×供水價格;保土價值=糧食產量×糧食價格×(措施面積×侵蝕模數(shù)×保土定額)/(土壤密度×耕層厚度)。
3.1 小流域概況
以2013年黑龍江省青岡縣幸福大溝小流域為例。該小流域總面積41.55 km2,農村人口2 895人;流域土壤以黑土為主,侵蝕類型以面蝕為主,有水土流失面積29.01 km2,占流域總面積的69.84 %;流域土壤侵蝕模數(shù)為1 511 t/(km2·a),根據(jù)《黑土區(qū)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界定,屬中度侵蝕。
流域地貌屬漫川漫崗,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30~225 m。流域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年均降水量484 mm,年均徑流深42 mm,年均氣溫2.4 ℃,年均≥10 ℃積溫2 630 ℃,無霜期120 d。流域內林分主要是人工林,村屯路旁喬木樹種主要是楊樹,流域林草覆被率為12.52%。
3.2 措施布設與投資
新增治理面積26.14 km2,治理程度90%。其中:田地改壟1 670.68 hm2、修地埂866.91 hm2,坡地改梯田18.22 hm2,建谷坊120座,營造侵蝕溝防護林58.00 hm2。該項目靜態(tài)總投資783.00萬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資581.87萬元,林草措施投資91.51萬元,獨立費用109.62 萬元。
3.3 效益貨幣化計算
經計算,5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貨幣化后年均總產值為99.65萬元(見表2)。其中:糧食及木材產值共73.95萬元,約占總產值的74%;蓄水、保土功能產值共25.70萬元,約占總產值的26%。該項目在經濟計算期(20年)內,內部收益率為10.96%,凈現(xiàn)值為1 029.94萬元,年人均收入提高344元,效益顯著。蓄水效益比保土效益的產值低,原因之一是黑龍江省灌區(qū)農業(yè)供水價格比較低。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服務于農業(yè)生產,糧價、水價直接影響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貨幣值的計量。應該特別強調的是,土地資源具有可持續(xù)性,實際產生的效益要比計算期內的效益更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黑土流失殆盡,將會永久喪失效益,會危及區(qū)域乃至全國的糧食安全與生態(tài)安全。

表2 5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貨幣化計算
本研究以黑龍江省青岡縣小流域為例,選取易于定量和貨幣化的指標,進行了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貨幣化分析,結果顯示該項目經濟效益顯著。把蓄水效益和保土效益貨幣化,更加形象、直接地體現(xiàn)出其經濟意義,更具說服力。效益指標的貨幣化轉化方法和參數(shù)直接影響其貨幣值的計量。土地資源的實際效益要比計算期內的效益更大,保護寶貴的黑土資源對于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意義重大。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采用現(xiàn)有資料或經驗數(shù)據(jù),對于特定區(qū)域的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效益評價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應用起來也比較方便。不足之處是:應用范圍窄,缺乏更詳實的試驗數(shù)據(jù)支撐;措施不全面,只選擇了5種水土保持措施,沒有考慮封禁、農村生產道路等其他措施;評價指標少,從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來看,有許多不易獲取或定量的評價指標沒有考慮,需要予以逐步完善[8]。
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項社會性工程,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水土保持效益的評估準確與否,事關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程的客觀評價。準確的水土保持效益評估應該體現(xiàn)出水土資源的增值和生態(tài)效益的貨幣化,能充分反映水土保持促進農業(yè)生產、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9]。把生態(tài)經濟學應用于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有利于解決水土保持措施貨幣化計算的難題。
[1] 冷疏影,馮仁國,李銳,等.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科學重點研究領域與問題[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1):1-6.
[2] 陳渠昌,張如生.水土保持綜合效益定量分析方法及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07,5(2):95-104.
[3] 王琦,楊勤科.區(qū)域水土保持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32-36.
[4] 金時來.水土保持效益貨幣化評估體系概述[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2,24(1):51-53.
[5] 孫昕,李德成,梁音.南方紅壤區(qū)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效益定量評價方法探討[J].土壤學報,2009,46(3):373-380.
[6] 余新曉,吳嵐,饒良懿,等.水土保持生態(tài)服務功能價值估算[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8,6(1):83-86.
[7] 景可,焦菊英.水土保持效益評價中的問題討論[J].水土保持通報,2010,30(4):175-179.
[8] 馬琳.黃土高原幾種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價值量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7:52-57.
[9] 葉延瓊,張信寶,馮明義,等.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與社會進步[J].水土保持學報,2003,17(2):71-73.
(責任編輯 徐素霞)
S157
A
1000-0941(2016)10-0075-02
李志飛(1983—),男,河南安陽市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科研工作。
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