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津男

測試結果顯示,5款產品的毒性較低,祖諾、威露士達到了無毒級。
用完免洗洗手液后可以用手吃東西嗎?2015年12月,《消費者報道》針對120名消費者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1%的消費者對此表示擔憂,認為用過免洗洗手液的手不能直接接觸食物。
免洗洗手液是否可以“免洗”?不少產品宣稱的“食品級”安全是否真實?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滴露、威露士、祖諾、潔芙柔、普瑞來等5品牌免洗洗手液,檢測其經口毒性。
測試結果顯示,5款產品的毒性較低,其中祖諾和威露士達到了毒性更低的無毒級別。
毒性雖小也不可誤食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主任醫師許崇輝告訴本刊記者,在毒理學上,通常以LD50(半數致死率)來說明物質的毒性大小。LD50數值越高,代表產品的毒性越低。例如食鹽的LD50一般在3000-5000 mg/kg左右,乙醇根據濃度的不同范圍較寬,為5000-15000 mg/kg,而煙堿(尼古丁)的毒性較高,LD50則為50mg/kg。
測試結果顯示,祖諾與威露士的完全級別更高一些,LD50>18000,達到“無毒級”。(如圖3)
“LD50可以體現物質的毒理學性質,但是人體使用的安全性還需要從原料成分、使用方法等多個角度評價。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是酒精、甘油、陽離子殺菌劑等,在合理使用范圍內對人體并無不良影響。”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藥師鐘志勇說道。
“對于普通成年人來說,用免洗洗手液洗過的手直接拿食物是沒有健康問題的。”中英毒理學會會員李鐘瑞說道,“不過,從毒理學角度來看,任何東西超過了使用的界限都可能會變成毒,因此掌握攝入的量才是最為關鍵的,消費者切忌大意食用。”
他補充強調,酒精類免洗洗手液含有約65%-72%左右的酒精,家長應該避免小孩誤食。
食品級≠食品
一些洗手液產品宣稱的“食品級”又該如何評定?
李鐘瑞指出,在國外,“食品級”的概念針對的是食品接觸材料。2005年,歐盟頒布了針對與食品接觸物質的法令1935/2004/EC。其中列明了與食品接觸的產品或物質不得檢出對人體健康構成危險的成分,不得導致食品的成分發生不能接受的改變,不得降低食品的感官特性(味道、氣味、顏色等),符合該要求的材料即為“食品級”材料。
中國2015年新頒布的標準GB31604.1-20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遷移實驗通則》對食品接觸材料也作出了相應的要求。
“通常物質根據應用的領域不同,被分為工業級、農業級和食品級等,比如硫酸、氫氧化鈉等都有工業級與食品級。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重金屬的含量,這也是當前食品級檢測的側重點。”一位食品科學與安全專家告訴本刊記者,“國內對于食品領域中一切接觸或是可能接觸食品的物質都要求是食品級。例如在加工食品過程中,機器所使用的潤滑油就必須是食品級。洗手液、洗發水這類產品日常使用的清潔產品并不屬于‘食品級要求的范疇。”
食品接觸材料之外的產品宣稱“食品級”,通常是強調產品的安全性較高。本次送檢的5款產品中,祖諾宣稱產品安全性比維生素c更高,達到食品級。維生素c的LD50濃度為11900mg/kg,從檢測結果來看,祖諾的LD50值也確實比維生素c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