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雷
摘 要: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玉器的發展歷史悠久,在明清時期,蘇州的玉雕發展達到鼎盛時期。在此時期,蘇州曾被稱之為“江南首都”。當時,蘇州作為主要的玉器制造地點,當地居民的生活極其富裕,且引領當代社會的時尚潮流。蘇工的玉雕以“小、巧、靈、精”為主,隨著玉雕時代的發展,蘇工玉雕形成了空靈、飄逸等的特點,在現代化的今天,玉雕依舊占據主市場。
關鍵詞:蘇工;玉雕;創新;傳承
1 我國蘇州玉雕的發展歷程
1.1 “蘇工”緣起
在清朝開始,蘇州成為我國玉器的主要加工點,那時候,揚州多為鏤空雕,由于當時的帝王,認為這種做法,過于浪費,后來就喜歡上了蘇州的玉雕,于是,蘇州就成為了當時玉雕的主要加工中心,在《天工開物》中,曾記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用來彰顯蘇州玉雕技術的高超。發展到后來,蘇州玉雕坊已高達800多戶,在當地到處能聽見琢玉的聲音,街市上到處都是賣玉的小販,并且,當地有個習俗每逢每年的陰歷九月十三至十六,各大玉訪都會用自己家最好的玉雕來祭祀,在此期間,各大玉訪之間互相觀賞以及各地的商客都會前來觀賞。
1.2 “蘇工”工藝
蘇州的玉雕主要為一些小件物品,以“小、巧、靈、精”為主要特點,“巧”是指物品構思巧妙,“靈”是指物品看上去有靈性,雕刻者有靈氣,“精”雕刻的精細,蘇玉漸漸形成了“空靈、飄逸、細膩、精巧”的藝術特點,隨著近代玉雕工具的進步,雕刻者在做工方面更加精工細作,雕刻的物品的圖案線條剛柔結合、婉轉流暢、沒有一點雕琢的痕跡,在當時的社會,玉雕的中心為經濟的中心,只有玉雕買了錢,人們才可以生活,在各朝代中,玉的價格都是較為樂觀的,好玉雕只有在經濟好的地方才能賣出去,在當下社會,在蘇州和揚州仍然有2萬~ 3萬的蘇工以及很多的玉雕坊,隨著多元化的發展,蘇州玉雕也在不斷的創新與改變,市場的壓力更是為蘇州玉雕帶來了新的活力,在當代,蘇州玉雕人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寄托在作品中,創作出許多的優秀作品。
蘇工雕刻主要的手法為浮雕,并且蘇工的雕刻主要為一面為人物或山水風景,一面為用陰陽手法雕刻詩文,蘇工的浮雕技術掌握得的相當不錯,制作出來的作品立體感很強,線條優美、刀工嫻熟,視覺效果很好。
2 目前蘇州玉雕特點
2.1 店訪結合
在現在的社會中,蘇州的玉雕產業大都集合在一起,街道上和商城中到處都有。主要集中在古城區、齊門路、園林路,在這些路上的玉器是最早形成的,并且玉雕的水平都比較高,分布著楊曦、侯曉峰等大師的工作室,他們采用店訪結合的方式,在店內陳列各種作品,藝人可以在店內設計一個小格局,在里邊制作制品,方便來往的客商學習了解玉雕的制作過程,加深了人們對玉雕的印象,觸動了人們內心對玉雕的好奇,方便了玉雕文化的傳播。
2.2 推陳出新的設計
楊曦為代表的玉雕大師,改變了玉雕的創作思路,在玉雕中,加入了新的創作靈感,出現的仿古件、動物件等都各具特色,并且,逐漸發展了玉雕器皿,并形成一種獨有的特色,蘇州的玉雕器皿外觀華麗,并且,在蘇州的薄胎器皿更具代表性,薄胎器皿主要采用青玉制作,厚度不足半毫米,并且器皿胎體均勻、周邊琢有紋飾,看上去高端大氣,另玉雕愛好者愛不釋手。
2.3 “精簡細膩,繁簡得當”制作工藝
蘇工在玉雕中,既不像北工的粗獷,也不像海派玉雕特別講究精細,從而形成了蘇工玉雕獨有的特色,“蘇工”玉雕繁簡有度,工藝精細,占領了絕大的市場,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疤K工”玉雕的制作工藝在不斷的發展中,不再是以往傳統的手工做法,通過一些新技術、新設備的加入,制作的產品越來越精細,無瑕疵。讓玉雕看上去更加的晶瑩剔透。
2.4 “包容性”
蘇州玉雕,在長期的不斷發展中,積極了解各大玉雕的優秀之處,在自己的風格中不斷地融入其優秀之處,優化自己的風格,各大玉雕逐步的向其靠攏,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同時,帶動了各大玉雕的發展。
2.5 廣泛的吸引外來藝人
蘇州玉雕的藝人來自各個地方,蘇州玉雕位來自各地的藝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藝人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學習,不斷的尋找新的工藝及新的制作方法。為蘇州玉雕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受到各地文化習俗的不同,為蘇工玉雕的傳統精神帶入了新的力量。
2.6 獨有的文人氣息
“蘇工”因其獨有的文人氣息,在很多的玉雕藝人來到蘇州之后,通過觀察地方藝人的制作過程及講解,令他們深深地感受到蘇州藝人制作作品的精髓,在長期的接觸中,向著他們的方向發展,因此,蘇工獨有的風格,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藝人,逐漸壯大了蘇工的隊伍。
2.7 向藝術品的方向發展
“蘇工”玉雕,不斷地向國畫、雕塑學習,汲取其中的優質部分,融入創作中,蘇工玉雕與牙雕、木雕交流溝通,提取其中的有利成分,在漫長的發展中,奠定了堅實的工藝基礎,在廣大的資源下,蘇州玉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3 蘇州玉雕的前景
蘇州玉雕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時期,新中國成立后,蘇州玉雕恢復集體生產,為之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20世紀90年代,集體企業解體后,蘇州市的玉雕藝人重新開始雕玉,大約在十年的時間里,蘇州的玉雕逐步嶄露頭角,隨后的幾年里,讓蘇州玉雕再次達到鼎盛時期,吸引了廣大的外來玉雕愛好者,當然,蘇州玉雕的再次輝煌,離不開一些優秀藝人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為我國多次得獎,在各大拍賣會上被以樂觀的價格被拍賣,體現了蘇州玉雕藝人精湛的工藝技術,他們引領著我國玉雕的發展方向。
在目前,玉器行業競爭激烈,全國各地都在對玉器行業做出調整,蘇州玉雕藝人應該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方向,及時對自身的制作工藝等方面做出調整,與蘇州毗鄰的上海和揚州,在將來的玉器行業中,將會面臨競爭,必須積極應對,揚州作為玉器的起源地之一,有著堅實的基礎,而上海作為經濟發達的城市,在資源方面占據絕對的優勢,蘇州玉雕應保持原有的風采。
目前的蘇州玉雕作為一種傳統的制作工藝,部分的傳統手工藝已經失傳,傳統工藝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用實際行動來維護其的傳承發展。但是,蘇州玉雕藝人要明白,傳承不是繼承,“繼承”指的是遺產,傳承的是精神層面。
為了蘇州玉雕得到更好的傳承,可以通過設立相關機構,全面負責部分技藝的生產,銷售,為以楊曦代表的大師設立專門的工作室或學校,通過公開公平的方式,選拔優秀的玉雕藝人,對其進行專業的教育培養,不僅對其進行制作工藝指導,還要對其進行品行道德方面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艷敏.重振“北玉”輝煌[N].中國黃金報,2009.
[2] 周樹禮,曾偉來,何濤.淺述古今玉雕工藝流程與技法[J].超硬材料工程,2008(20).
[3] 周斌.鎮國之玉器 瀆山大玉海:酒甕里的該產換代[J].國家人文歷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