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躍
結合課標的要求,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重組、改造,才能真正實現科學、合理、有效地“用教材教”,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始終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所謂有效,是指有效果——課堂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有效率——師生課堂上單位時間內低付出高收獲;有效益——學生的能力與品格得到一定的提升。
要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就要綜合考慮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因素,如教師的課前準備、對教材的把握、對學情的分析、教學情景的創設以及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預設和生成等,而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文本的準確把握無疑是最重要的前提。
三、反思:如何準確把握課標和教材,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通過上面的實例,教師對于課標和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已經可見一斑了。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從對課標的把握、教材文本的理解入手。
特級教師沈重予曾說過:“教材是執行課程標準與體現課改精神的載體,也是眾多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智慧的結晶,粗線條的閱讀肯定是不行的?!痹诮庾x教材時應沉下心來,弄清教材的主題圖、例題中每個問題、每句話所蘊含著的意圖,明白每道練習題所要達成的目標,切忌浮光掠影。
1.教師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深入了解每個學段的課程標準,認真閱讀教師教學用書,充分把握教材深度和難度及各單元教學重難點,做到胸中有丘壑。
2.教師在教學前應該認真細致地閱讀教材,做好學情分析,做好教學設計,真正做到胸有成竹。著名特級教師錢守旺在談與教材對話中有一段話:理解教材首先是明白“教材中編寫了什么”,意在熟悉教材的編寫內容,尤其是跳出某一冊教材的框框,將某一知識點放置于這一學段甚至于整個知識體系中審視,做到了然于胸。其次是“教材中為什么這樣編寫”,意在對教材的呈現方式及編寫理念進行深入探尋。第三是“教材中這樣編寫對教學有什么啟示”。用聯系發展的觀點分析處理教材。結合課標的要求,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重組、改造,才能真正實現科學、合理、有效地“用教材教”,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3.每次教學前,教師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想想,備課時想想如果你就是孩子會怎么樣去想去理解。于永正曾說過:“教師,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边@一點值得每位教師借鑒。
4.教師對自己的每一次課堂教學都應當總結反思,在總結中成長,在反思中發展。
總之,我認為對課標的準確把握、對教材文本的正確理解,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教海茫茫,我們應該多花時間去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文本,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深刻進行教學反思,并以此來駕駛好自己的課堂教學,讓我們的孩子在游弋學海的小船上,學得輕松,過得愉快。
作者單位:重慶市高新區蘭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