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芳
(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馬鞍山 243041)
宏程序編程在數控車床中的應用
戴克芳
(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馬鞍山 243041)
宏程序編程是SIEMENS 數控系統提供的一種先進的編程方法,它使用宏變量代替地址值進行編程,使得數控程序更靈活、更通用,簡化了數控編程,宏程序編程是手工編程的一種高級編程方法,程序具有邏輯性強、簡潔等優點。本文以SIEMENS 802D SL系統為例,給出了常用的宏程序編制方法。
宏變量 宏程序編程 數控立車
宏程序在制造業中應用廣泛、實用性大,宏程序的編寫過程是將數學定理、公式、曲線方程等相關知識點應用到程序中,宏程序是利用最基本的數學運算方法解決加工制造問題的方法,宏程序編程的關鍵是掌握零件輪廓特征和規律。宏程序對于加工形狀相似的系列產品,具有廣泛的通用性。下面以SIEMENS 802D SL系統為例,介紹宏程序編程在數控車床中的應用。
根據宏程序編程的原理,宏程序編程的基本方法總結如下:1)繪制簡易零件輪廓圖,設計刀具運動軌跡圖,運用宏變量代碼標識零件輪廓圖中相應的基本尺寸;2)根據數學定理、公式、曲線方程等相關知識點,計算出刀具運動軌跡中各線段的起終點坐標;3)利用相應的數控系統編程語言,編制刀具運動軌跡程序,即零件的加工程序。
3.1 繪制刀具運動軌跡簡圖,如圖1所示
3.2 計算刀具運動軌跡中各線段的起終點坐標
根據圖1,利用三角函數、幾何圖形關系可以分別計算出①②③④⑤5個點的X、Z軸的坐標值。
3.3 編制零件加工程序
參考西門子數控系統編程手冊編制程序如下:
JCGZN.MPF
N05 R100=980.848;對刀車削時機床的X坐標值
R101=978.6;對刀車削后所切削部位的直徑測量值
R3=200.776;刀碰工件上端面機床的Z軸坐標值
N10 R8=980 R9=977.8 R10=977.8 R11=76 R12=45 R16=3;對應R值見圖1。
N20 R5=6;圓弧刀半徑
R6=28;滾柱直徑
R13=2;本工序預留上端面精加工余量
R14=0.55;本工序預留滾道磨削余量
N30 R8= R8+ R100- R101;將工件幾何尺寸轉換成機床坐標
R9= R9+ R100- R101
R10= R10+ R100- R101
N40 G53
N50 R20=45
R51= R5+ R16
R30= R5 * R5 *2
R31= SQRT(R30)
R32= COS(R20)
R33= (R16+ R5) * R32
R42= (- R6 * R32- R5+ R31+ R14)*2+ R8
R43= R3- R13- R11+ R12- R5
R40= (R33- R16- R5+ R14) *2+ R9
R41= (R40- R42) *0.5+ R43
R38= R14 * R32 *2+ R9
R39= R41+ R33
R44= (R33- R16- R5+ R14) *2+ R10
R45= (R42- R44) *0.5+ R43
R46= R14 * R32 *2+ R10
R47= R45- R33
N100 G90 G94 G01 X= R38+6 Z= R39 F200
N110 G01 X= R38 Z= R39 F15
N120 G03 X= R40 Z= R41 B= R51 F10;車削上滾道圓弧倒角
N130 G01 X= R42 Z= R43;車削上滾道
N140 G01 X= R44 Z= R45;車削下滾道
N150 G03 X= R46 Z= R47 B= R51;車削下滾道圓弧倒角
N160 G01 X= R46+10 F100;退刀
N170 M30
宏程序編程是手工編程的一種高級編程方法,程序具有邏輯性強、簡潔等優點。利用參數間的計算功能,可以大量節省刀位點的計算時間和調試時間,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編程錯誤。對于系列相同的相似產品,僅需編制一個通用程序,加工時修改相應的宏變量,可以避免重復編程,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柔性化生產。
[1]張津,馬立新.用戶宏指令編程在數控車床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Aug2007.36(4)∶98~99,101.
戴克芳(1979—),女,安徽馬鞍山人,本科,工程師,主任工程師,主要從事數控系統維護和加工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