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本次G20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這也是G20首次圍繞創新采取行動。就中國而言,如何轉動創新之匙,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最為關鍵。
G20首次圍繞創新采取行動
9月份落幕的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決心從根本上尋找世界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之道,緊緊抓住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要素、新業態帶來的新機遇,并制定一系列具體行動計劃。
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深刻論述了創新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的重要性。
當前,中國在G20成員創新競爭力排名榜上排名第九,屬于第二方陣。雖然中國在創新方面走在發展中國家前列,但與發達國家以及與自身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還有一定差距。
專家指出,G20成員正在帶領全球其他國家行駛在世界經濟的同一條大船上,活力型聯動式創新是促使世界增長走出乏力局面、邁入聯合國2030世界經濟可持續包容性發展的唯一軌道。而中國更需要以適合自身的方式在創新方面進一步提升水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上講話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G20杭州峰會提出的創新的落腳點在技術創新,進而帶動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提高經濟產值。這一目標的實現涉及的領域廣泛,且在管理、社會公共服務方面都面臨挑戰,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采用。
“適合中國市場的創新,需要既能防控風險,又能提高技術使用的便捷度,這是非常有難度的。針對新技術、新平臺,一方面,需要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既懲治違規市場行為,又不能因管得太死而降低了新技術和新平臺的使用便捷度。”霍建國舉例說,“比如海淘一類的電商,對他們的監管就不能和過去針對進出境企業的監管的方法一樣,應由現場監管向跟蹤賬號的新型監管方式轉變。各領域都有類似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賈文山認為,G20成員方雖然在“創新作為驅動經濟增長”這一核心戰略上達成了共識,但包括中國在內的G20成員方還需要在宏觀經濟政策上作出諸多及時有效的大膽協調、修改和更新,為落實《杭州行動計劃》排除障礙。
賈文山指出,“需要G20成員方協調政策的領域包括知識產權保護、高科技轉讓、跨國信息的管理、貿易安全、環境保護、投資市場準入等等。為了作出及時有效的政策協調,G20成員方應該成為責任共同體的一員,接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全球化思想,從宏大和長遠視角著眼,彼此放棄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弘揚合作共贏共享精神。”
輕點手機APP上的按鍵,就能遠程控制智能灌溉系統;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鏈接,就可快速得知農作物經銷信息……在中國第一個新農業平臺——傳化集團“綠科秀”農科示范園內,互聯網與傳統農業的創新式“聯姻”,為全球農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樣本。
在傳化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經理周升學看來,一切的驚喜都來自于三十年來不懈的創新驅動。傳化集團只是信息經濟與傳統制造深度融合后,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在經濟新常態下,緊抓“互聯網+”新機遇,用信息技術的集成創新補齊企業短板、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逐漸成為中國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共識。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指出,在信息經濟領域,中國不是最早起航,但憑借后來居上,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杭州已經成為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以杭州為例,今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193.8億元人民幣,增長26.2%,占該市GDP比重達23.8%,支撐杭州GDP增速位列中國副省級以上城市首位。
創新驅動并非只有華山一條道。如果說傳化集團“互聯網+”挖掘的是產業自身的轉型潛力,那么,被譽為“中國企業常青樹”的萬向集團推行的海外并購,就是在全球范圍進行聯動,尋找創新的活力元素。

如今在北美,提起萬向,很多人都會由衷地點贊。這不僅是因為美國生產的汽車中,每兩輛就有一輛使用萬向生產的產品,更因為萬向的到來為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全球INS大會(World INS Conference)現場
萬向已投資超過30家美國公司,擁有雇員超過1.2萬名,其中一大半在美國,從國內派去的不足10人。
對于萬向的轉型升級,萬向集團董事局董事莫曉平認為,新能源是未來的方向,創新的要素更需要從全球范圍來匹配。
近年來,萬向先后收購全球先進鋰電池技術企業美國A123和豪華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汽車公司,與寶馬合作開發新能源轎車,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近日,由優客工場、標準排名聯合主辦的全球INS大會(World INS Conference)在北京朝陽區751D-PARK第一車間拉開帷幕。在當天全球INS大會的現場,《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及《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行業藍皮書修訂版》進行首發。
參加大會的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只是一個經濟現象,更是一種思想解放、一次價值取向的改變。論及雙創,他認為要克服當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就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創新創業是解決下行困難很好的“方法學”。
值得關注的是,標準排名、優客工場聯合在本次INS大會上發布了由騰訊研究院等多家國內權威機構提供大數據支持的《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下稱《雙創報告》)。這份八萬多字的《雙創報告》以大數據榜單的獨特視角,全面解析了2015-2016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際成果。《雙創報告》課題組負責人、標準排名研究院城市研究總監謝良兵表示,這份報告的目的是為了給中國“雙創”提供多一份觀察的維度,也是利用傳統數據渠道和大數據渠道相結合進行信息處理分析的一種新嘗試。
除了全新發布的《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在本屆全球INS大會上,首部《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藍皮書修訂版》也同時在京發布。在歷時近半年的調研后,藍皮書修訂版也最終完成。
修訂版內容當中增加了更多具有指導意義的實戰型內容,包括聯合辦公空間的服務體系標準及升級、如何給中小微企業裝上加速器、構筑聯合辦公空間的企業生態系統以及將大數據思維接入眾創空間等等。